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台归鸾(重生)(41)

作者: 周凌也 阅读记录

她坦言道:“今日出门匆忙,带的银钱没那么多,还要劳烦掌柜亲自随我回府跑一趟了。”

“贵人客气了,客气了。”

李掌柜自是没有不应的,二人拟好相关文书后,便回府里取钱,走得是姜澂鱼自己的私账。

至此,这事就算是敲定了。

忙活了大半日,事情结束时已是临近酉时。

孟氏差人来请姜澂鱼过去用晚膳,听她说起今日刚盘下了一间铺子,便有些奇道:

“怎么突然想盘铺子了?这几日本来阿娘是打算教你如何打理府里中馈之事的,但又怕你累着,这才暂时搁置下来。府里名下的田庄铺子不在少数,你要是想学着管铺子,直接向阿娘来要不就是了,干嘛要费这些劲从旁人手中另盘一间?”

“我知道阿娘疼我,我想要什么自是不会缺着我。只是这间铺子位置正好是在叶姐姐铺子对面,我想着也方便走动,以后闲暇时还能过去向她请教些生意上的事,叶姐姐生意做的那么好,有这个现成的师傅教我,阿娘就可以少操些心啦。”

孟氏点点她的额头,“你这孩子,主意倒是多,还挺会捡现成的。”

姜澂鱼朝孟氏笑了笑。

“女儿可不会做亏本生意,这家铺子看上去平平无奇,里面却有不少珍稀香料,做生意最不可或缺的不就是货物渠道嘛,有了这间香料铺,以后需要什么香料直接在自家铺子里挑就是了,算起来应该也算是物有所值的。”

听她这么说,孟氏也没再管,一间铺子而已,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关门歇业,便索性由着她去了。

又想着她这次盘下这间铺子花出去不少私房钱,怕她短了用度,于是当即让身边的杨妈妈去私库里取了一千两来给她。

姜澂鱼也没推辞,嘴角噙着笑,甜甜地同孟氏道谢。

用过午膳,孟氏又问起她进宫要带的东西是否都准备齐全了,姜澂鱼笑着应是。

这次进宫规定了不可带婢女,都是由宫中统一安排宫婢伺候,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难的是即将进宫的这几位贵女大多都是从小养在父母身边没离过家的,乍一离开父母定是会不适应,或是像叶兰蕙这样的,还有自己的铺子要管,不能久居宫中。

所以太妃娘娘特地交代下来,本次入宫陪读的几位伴读,每五日便可归家休息两日,也算是格外优待了。

说到伴读之事,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姜家选了姜澂鱼去,姜凝烟可就没份了。

其实即使姜澂鱼没被选中,她也当不上这伴读的。

公主今年才十四,她如今是二十四,早已过了伴读的年龄,夹在一群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中间,去了也是徒惹笑话。

但她不甘心,她不甘心错过这次可以与皇帝表哥近距离相处的机会。

自从当今太后,也就是她的亲姑母搬去梵伽山静养后,她都好长时间没有进过宫了。

说不着急是假的,眼见她一岁比一岁年长,女儿家的年华实在耽误不起。

玄微道长可说了,她是凤凰命格。所以说,她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她在心里这么告诉自己。

为母守孝的这三年,表兄登基为帝,却一直空置后宫。

同样是三年,她忍不住揣测:是不是他也在等她呢?

总得想办法寻个由头进宫。她要让表兄知道,自己才是最适合做他皇后的人选。

第022章 坐起凭窗意惘然

转眼就到了入宫的日子。

一大早,姜澂鱼便被叫起来梳妆打扮。

今日是同其余伴读第一次碰面,不宜打扮得太过招摇,当然也不能失了体面。

她挑了一件藕荷色百花曳地裙穿上,头饰则用了朴素却贵重的羊脂玉和南珠为饰。

在绛朱的竭力坚持下,还给她上了全妆,更是衬得她灿若春华。

孟氏过来仔细检查了一番她的穿戴,确定没有纰漏后,才登上马车,亲自送她到宫门口。

她们来得并不是最早的,宫门处停着几辆马车,看规制应是此次一同入宫伴读的另外几位贵女的车舆。

叶兰蕙住的地方离皇宫最远,是以她也是最后一个到的。

等到六辆马车都稳稳停到宫门边上,负责带路的谒者监见人齐了,才高声喊着:

“请众位贵女下轿移辇。”

姜澂鱼一下马车,便感受到了四面八方似有若无投射过来的目光。

毕竟此次入宫伴读的人选中,只有她是刚回京还未出现在人前过的。

这些目光里有正大光明打量着她的,有悄悄斜着眼偷看她的,也有见她不顺眼冷哼一声直接无视她的。

毫无疑问,无视她的那位,正是安阳侯家的嫡女许兰茵,上次她帮着叶兰蕙说话,让这位许姑娘暗自气了好久,至今郁结于心。

一行人打了个照面便匆匆上了进宫的车辇,宫人连忙将她们带的行李都搬至马车上,人和行李一起被送往公主所居住的福安宫。

到了福安宫便有专门的宫婢前来接引,六人由宫婢领着,前往主殿拜见静太妃。

静太妃依旧是一身宫装端坐于主位上,左手边站着的是昌平公主,她安静地站在一旁,头上梳着两个垂髻,倒是显得格外乖巧。

右手边站着的则是福安宫的掌事姑姑梁姑姑,她是一品女官,大家都称呼她梁宫令。

六人齐齐上前拜见,静太妃面带笑意让大家起身落座。

且看底下六人的落座顺序:

左上首坐得自然是六人中品级最高的姜澂鱼,她父亲是国公,因此一出生姜绍就为她请封了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