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选美冠军(183)
“联空局驳回了私人航线的请求!”
“那就用其他办法!用船!用车!用一切办法!”
周海燕那边也在费力的推进救援计划,她把可能帮上忙人都找了一遍,给华盛顿负责国际事物的议员打去了电话:“有两名阿美莉卡的记者被困在了布特米尔!”
但似乎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有樱花电台和意呆利电台的记者断断续续往新星传播着消息:伤者暂时没有从昏迷中醒来,情况不容乐观。当地医疗条件太差,并且无法保证药品的稳定来源。
周海燕不得不通过富商们的力量,企图通过关系网让张安宁和霍金斯有可能在受到医疗救助的同时尽快回国。
标准公司的克里克提出建议:“我认识几位那边的人,或许你可以以华兴医药公司的名义向那边捐助一批抗生素以及治疗药物。”
难道不能以标准公司的名义?
不,克里克也想独善其身。周海燕意识到问题所在。
真的要这么做吗?
不,她不要这么做。她不能公开表示任何立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可是,那是张安宁!和她一起长大的张安宁!难道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周海燕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处境。
然而更坏的消息传来了。
“机场全部封闭。”
就在周海燕犹豫万分举棋不定时,一通没有号码显示的电话打了进来:“喂,海燕。我还活着。”
“我屮!张安宁!!你给我赶快滚回来!立马!赶快!我一分钟都不能忍!”
“我刚才已经给多多报备过了。我没什么大问题,只是一根肋骨插入了肺部,已经做过了手术。霍金斯是脑震荡,他左手骨折,上了包扎暂时没有什么大问题。”
釜底抽薪
周海燕习惯性的拧眉,她已经冷静了下来:“听起来你似乎并不想回来。”
“咳咳。”张安宁一边笑一边咳嗽,“现在封锁了,也回不去不是吗?有一个好消息……联合国已经介入了。”
是吗?周海燕闭上双眸。
这是历史的车轮,终将重复上演。
冷war结束后,大熊解体,对阿美莉卡再无威胁。周海燕脑中全是叶利qin低头的尬笑以及克先生得意忘形的鼓掌大笑。
斯拉夫是欧洲东边的社会/zhu义国家,即使美苏争霸,它没有站在熊方,大熊解体后,西方却依旧容不下与他们不同体制的潜在威胁。
它的陨落和历史的分分合合有必然关系。
周海燕打电话给了自己的银行管家:“我需要一千万美金的瑞士银行支票,给我寄回华夏,老样子,老地方。”
1995年11月21日,塞、波、克三国总统在阿美莉卡代顿市达成了初步认同。
张安宁拍下了停火后民众在废墟中抱头大哭的画面,她采访了许多当地的医院、孤儿、知名教授,甚至采访了不同阵营的士官。
卫星信号传过来的采访片段妙语连珠,这真不像一个不是本专业出身的记者。
阿美莉卡许多频道都请求新星开放转播权,钱多多非常得意。那边已经渐渐安全了起来,但封锁还未解开,张安宁的报道可谓是独一份!她也代表新星做了许多事实,把救助站的食物在允许的条件下分给附近老弱病残,采访后续的重建问题,以及水源食物医疗供给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想知道的。
新星的纸媒大肆宣传了张安宁之前的遇袭事件,重点突出了她的勇敢敬业。报纸上甚至张贴出了她和霍金斯奄奄一息躺在战地医院的图片。
作为在难得可贵的女性战地记者,张安宁一下子在记者圈,甚至是全美观众的眼中都成了超人,他们本就崇拜个人英雄主义!
12月14日《和平框架协议》在巴黎正式签署。
迄今为止张安宁在这片支离破碎的土地上工作滞留超过110天。终于,她的任务成功完成。
钱多多:“你可以回来了,我保证你将载誉而归!”
三天后,波士顿机场飞来了来自克罗地亚的航班,新星电视台高层集体出动,一同等待的还有其他十几家媒体。
钱多多站在最前面,手捧两束鲜花送给两人,分别亲吻了对方的面颊,小声用中文在张安宁耳边说:“狗登,回去我再和你算账。”
“我身为新星的总裁,为你们的勇气感到骄傲!”钱多多在镜头前慷慨激昂。
张安宁:“……”
“Kelly Zhang!看这里!”
“Kelly Zhang笑一笑!嘿!你的采访我看过了!请问那边的真实情况是怎样?”
“那边的死亡数据是真实的吗?”
“他们反省他们犯下的恶行了吗?”
张安宁不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媒体,但这一次被采访的主人公是自己,被同行团团包裹住的感觉太怪异了,她还没有调整过来心态,即骄傲又烦躁。
机场的候机厅中,一个戴墨镜穿黑风衣的女人静静望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所有人都在庆祝着战争的结束,庆祝着阿美莉卡强大的实力以及在世界上维护和平的手腕。
如果她没有记错,接下来一年时间,阿美莉卡将要派维he部、队去波黑,直到2004年才会彻底撤出。
他们终将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一切?
周海燕已经有些厌倦这一切了,她一刻也装不下去了,她想要回华夏,现在就想。
回到自己的母国,离开这一个肮脏的、充满阴谋、践踏着别人血泪的国家。
可是,华兴怎么办?
没有人知道,她创建华兴的真实意图,甚至她自己有时也怀疑自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钱?名?还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