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66)
她如何能再去疑心他呢?
今日李掌柜的话让她想明白一点,荣国公府既是暗害自己的真凶,可若当年的事是陆廷渊与荣国公府合谋,那没理由现在的姜凝烟还要削尖脑袋、铆足力气去争那个位置。
想到这,她心里不由得舒了口气。
原来,证明不是他,她的心里会是这样的轻松。
一旁的叶兰蕙将布巾重新塞回李掌柜口中,接着便扯着她离开了后院。
等到离柴房足够远了,她才惴惴地问姜澂鱼道:
“你是不是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姜澂鱼苦笑着点点头:
“差不多吧,崔老夫人肯定是脱不了干系,至于国公府其他人有没有参与其中,也只有等真相查明之后才能确认了。”
说完便重重地叹了口气。
叶兰蕙看她这个样子,心里一阵心疼,伸手将她揽进怀里安慰道:
“都过去了,你要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磨,不论怎样,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姜澂鱼泪意上涌,“兰蕙,谢谢你。”
叶兰蕙也在心里苦笑了一声。
傻子,这世上,你最不该感谢的就是我啊。
可是阿妤,我仍然感谢命运不仅给了你一次机会,也给了我机会,让我们能够相遇在此刻,让我有机会去弥补你所有的遗憾。
我不仅是为他而来,也是,为你而来。
第032章 无相之中有真相
问完话, 叶兰蕙便让手下伙计将李掌柜原样送回了家。
过后,姜澂鱼兴致一直不太高。
因为她不知道,如今待她如此好的父母兄长, 又在当年的事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是不知情者,还是旁观者, 抑或是同谋者?
不过,荣国公一直属意的皇后人选应该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那时的姜澂鱼才十四岁, 尚未及笄, 荣国公应该不急着动手。
太早将她拉下位, 反而会替他人做了嫁衣裳。
而孟氏在这种大事上,也不会自己去拿主意,她同荣国公姜绍一定是在同一战线上。
所以她认为荣国公夫妇二人对她出手的可能性很小。
荣国公府倒是还有一位能做主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要不是李掌柜认出了姜凝烟身上的供佛香味, 她也不会联想到崔老夫人身上。
谋害王妃是大罪,为了保密一定会交给身边的亲信之人去办, 崔老夫人身边最得用也最受信任的人是郑妈妈。
如果当年的事是崔老夫人主导, 那李掌柜口中那个给他银钱、身带香气的人,很有可能就是这位郑妈妈了。
不过, 她忽然想到一个人——她的婆母姜皇后。
姜家还想出一位皇后, 那她这位婆母,在这件事上又是持什么样的立场呢?
在她记忆里, 这位婆母一直不争不抢的,先皇极厌恶她与姜家来往, 从不准姜家的人前来探望,她几乎是被幽禁于中宫。
因此, 这位婆母常年吃斋礼佛,不问后宫事,对陆廷渊是否能立储似乎也不是很关心,只在他们成亲前后见过她几面。
后来她再去请安时,她便直接对她说,不必每日晨昏定省,她也不爱见人,态度很是冷淡。那时陆廷渊还安慰她说,母后就是这种性格,就连对他也甚少有笑脸。
再后来她怀孕,当婆母的不可能一点表示也没有,她记得,那位婆母还曾派身边的陶姑姑来府里送过东西,甚至还给她请过脉。
据说这位陶姑姑曾是医女出身,那时,她以为婆母是在意自己腹中胎儿,才让陶姑姑来请的平安脉,如今想来,会不会另有居心?
不过,她对有关孩子的事都很谨慎,接生的稳婆还是她自己找的,安胎药也是由太医院有着多年资历的孙太医开好后,再让她的两个大丫鬟去拿的。
从拿药、到煎药、再到端到她面前来,中途从不经旁人之手。
可能也是幕后之人见一直插不进手来,才将主意打到她身边人身上。
曹姑姑在她身边照顾了她近二十年。
这些年,萧妤自问从不曾亏待过她,更不曾对她说过一句重话。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她为了自己儿子一家的命,选择舍弃自己,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一想到她的背叛,心里还是有说不出的难过。
她到底还是被舍弃的那一个。
叶兰蕙见她心事重重的样子,便提议道:“要不你今日就别回去了,住我这吧?”
姜澂鱼应了一声。
叶兰蕙便召来身边的丫鬟菱枝,吩咐道:
“你去荣国公府通传一声,就说二姑娘今日不回去了,要留在我这准备明日赏花会的展品。”
说着,便解下一块令牌交给菱枝,令牌上正面刻的是“荣”字,反面刻的是“渠”字,想必是姜问渠给她的。
叶兰蕙拉起姜澂鱼,“你别那么不开心了,如今事情有进展,不是值得庆祝的吗?我带你出去逛逛,好不容易得来的假,别闷在家里了。”
姜澂鱼无奈一笑,由着她把自己拉上了马车。
玉京作为大祈京城,自是繁华非常,二人坐着马车到了西市,遇到新奇可口的吃食,叶兰蕙便拉着她下车去买。
没一会儿,马车里便堆下了不少东西。
姜澂鱼原本不饿,上午还吃了不少水果,但看着面前炸得金黄酥脆的金铃炙,浸满蜜汁的桂花糖藕,还有这个时节最时兴的酪樱桃,鲜红的樱桃上挂满了乳酪和琥珀色的冰蔗浆……
这些都是她爱吃的小食,旁边叶兰蕙还一直说着甜食能让人心情变好之类的话,她实在难以拒绝,便随手拿了一块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