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305)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卓将军,还要麻烦你将陌神医尽快送回乌斯。”

卓杨点了点头,同陌辛出了门去。

陌辛走后,屋里几人连忙围了上来,方才他们候在外间,也不知里面现在是何情形。

孟氏第一个开口问道:“怎么样?你外祖母的病那神医可治得了?”

姜澂鱼点点头,“母亲放宽心,陌神医说外祖母醒来后可能会损失一部分记忆,但是神智与正常人无异。”

闻言,众人皆大喜过望。

“母亲有救了,澂鱼也平安回来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舅舅孟柏如今已是过了不惑之年,见此情景也不由得喜极而泣。

舅母宁氏赶忙安慰道:“我早就说,咱们老太太和澂鱼都是有大福气的人,遇事定能逢凶化吉,你瞧,这不是叫我说准了么——”

一屋子人相视而笑,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而百里之外,陆廷渊率领着从平西节度使区调来的总共八万大军,正以每隔一个时辰便往西前进十里的速度向着乌斯王城逼近。

这并不是正常的行军速度,不过八万大军齐陈边境的威慑力,不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骇人的。

终于,在距离乌斯最东侧第一道城门还有一百里的时候,新君带着军队出现了。

此时的伏舟,已经不再是蛰伏一隅的小国君王,而是西域最大的国家——乌斯国的新君,因此气势上同以往相比,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他的野心能吞下整个乌斯,之前同大祈做小伏低,不过是一时权宜之计。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他——

一个野心昭昭、傲视群雄的君主。

陆廷渊同伏舟二人同时打马上前。

两个年轻的君王头一次对对方生出势均力敌之感。

陆廷渊首先开口道:“短短几个时辰,便能集结出如此规模的大军,看来乌斯上下已经尽皆臣服于你。”

伏舟笑得云淡风轻,“孤看上的东西,还没有得不到的。”

陆廷渊反唇相讥,“话先别说得太满,朕要的人呢?若是今日见不到人,朕保证,一定会让你沦为整个西域最大的笑柄——”

闻言,伏舟依旧不动怒,脸上仍旧挂着那道标准的笑意。

“想不到堂堂大祈皇帝,竟也会为了一个女人,不远千里亲自带兵来要人——你就那么放心将京师交给臣下,难道就不担心‘后院’失火吗?”

陆廷渊扯唇冷冷一笑,“朕的后院,不劳你操心。少废话,交人——”

“怎么才说两句话就急了。”

伏舟轻笑出声,好整以暇地看向陆廷渊。

“陆廷渊,孤承认,你的确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可你却不是一个好的谈判家。如今人在孤的手上,你应该做的,不应是要挟,而应是诚恳地、殷切地祈求——你求求孤,求得越是卑恭,孤一心软,说不定就答应放人了。”

闻言,陆廷渊不怒反笑。

“迦檀伏舟,或许,朕该叫你另一个名字——夜弥。你当真以为,朕不知道你对她的心思吗?呵,在她面前,你恐怕连高声说话都怕吓到她吧?这样一个磕不得碰不得的人质,你拿她威胁谁呢?”

“你——”伏舟竟是难得的语塞。

“既然你都知道,为何要着急接她回去?她在孤的王庭里过得甚好,衣食住行比同王姬。”

“她过得不好。”

“你怎知她过得不好?”

“同你这么一个两面三刀、伪饰造作、居心不良的坏种呆在一起,怎会过得好?”

陆廷渊句句如刀,丝毫不饶人。

“你——”

伏舟再次气急,继而冷哼一声。

“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不如我们来比一场!”

陆廷渊提剑相迎,“有何不可!”

两人眼见着就要打起来,一旁作为行军司马的姜问渠连忙上前相劝道:

“两位君主,还请稍安勿躁,事态远没到兵戎相见的那一步——”

伏舟冷笑一声,打断他道:

“早就听闻含章公子三寸不烂之舌,一言可退百万之师,可今日孤并不打算让你开口。孤身后骑兵、步兵虽只有六万之数,但其中一万精兵所配兵器,皆是由镔铁打造——孤实在是很想知道,是我方将士的刀剑硬,还是你方将士的骨头硬!”

姜问渠神情依旧淡定,“在验证王君这个疑问之前,外臣也有一问——不知王君见过焰火没有?”

伏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不过他这么问肯定不是没有缘由,于是皱眉道:

“见过几回,那又如何?”

姜问渠淡淡一笑,“不如何,只是想请王君今日再观一次焰火,不过这焰火威力有些大,请允许外臣稍作准备——”

他抬了抬手,后面将士得令,原本整齐的队形瞬间从中间分裂开。

而被让出的那块空地上,露出几驾造型奇特、类似于战车的装备来。

而后,他原*本抬高的手做了个向下的动作——

只听嘭的一声过后,尘土飞扬,爆炸声震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耳膜。

地面瞬间被炸出一道深坑来。

乌斯兵将从没见过这种武器,纷纷手持武器,做出防御之态。

两军对垒,气氛剑拔弩张。

伏舟见状亦是双目一深,心飞速下沉。

这是何物?威力如此之大,他怎从来没见过——

不等他开口发问,姜问渠咳了一声,语气状似歉疚道:

“不好意思,方才忘了提醒各位,应该提前捂住耳朵。外臣还有一问想向王君讨教,以王君身后骑兵、步兵的血肉之躯,在我方炮兵炮火袭来之时,手中的上好兵器,是先扔掉捂耳朵呢,还是用来挡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