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142)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不光是这里管吃管住还发工钱,而是旁边就是钦天监。

钦天监啊,民间多少手艺人想过来参观的圣地,不来白不来,

然后,孙师傅就带来了一串儿的师傅。

隆小禧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够多。人才在什么地方都是宝,尤其是这些有钻研精神的人才,来再多他都养得起。

零花钱不够的话他就去鳌中堂府上借钱,虽然鳌中堂最近看他的眼神有点奇怪,但是以他们的交情,他肯定不会借不到钱。

他哥省吃俭用养实验室,他也能东拼西凑养研究所。

破产兄弟!在线努力!

如果鳌中堂不每次见他都眼泪汪汪的那就更好了。

他知道他很讨人喜欢,但是鳌中堂那么大的人了,学小孩子哭鼻子不光没有小孩儿可爱,还有一丢丢的辣眼睛。

哭鼻子的事情留给达福就好,他还是不要和他大孙子争宠了。

七阿哥开开心心来到院子里,自从有了玻璃厂,他们这儿的工匠再也不缺玻璃用。

水晶琉璃之类的物件儿价格贵,玻璃以前贵现在不贵,他们可以尽情拿来做实验,“孙师傅,你们研究出新的放大镜了吗?”

孙云球面有菜色,试

图拦住天真烂漫的小东家,“阿哥爷,新的放大镜的确做出来了,只是……”

常宁眨巴着大眼睛跟上来,“只是怎么了?”

孙师傅痛苦的移开视线,“鄂伦岱侍卫,您看……”

鄂伦岱迈着沉重的脚步上前,“两位爷,听表哥一句劝,别对那个新的放大镜有太多的好奇心,小命儿更重要。”

常宁:???

“表哥,那是几片玻璃,不是火枪,打不出子弹,不会伤人。”

院子里的其他匠人听见这话都带上了痛苦面具,他们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直到他们亲眼看到透过新的镜子能看见什么。

调好镜片间的距离之后,透过镜片可以看到空气中飞来飞去的虫子。

刚从井里打出来的清水,透过镜片再看,里面却是密密麻麻的小虫。

跟蜈蚣一样一堆脚的,像是发霉的馒头的,浑身长满长毛的,身上都是眼睛的……

各种各样难以入目,丑的令人发指。

他们平时风里来雨里去,各种脏活累活都干过,可是那种脏和亲眼看到周围都是这种细细小小还丑不拉几的虫子不一样。

也不知道哪个脑子有病的家伙把他们吃的馒头也放到镜片下面去看,从那天开始,他们院儿里就没谁再能吃得下饭。

救命,不能活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隆禧:淡定淡定,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第62章 第 62 章

能传出名声的工匠年纪都不小了,他们生的年代不好,活了大半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水深火热,不是苛捐杂税就是战乱丛生,只有饭不够吃的时候,从来没有吃不下饭的情况。

别看现在京城太平,其实南边不比前朝好不少,豪族大户压在普通百姓身上,他们的日子也就勉勉强强过得去。

家境殷实的都送孩子念书靠科举去了,只有活不下去的人家才会让孩子学手艺。当学徒等于把孩子送出去当苦力,但是好歹能混口饭吃学点东西,不管怎么样,好死不如赖活着。

院子里的工匠南方人居多,虽说南边反清复明的声势到现在都没有消停过,但是那都是上头人的事情,和他们没有关系。

改朝换代这种事情不是打几场仗就能完事儿的,老朱家当皇帝时天下是什么情况他们清楚,甚至推翻老朱家的也不是满人,而是忍无可忍的汉人。

如果能活下去,谁都不想造反。

满人残暴,汉人掌权也没比满人好哪儿去。

工匠们不知道那些宣扬反清复明的人究竟是不满异族入主中原还是为了一己私利,反正他们的日子没有因为上头斗法好过多少。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大老远的从江南来到京城。

南方富庶,征的税也比北方多,看着烟花十里绫罗满地,其实过的好的只有那些世族豪门,寻常百姓在哪儿都是艰难度日。

京城的日子比他们在老家好不少,吃食有人给他们送,每个月还有工钱拿,他们只需要专心做工,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如果没有什么危险的话,他们甚至还想把一家老小都接来京城。

在新的复合镜组装起来之前,他们一直以为危险来源于官兵。

清兵残暴,他们被好声好气的请到京城来不假,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前一天好好和他们说话的官兵下一天会不会变脸。

直到看到玻璃片后面的可怕虫子,他们才意识到官兵的刀枪不算什么,那些无孔不入又拿它们毫无办法的敌人才最恐怖。

说是无孔不入真的不夸张,要不是人不呼吸会死,他们恨不得把空气都隔开。

额,好像没法子隔开空气。

总之就是,从看到那些稀奇古怪、丑了吧唧、不堪入目的虫子之后,他们连吃饭都感觉吃的不是饭,而是虫子。

鄂伦岱已经亲眼见过那些无处不在的虫子,再想起来还是会头皮发麻,不过他比这些工匠的反应好很多,至少能吃得下饭。

为了保护两位小阿哥的胃口,不该有好奇心的地方还是别好奇了吧。

满院子的工匠都是前车之鉴,回头俩小祖宗吃不下饭,挨教训的还是他。

大表哥劝的是真情实感,可惜两个小的都不听他的。

隆禧经常来这边,和工匠师傅们学了不少小知识,不用人带也知道怎么调焦。

能看见各种小虫子应该也能看见细胞,等他找片薄的玻璃做个玻片,看看能不能再把他们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