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256)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一同用膳的还有两位外邦君主以及他们所带的几位随从官员。

真珠公主自出现后就一直冷着脸,草草用了两口饭食后便推说自己有些乏累,回营帐休息去了。

姜澂鱼因着这两天斋戒,不食荤腥,在喝了碗野菌汤又就着吃了半张汤饼后就饱了,于是便主动揽过了为大家烤炙、分发食物的活。

她虽说厨艺不怎么样,但烤东西她最在行了,多久该翻面、该洒多少料,多久能熟,这些她都驾轻就熟。

以前在西州时,爹爹最爱组织将士们一起野炊。

夜晚的篝火,烤肉的香气,美酒,歌舞,火光映照下每一张鲜活而又灿烂的笑脸……

西北遥远的风沙吹不来玉京,那些人、那些事,久远地像是存在于上辈子。

论起来好像的确称得上是“上辈子”了。

姜澂鱼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有些走神,突然被人戳了戳。

“喂,都等多久了,到底好没好啊?”

昌平公主同她的关系虽略有缓和,但还是没过去心中那道槛,因此同姜澂鱼说话时也不叫她的名字,只是用“喂”来代替。

姜澂鱼回过神来,见羊肉串已经是滋滋冒油的状态,于是连忙分发下去。

轮到伏舟时,他刚想说自己不吃,姜澂鱼却直接跳过了他,将肉串递给了赫连锐。

伏舟逗趣道:“姜二姑娘莫不是对小王有什么意见,在场的每个人都你都发了,为何独独本王没有?”

姜澂鱼拿着烤串的手一顿,这才反应过来。

刚才她有些走神,她是知道他不吃红肉的,是以直接默认略过了他。

可“姜澂鱼”不该知道这些才是。

于是她只得开口解释道:“这炙羊肉在西域乃是家家户户餐桌上最常见的食物,我猜想王君大约是吃腻了,是以方才没有给您。”

说着,她便拿起架子上一条烤得两面金黄的鱼,递给伏舟,道:

“王君不妨尝尝这个,上面我撒了一点胡椒,应该是符合你们那边的口味。”

伏舟掩去眼底那抹深意,笑着接过来,道:

“那便多谢了。”

众人安静地吃着手里的烤串,方婵盯着面前烤得香气扑鼻的炙野彘,有点想尝尝。

可她没带匕首,于是便小声问道:

“谁带匕首了,可否借我用用?”

昌平公主皱了皱眉,“我倒是有,只是方才用来割生肉了,怕是有些不干净。”

在场的女子都没人做声,显然匕首并非她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姜澂鱼知道方婵爱吃肉,猜想她借匕首是大概是想用来割那炙野彘,于是便主动道:

“我带了匕首,我来吧。”

见姜澂鱼一个姑娘家在这忙里忙外的,那野彘体型不小,她一个人弄也是费劲。

同席的几位男子皆有些坐不住了,最先站起来想帮忙的是姜问筠,却被昌平公主掐了一下胳膊,疼得他哀嚎一声,便被旁人抢了先。

伏舟站起身走到姜澂鱼身边,主动道:“我同你一起吧,这样快些。”

见他不似假意,而是真心想过来帮忙的,姜澂鱼只好道:“那便多谢王君了。”

陆廷渊看着凑过去的伏舟,顿时手里的烤串也不香了,弄走一个怎么又来一个?

伏舟能拉得下脸过去帮忙,大家会觉得他平易近人,道声谢就行了;可自己若是过去帮忙,君站着,臣哪敢坐着,这席谁还敢吃?

陆廷渊脸拉得老长,冷脸看着伏舟在那献殷勤。

“姜二姑娘不妨试试我这把匕首,这匕首乃是用特殊材质所打造,削铁如泥,寻常人我可不外借。”

说罢,伏舟便将手中的匕首递给姜澂鱼,那匕首看着很是精美,刀刃也甚是锋利。

陆廷渊假意咳了一声,打断了他们二人的对话,并吩咐内侍道:

“给朕盛碗汤来,话说多了口干。”

众人纳闷,陛下席间统共也没说几句话,怎么会口干呢?

伏舟听了这话心里亦是觉得有些怪怪的,总感觉陆廷渊在内涵自己话多。

姜澂鱼自是明白陆廷渊的意思,知道这是他在提醒自己不可接受旁人的东西,于是便推拒道:

“既是王君心爱之物,臣女还是不夺人所爱了,臣女用自己的便好。”

说着便从腰间取出那把随身携带的匕首。

她拿出匕首的那一刻,伏舟看向她的眼神开始充满兴味起来。

“姑娘这把匕首……很是精致,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姜澂鱼讷了讷。

这把匕首是她见着好看,随口从陆廷渊那儿讨要来的,她哪里知道是哪位名家所做……

因此,她只好搪塞道:

“呃……是在家中随便拿的,至于出自谁手,我却是不知。”

伏舟笑了笑,没有再追问下去。

旁人或许不清楚这把匕首的来历,他心中却是了然。

姜澂鱼手中这把匕首乃是万寿节他呈送给大祈的国礼,同他手中的这把一样,都是由镔铁打造,因此锋利无比。

但镔铁一事目前还处在秘不声张的阶段,他料想陆廷渊不会将这样的东西轻易赏赐臣子。

那为何这把匕首如今会出现在一个小姑娘手中呢?

“家中”。

伏舟回味着方才姜澂鱼话语里的这个词,眼中戏谑之色逐渐加深。

这个词——还真是大有深意啊。

不过看姜澂鱼若无其事的样子,似是不知这把匕首的来历与重要性,只是将它当作一件寻常物件,甚至随意示于人前。

坦荡地都让人不忍心揭穿这个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