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308)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说到这,她突然想起些什么,懊恼道:

“或许这药对你的头疾也能有作用呢,只可惜有一味关键药引甚是稀缺,外祖母服下的这两颗,还是伏舟将他的药让出来才有的……”

“这药是他给你的?也是他告诉你药引稀缺?”陆廷渊问道。

听他这么问,姜澂鱼先是点点后,接着又摇了摇头。

“药是他给我的,稀缺的话是陌神医说的。”

陆廷渊闻言嗤笑一声,“那位陌神医是他的人,自然主子怎么吩咐他便怎么说。我敢打赌,这药绝不至于稀缺,他如今手中没有一百,五颗十颗绝对是有的。”

姜澂鱼怔了怔,而后反驳道:“你又没有证据,干嘛无凭无据就将人往坏里想?他……应当不至于骗我吧?”

还没等他作答,正巧此时江太医端着药汁进了屋来。

见陆廷渊也在,他颇有些惊讶,连忙跪地参拜。

“平身。”陆廷顺势问道,“江询,如今老夫人脉象你瞧着可好?”

江询有些欲言又止,他先是看了眼姜澂鱼,后者被他这一看,也有些不明所以,甚至有些紧张。

“江太医,你有话直说便是,可是外祖母身体状况有异?”

江询这才忐忑着开口道:

“钟老夫人的脉象……是中毒之象,同之前伏舟王君中毒那次,症状是一样的,兴许是服用那醒神丸之后的不良反应吧……这两日臣会在这守着老夫人,直到她醒来为止,还请陛下和姜姑娘放心。”

闻言,陆廷渊不由得递给了姜澂鱼一个颇为无语的眼神,意思是:你看,我就说他是那样的人吧。

“这……他之前不知道我就是他的阿姊嘛,况且如今他也在补过……”

因着伏舟送药的举动,姜澂鱼还是小声为他辩解了一句。

陆廷渊不置可否,也无心品评此人人品之好坏。

反正在他眼里,伏舟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两面三刀,因此,他不吝于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他。

果不其然。

陌辛回到乌斯王庭后,第一时间便受到了新君的召见。

“事情办得怎么样?阿姊可有起疑?”

陌辛摇摇头,将手中瓷瓶递给伏舟。

“王上,姜姑娘并未起疑,而且如您所料,这药丸她只留了两颗——看来,她心里还是记挂着王上的。”

见到那瓷瓶,伏舟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抹笑意,开口时语气中也带上了一抹不易轻易流露的温柔。

“那是当然,孤最了解阿姊,她一向嘴硬心软,又怎会真的弃孤于不顾呢?”

陌辛有些不解,“王上,既然您同那位姜姑娘关系匪浅,为何不慷慨一些,多赠她几颗呢?”

“这叫物以稀为贵,孤赠她的不是药,而是这份心意。况且,这药如今虽不至于稀缺,可也没有多少,万一她再为那姓陆的讨几颗去医治头疾,抑或是她家里人起了心思,想要用这药帮她恢复记忆,那岂不是净惹麻烦?孤又不是活佛在世,只能管她一个,可管不了别人。”

陌辛这才恍然大悟,“还是王上思虑周全。”

晌午时分,孟府外又见两个熟面孔匆匆进了门来。

门房识得姜问渠这位曾经在孟家读过书的表少爷,因此直接放了人进门。

因着有天子在场,虽然天子极力表示只准备些寻常家宴便可,千万不可铺张,孟柏和宁氏还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还是姜澂鱼好说歹说,才拦住了他俩想把当地最有名的酒楼——广顺楼的饭菜全部搬来家里阵势。

饶是如此,也是摆了满满一桌子菜,因此孟柏口中的“小小家宴”也顺理成章地移到了正厅。

此时众人正要准备去正厅用午膳,见到姜问渠和姜问筠二人,姜澂鱼不由得惊喜道:

“阿兄,你们俩怎么来了?”

孟氏也有些诧异,她能猜到陛下此次亲征,可能要长子随军同行,可没想到次子竟然也来了。

她第一反应是阿筠这孩子肯定又是胡搅蛮缠一通,这才跟来的,于是便小声斥道:

“阿筠,你不老老实实呆在营中,怎么会来这?是不是又胡闹了?!”

姜家兄弟二人先是同陛下和舅舅舅母见了礼,随后姜问筠才开口回孟氏道:

“阿娘,我这次可没胡闹!此行我可是负责运送粮草辎重的押运官,身份非比寻常,对吧,陛下?”

陆廷渊笑着点了点头。

“如今京师由姜太师看着,他非要阿筠同朕一起西征,朕也不好拒绝,便想着带阿筠一起随军见见世面也好,毕竟他以后,也不会一直只做个小小的校尉。”

一听这话,孟氏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想必京师如今是由丈夫代掌兵权,而姜绍之所以让陆廷渊非要带上次子,无非是向他投诚示忠——

如今他的妻子和三个儿女全都在陛下掌控范围之内,即使他兵权在握,又如何能有反心呢?

这是让陛下放心。

“多谢陛下看重,臣定不负圣恩!”

姜问筠咧了咧嘴,笑得意气风发。

随后,姜问渠接过话问孟氏道:

“母亲,听闻这些日子外祖母身体有些不太好,如今可好些了?”

孟氏点点头,“刚吃了药,才歇下,先别去扰她了。”

宁氏也笑着道:“不急在这一时,你们可用过膳了?”

见二人摇了摇头,宁氏又招呼道:“那可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正要去用午膳呢。”

接着又吩咐小厮道:“快,去给两位表少爷加两个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