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十里春(170)
“可,圣人如何说?”
卢书忆平淡道:“他想留裴世瑜一命,以此换作振武军继续屯兵漕州的条件。”
“如此也好,只希望那裴孟君莫要再得寸进尺。另外……为兄还想替嘉钰问一句,以你对圣人的了解,圣人是否会处置小孟兄和冯小侯爷?”
以她对李崇的了解?
卢书忆沉吟。
若此事单是新科进士进谏倒罢,可孟晋和冯临显然是被元昇利用,以她对李崇的了解,这应该不会为他所容忍。
“让孟兄多留意孟晋和冯临的行踪。”
卢祈表示赞同,他们平日虽是李崇最亲近的臣子,可到底伴君如伴虎,也不知孟晋和冯临的前景会如何,又不知孟嘉钰该如何自处
兄妹俩相对无言,卢书忆忽然启口道:“阿兄,我想重回雍州振武两道,寻找其它抑制虎贲军的办法。”
卢祈反问道:“你不想再继续受裴孟君父女牵制,也担心雍州世子会从京都成功逃脱?”
卢书忆未吭声,低垂下眼,看向灰石砖上粗糙的纹路,忽听卢祈自顾说道:“若雍州世子当真预备逃脱,朝廷恐只有秘杀他这一条路可走。”
少女立刻道:“我正是不愿如此。”
“你不愿?”
卢祈诧异地望向她,“可……”
他向来认为那雍州世子惹卢书忆憎恶,他的死生于她来说应该是毫无所谓。
如此看来,她去振武雍州两道找寻其它抑制虎贲军的办法亦是在找寻能保雍州世子的性命,也可革除阉党的两全之法。
果然接着便听卢书忆说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阿兄可愿替我保全雍州世子?”
保全雍州世子?那岂非偷梁换柱,与朝廷与圣人为敌?
卢祈为难道:“为何不去规劝雍州世子安分守己?”
“他……”
卢书忆艰涩启口道:“他本不该囿于某地。”
少女望着前方的都城,眉头微蹙,眼眸空落而茫然,卢祈回想起自雍州世子入京后得见的种种,很想再次询问在梅山时被卢书忆否决过的问题。
“她此次巡访到底去了何处?”
可答案好似宣之于口,根本无需多问,原来阿忆当真是雍州世子“已故”的世子妃……
思及至此,方才知晓她为何要他逢危难之时暗保雍州世子性命。
但在此四处都是耳目的京都城又谈何容易?
“若无他法,恐只有依仗我范阳卢氏之力,可你知道族中的老头都希望你入宫为后为妃。”
卢书忆默住,看了会这被夜色笼罩的都城,复又转过头,冲他笑道:“若他们真以此为条件,阿兄可以暂且应着。”
卢祈诧异地问道:“可你的意愿呢,你向来珍惜这留在前朝,不束于闺阁的机会。”
“世间安得两全法,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卢书忆轻声回道。
旌旗在城楼间迎风鼓动,声音像鼓点敲击在耳畔,却似在激励人不断迈步前行。
……
兄妹俩在城楼上伫立了许久,卢祈低声道:“为兄打算去御史台瞧瞧小孟兄和冯小侯爷,阿忆可要同行?”
裴世瑜已被李崇下命扣押在御史台,不日朝中便会组织三司会审,今夜孟晋冯临以及俩那重新现身的阿辞应该都在台院留录供词。
卢书忆摇头道:“明早我回台院询问情况便是。”
卢祈了然,知她这是被裴世瑜之事扰得烦不甚烦,只想安静半夜,况且她的思绪应该在重回雍州振武两道之事上。
“你要离京之事可要请示圣人?”卢书忆暗道,如今李崇对她的怀疑之意愈加旺盛,也不知重回雍州振武两道之事能否得到他的准允,若无圣命,振武军恐怕亦不会听她差遣。
“我会入宫请示。”
卢祈颌首,“若要离京,定要让顾池的夜骁营加派人手护卫在你身侧。”
“阿兄放心,我定会谨慎行事。”
他拍拍她的肩,无言地表示安慰,接着便先一步离开了。卢书忆独自待上片刻,亦转身离了此地。
行至城楼下,卢府的仆从将车辇赶至她的身前,卢书忆却未蹬车,摆手让他们不必跟着,尔后沿着朱雀大街漫步目的地闲步前行。
夜深几许,街道两旁卖宵食和花灯的小贩依旧鳞次栉比,热闹非常,她边走边欣赏这些花灯的彩样,不经意留意到每当她路过时,小贩们都会露出惶恐与躲闪的神色。
卢书忆这才察觉到身上的绿袍官服,不禁躲开几步,往人烟稀少的地方走,以免扰了人家的生意。
孰料行至不久,忽觉前方传来欢快的丝乐之声,放目望去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她竟已走到了雍州道的驿馆。
与两仪殿的冷清不同,驿馆内却像恰逢夜宴,鼓乐声以及席间的说笑声正源源不绝传来。
这办夜宴也不知是元昇还是秦微之的主意,想来她和李崇跌了这么大个跟头,他们自当幸灾乐祸。
卢书忆自觉无趣,暗自催促自己快些离开,若是被驿馆中人发现她,定会惹来不少鹰卫恶言相对。
她沿着阴影之地避开人走,谁知刚靠近驿馆旁边的暗巷,手腕倏然间被人拽住,跟着整个人都被拉入了巷中。
少女心跳如雷,惊呼出声,待到定睛瞧时才发现拽她的人竟是元昇。
他依旧是那身镂金冠加墨蓝袍衫,面容在夜色的衬托下显得深沉,眉眼染着酒气,眼眸深处却是清醒的。
“嘘。”
男人拉着她的手,与她做了个嘘声的手势。
“李怀景在驿馆。”
卢书忆恍然,原来他们办夜宴是为了招待李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