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231)
隆禧抱着被子迷迷瞪瞪,他不嫌挤,只嫌热,不过热挡不住他瞎嘟囔,“二哥,你知道被派去河南的是谁吗?”
“知道,是刑部尚书纳兰明珠。”福全看了他一眼,也没指望这小子睡的半醒不醒能记住多少,只简单的提了几句,“明珠之前当过内务府总管大臣,知道怎么理账。”
“哦,一个顶俩,隆禧明白了。”傻小子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家三个听见钱财都不着急,含糊不清的嘟囔两句,翻了个身很快睡去。
康熙这次铁了心要灭掉耿精忠的嚣张气焰,宁可付出多点代价,也绝不容忍藩王在封地为所欲为。
被召去房的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虽然打起仗来风格不同,但是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好手。
耿精忠没有竖起大旗造反,朝廷这时候打压藩王名不正言不顺,大清已经入主中原,自然要按照中原人的规矩来,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情他们不干,要干就要提前找好理由。
异姓藩王平时表面功夫做的好,别管在封地怎么鱼肉百姓,只要朝廷的人过去,看到的必定是热闹繁华的人间盛世。
耿精忠吴三桂他们有耐心做表面功夫,他们可以绕过那几个棘手的从其他人身上下手。
都不用怎么找,现成的人就撞上来了。
广西将军孙延龄,也就是孔有德之女孔四贞的丈夫,那家伙在京城的时候对孔四贞好的不得了,举家搬到广西之后就开始打压孔四贞。
夫妻俩关起门来打的头破血流都没人管,可是孔四贞是太皇太后的养女,岁俸视郡主的功臣之后,有这个身份在,他们夫妻俩的事情就不是私事了。
孙延龄胆大妄为,甚至干出略过朝廷私自给部下任命官职的事情,朝廷派人过去训斥,他还态度蛮横,明显就不是什么好人。
他们只要拿为孔四贞做主为借口召孙延龄回京,那家伙要么认怂回京,要么就坐实了抗旨不遵的罪名。
孙延龄之前能干出来顶撞钦差的事情,十有八九不会乖乖带着家眷回京城,先定下孙延龄的罪,再顺藤摸瓜摸到靖南王耿精忠身上,如此一来,朝廷出兵平叛那是再合理不过。
耿精忠要是能忍住不造反,他们乐得自在,直接把人带回京城圈禁到死得了。他要是忍不住举了反旗,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名正言顺了。
康熙捏捏下巴,扫了一圈底下的人,问道,“诸位哪个愿意去广西传旨?”
话音未落,所有人都上前一步,中气十足的喊道,“奴才愿意!”
去广西传旨可能会有危险,最可能的就是他们当场和孙延龄打起来。
但是吧,他们要的就是有风险,没有风险他们还不乐意去嘞。
作者有话要说:所有人:芜湖~刺激~
第107章 第 107 章
*
要说这孙延龄, 那可真是个奇人。
他爹孙龙是孔有德手下的大将,天聪年间就跟从孔有德渡海到辽东归顺,当时的大清还不是大清, 所以他们都称得上是大清的开国功臣。
孙龙归顺之后被授为二等阿思哈尼哈番,之后依旧死心塌地的跟着孔有德。
孔有德这人是铁岭矿工出身,长于弓马骑射,但是不识字,说白了就是个武夫, 但是这个武夫很讲义气,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孙龙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他也没亏待孙龙, 顺治三年的时候就把年幼的闺女许配给了孙龙的儿子孙延龄。
两家约定为儿女亲家感情更加密切,只是当时的孔四贞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娃娃, 孔有德给闺女定了门娃娃亲, 却没急着让闺女嫁人。
反正时间还长着,那么着急干什么?
天有不测风云, 没有人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降临。
孔有德率领大军出征广西, 走的时候还带着一家老小,准备打下来广西之后就此镇守在那里家,誓要灭掉南明小朝廷。
大军挥师南下, 孔家大军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几乎占领了广西全境。
但是没等到家南明小朝廷被灭掉, 他就栽在前明西宁王李定国的象阵里,只能狼狈逃回桂林。
孔有德回到桂林后紧闭城门,李定国也不是什么软蛋,乘胜追击直接围了桂林,南明小朝廷回光返照, 气势汹汹以登云梯攻城,愣是把孔有德逼的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定南王府在大火中烧成灰烬,其子孔廷训逃跑过程中被明军俘获,只有女儿孔四贞成功逃出生天。
孔有德战死,孙龙也将没让他等多久,紧随其后战死沙场,忠勇可见一斑。
朝廷向来不吝于封赏功臣,尤其是追封,反正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追封再多他们也享受不到,都是做给活着的人看的,自然是怎么夸张怎么来。
孔四贞奉其父遗骸还京时的场面有多大,见过的人都不会忘,那是爱新觉罗家的亲王都少有的规格,顺治爷直接给了一个战死的异姓王,自那之后,汉军旗的战斗力飙升,打起仗来都跟不要命似的,倒也对得起顺治爷的一番苦心。
孔四贞来到京城后就被太皇太后接到宫中教养,孙延龄也承袭他爹孙龙的爵位,不过那爵位到底有点低,尚郡主有些不够资格。
孔有德大字不识一箩筐,孔四贞跟着他在军中长大,将门虎女性情刚烈,太皇太后喜欢她的性子,还曾想过要顺治爷把她纳入后宫。
不过孔四贞说他爹生前已经把她许配给孙延龄,太皇太后也就熄了心思,让她以和硕公主的身份嫁给了孙延龄。
额附不是谁都能当的,历朝历代的公主选驸马,能让驸马在朝中大展拳脚的少之又少,多的是因为娶了公主不得不淡出朝堂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