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台归鸾(重生)(78)
姜澂鱼听多了这位“别人家的兄长”的事迹,如今乍一成为他的妹妹,还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姜问渠本身也不是多话的性子,因此两人惟有沉默以对。
夜色渐渐深沉,空荡荡的祠堂里落针可闻。
夜,静得可怕。
姜问渠忽然出声道:“澂鱼,你要是困了,便闭上眼睛睡一觉吧,阿兄给你看着人。”
姜澂鱼确实是有些迷瞪,眼睛上下眼皮打架,方才只是在强撑着不让自己入睡罢了。
闻言,她便放心地阖上了眼睛,倒在了旁边的蒲团上,将身体缩成一团,几乎倒下的瞬间便睡过去了。
当第一声晨鼓敲起时,姜问渠身边的小厮便来请自家公子回院子里洗漱更衣,准备上朝。
按照大祈礼制规定,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五品以下,只需朔望日朝;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须得每日朝参。
作为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姜问渠自是每日都得去上朝。
郑妈妈见小厮来请,她哪敢耽误大公子上朝这种大事,连忙进去喊人。此时祠堂里的二人已经各自跪好。
“大公子,您该去上朝了。”郑妈妈恭谨道。
闻言,姜问渠却动也没动,跪了一夜,连声音都透着夜的寒意。
“郑妈妈,母亲发话说,妹妹一日不出这祠堂,我便也要在这一同反省一日。母亲所言,渠不敢不从。”
郑妈妈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是在这等着她呢。
官员无故缺席朝参是大罪,郑妈妈不敢耽误,连忙连走带跑地回了延寿堂,也顾不得老夫人尚在熟睡了,将人唤醒后,便一五一十地把情况都同她说了个清楚。
崔老夫人被中途吵醒本来就烦躁,一听二房搞这么一出,当即愈发气闷。
“好一个孟家三娘,她这个二品大员之母当真是好大的威风!如今都敢威胁到老身头上了!我是太后之母,当今圣上嫡亲的外祖母!他们怎么敢、怎么敢?!”
崔老夫人一把抄起睡觉时放在床边的香炉,狠狠向前一摔,上好的绿釉狻貌香炉顿时就被摔得四分五裂。
郑妈妈连忙上前帮她捋顺着气,小心翼翼开口劝道:
“老夫人息怒,如今大公子既以不上朝相威胁,传到外面,旁人若是问起来,终归是不好听。二姑娘跪了一夜,想必也长了教训,不如就先放她回去,来日方长,教训她一个小辈,以后多的是机会。”
崔老夫人这才勉强松口,让郑妈妈去祠堂放人。
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天上竟然飘起了濛濛细雨,郑妈妈怕半路上雨下大了,还特意回屋拿了把伞。
却说姜澂鱼自醒后,便察觉下腹有隐隐坠痛之感。
等郑妈妈前去通报的这会儿功夫,疼痛便愈演愈烈,甚至到了难以直身跪着的地步。
在这个雨水初结、寒意未散的早晨,额角竟生生疼得渗出了一层冷汗。
一旁的姜问渠率先发现了姜澂鱼的不对劲,连忙抱起一旁痛得倒地的妹妹出了祠堂,一路往母亲院子里疾步走去。
等到郑妈妈带着老夫人的吩咐来祠堂放人时,里面早已人去楼空,只剩下牌位前摆放的三个蒲团。
若仔细看,会发现中间那蒲团上甚至带了一丝血迹。
郑妈妈心下大骇!
第037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倚澜苑内, 孟氏因着担忧一双儿女,一晚上都没睡好,这时早已经醒了, 正要拿上伞出去看看情况。
还没出门,却看见儿子抱着女儿冒着细雨, 一路行色匆匆地朝她院子这边赶来。
她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也顾不得撑伞, 连忙迎上前去查看情况。
此时, 姜澂鱼已经痛得晕厥过去, 脸色一片苍白, 身上除了那件披风外,还裹了一件姜问渠的外袍。
“这是怎么了?”孟氏边走边焦急地询问道。
姜问渠步子不停,一夜未睡,他的眉宇间也很是疲惫,闻言沉声回道:
“劳烦母亲快些请府医过来, 妹妹像是疼晕过去了。”
顿了下,又略微有些不自然地补充道:“最好是、女府医。”
孟氏见女儿这副样子被送回来, 颇有些六神无主, 只得盲目应道:
“哦哦……秋绾,快去请梁医侍过来!”
梁医侍是专门为府里众女眷调理身体的女医官, 平日就在府里住着, 因此这种情况下请她过来是最快且最稳妥的。
姜问渠将妹妹抱进屋,小心将她放在床榻上, 她身上穿得这身衣服颜色并不重,方才抱她进来时有袍子的遮盖没注意到, 现在将她放在床上,那片染红的裙摆便露了出来。
孟氏看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她抓起女儿那双柔白的小手一试,果然一片冰凉,忍不住心疼地将那双小手握了又握。
“含章,你也赶紧回去换身衣裳上朝去吧,陛下那边还等着你呢,别耽搁了。哦还有——”
孟氏指着桌上的两碗姜汤,扭身对他道:
“赶紧把那碗姜汤喝了,我叫人提前煮好的,在祠堂守了一夜,刚才还淋了雨,正好祛祛寒,妹妹在娘这边,你放宽心就行。”
“是,母亲。”姜问渠端起一碗姜汤,微皱了下眉,却还是一饮而尽。
孟氏看着儿子将那碗姜汤喝完,随即又想起些什么,对着他叮嘱道:
“今日若是有人问起你晚到的原因,你只管照实说就是,不必为那二人遮掩。另外,我怕澂鱼前些日子的病情卷土重来,你看散朝后能不能去求陛下一个恩典,将江太医、孙太医请来家中一趟,再给澂鱼看看。”
姜问渠应道:“知道了,母亲,那儿子就先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