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136)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清宁宫不是正经的住处,以往那地方都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前朝的范围,寝宫还是搬到乾清宫为好。

他们当年入关进入北京城,李自成撤军的时候下令火烧紫禁城,除了武英殿等少数几个宫殿幸免于难,其他宫殿或多或少都有损伤。

前些年皇帝小,各地乱子一场接一场,他们腾不出手来修房子,简简单单凑活着就住了。这两年外面情况好了许多,宫里也有足够的银钱翻修宫殿,便趁这个机会把几座主要的宫殿都翻修一遍,也算给皇帝成亲讨个好彩头。

隆禧跑的满头大汗,没一会儿就累的跑不动了。小家伙能屈能伸,跑不动了也不为难自己,脱了鞋爬上罗汉床,往他们家玛嬷旁边一躺,打了个滚儿成功脱离战局。

让他来听听玛嬷和二哥在说什么悄悄话。

小家伙竖起耳朵,探头探脑的模样可爱的紧,太皇太后稀罕的不行,把小家伙揽在怀里好一通揉搓。

隆禧:……

行吧,等他长大了就没机会享受祖母爱的怀抱了,且揉且珍惜。

看他们家二哥,这会儿不久只能眼巴巴看着。

小家伙托着脸任由他们家玛嬷捏胳膊捏脸,又听他们说了一会儿,然后举手提问题,“清宁宫要翻修,那三哥接下来住那儿?”

说着,不等太皇太后回答,便挺起胸脯大大方方道,“三哥没有地方住的话,隆禧可以把自己的床分一半给三哥。”

旁边,常宁唯恐天下不乱,也不管他弟在说什么就跟着喊,“常宁也一样。”

康熙气的火冒三丈,“谁要你们的破床!”

隆禧撇撇嘴,“玛嬷,三哥嫌我们的床不好,他瞧不起人,他飘了,他想上天,您快拽拽绳子把他拽下来。”

康熙:……

造孽哦,他怎么就摊上这么个要命的臭弟弟。

皇帝陛下不想搭理只会跟他对着干的臭弟弟,坐在旁边抱着茶杯生闷气。

他是皇帝,缺了谁的住处也不可能缺了他的住处,清宁宫要改回保和殿,其他哪个殿他不能住?

武英殿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他本来还想再拖几个月,等秋天的时候再搬,现在看来也不用等了,他明儿就挪窝。

隆小禧等了一会儿没有等到他们家三哥爱的小拳拳,抬头一看,发现人在生闷气,连忙拉着常宁过去哄人,“三哥不要伤心,隆禧以后挣钱养你呀~”

尾音儿九转十八弯,再多火气也能浇的一干二净。

慈宁宫里热热闹闹,祖孙几个吃过晚饭,福全看时间还早,又带两个弟弟去了趟宁寿宫,然后才回阿哥所休息。

康熙不喜欢拖延,玻璃厂的事情和太皇太后通过气,第二天一早就召见了三个内务府大臣。

琉璃厂玻璃厂都归内务府管,直接从琉璃厂调工匠过去不能长久,还得另外派旗下包衣去学技术。这玻璃厂是他亲自置办的厂子,他另外派人去打理,内务府的人也别眼红,谁要在这儿给他的人使绊子,他不介意让内务府换一波人。

之前为了跟臭小子打擂台,说让大舅管玻璃厂,冷静下来一想,大舅的性子太火爆,不适合管这种细活儿,还是换成其他人比较好。

王叔王伯们要管旗下事务,可能看不上玻璃厂这种小事儿,抛开上一辈儿的王亲,从堂兄弟里选人也不是不行。

康熙挑挑拣拣琢磨了好久,写废了好几张纸才终于敲定人选,定下来之后立刻让人宣他们进宫。

玻璃厂要用人,烧出来的东西要往外卖,需要打点的地方不少,他自己懒得管太细,不如最开始就和六部大臣说清楚。

他的玻璃厂要赚钱,谁都不准拦着。

当然,如果有人想主动给他送钱他也不介意,只要不动国库,其他都好说。

皇帝一声令下,御书房里直接满满当当,比打仗的时候人都多。

鳌拜、索尼、遏必隆、六部尚书,再加上皇帝准备委以重任的显亲王富绶,还有要跟堂兄一起历练的福全,满满当当站了一屋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儿要商量。

除了福全之外,其他的人的确以为要有什么大事发生。

索尼看上去比年前更老了,坐在御赐的椅子上眯着眼睛,神神叨叨跟算命先生似的。

他接连几次上疏请皇上亲政,皇上都找借口驳回了,但是世上哪有不想亲政的君王,一定是皇上心中还有顾忌,这才接二连三的拒绝他的请命。

朝中能让皇帝忌惮的,除了鳌拜还能有谁?

苏克萨哈离开京城之后,索尼没了可以挑拨的人只能亲自出马。鳌拜性子直,拐弯抹角的话他听不懂,有时候骂他的话还能当成是夸他的。

索尼开始的时候还时不时刺鳌拜几句,后来发现受刺激的只有他自己,鳌拜傻不愣登的什么都听不懂,唱独角戏也没意思,反而把他自己气个半死,那还瞎忙活什么?

现在皇上把朝中要员都叫到清宁宫来,想必是他之前说的话起了作用。

太皇太后已经给他通过风,说是皇后的人选已经定下了,就是他们赫舍里氏的孩子,只是皇帝年纪小,成亲可以再缓缓。

成亲的日子可以缓,赐婚的懿旨却不会拖太久,太皇太后既然已经给了他准话,想必旨意很快就能送到他家里。

他孙女儿成了皇后,皇帝就是他的孙女婿,自家人向着自家人,看在他孙女儿的面子上,他也不会让皇帝吃亏。

索中堂老神在在坐在最前方,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扶手,跟在自家后花园晒太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