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261)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隆禧:???

“不、不是,二哥,我不用留在京城。”七阿哥试图拒绝。

要留在京城监国的没有他,他可以去草原上撒欢儿,而不是留在书房里处理这些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奏折。

二哥是嫌手里的活儿还不够多吗?怎么这个时候还能给他留作业?

不行!不干!

妥协这种事情有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坚决不能答应!

然后,他就被俩哥哥轮流敲了脑瓜崩,也没逃过干活儿的命运。

他们开春要去草原,就算北边的春天来的晚,最迟四月份也要出发。

皇帝不能离开京城太久,除去来回路上的事情,他们最多在那边待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完全不够商量如何管理喀尔喀蒙古,所以在离开之前,对喀尔喀各部的法令什么的都得拟好,到地方了直接宣布,有意见就提,答不答应另说。

准噶尔那边噶尔丹曾当过活佛,还是藏地的达|||赖喇嘛亲自确认的活佛,漠西有的漠北也不能少,哲布尊丹巴也是达|||赖喇嘛的弟子,让他在喀尔喀当大喇嘛,也算对得起他的身份。

准噶尔部和土谢图汗部关系已经破裂,哲布尊丹巴是察珲多尔济的弟弟,亲哥肯定比没多少情分的师兄重要,噶尔丹已经还俗,哲布尊丹巴可没有。

达|||赖喇嘛仗着身份到处插手蒙古各部的事情,再不消停的话,他不介意让藏地也乱起来,听说卫拉特和硕特部在青海过的不太顺心,让那边打起来难度不算大。

漠南各部是内扎萨克蒙古,漠北各部就编为外扎萨克蒙古,盟旗制度已经在漠南实行多年,再加个漠北也没什么。

其实康熙还想把漠西各部一起加进来,但是朝廷现在吃不下那么大的地盘,只能再等等,等到噶尔丹把天山附近的大小部落全收拾了,他们再当螳螂背后的黄雀。

隆禧捏着笔杆子听着俩哥哥商量正事,小声嘀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背后还有猎人。”

啪——

又是一本奏折砸在脑袋上。

噪音消失了。

隆禧气呼呼的转过身,带着他的作业跑去隔间。

这年头连实话都不让人说了,他刚才有说错吗?

救命啊,他什么时候才能出宫,等他不用住在皇宫,臭哥哥想折腾他都找不着人。

看这折子上写的什么,东西送到房的时候都没人筛选一下吗?

家长里短的事情都能捅到皇帝跟前,皇帝有功夫管他们娶亲为什么娶不成吗?

你说你家提前和人说好了,他说当时只以为是玩笑话,各自都有道理,想掰扯出谁对谁错的确不容易。

可是,问题是,这是皇帝该管的事情吗?

夭寿了,臭哥哥是不是故意折腾他来了?

隆禧相信这一堆是他们家二哥特意挑出来的了,不是特意挑出来的也找不出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折子。要是房里每天堆的都是这些玩意儿,皇帝迟早得爆炸。

七阿哥奋笔疾书,毛笔不适合他发挥,写了一会儿后直接让人把他惯用的铅笔拿来,笔走龙蛇批语写的比奏折正文还长。

写字没有说话来的快,隆禧看了两本就写不下去了,字太多,手酸,他直接找上门当家庭调解员去。

七阿哥火气上头,不敢反抗恶势力兄长,奏折在这个时候凑上来,不当个泻火工具都对不起他刚才写的那么多字。

康熙:……

福全:……

“他就这么找上门了?”

“应该不会被打出来吧?”

两个哥哥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选择多派点侍卫去保护愣头青傻弟弟。

七阿哥会害怕这种场面吗?当然不会!

只是调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家族与家族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难得倒他。

隆禧出宫之后没有直接冲到人家家里,而是跑去恭亲王府拉上他们家五哥,然后再去宗人府借宗人府的衙门。

他一家家的跑太累,直接让那些人来宗人府找他就行。

真是的,那些事情可以找宗人府处理,和皇家没有关系的话还有五城兵马司,全都弄到皇

帝跟前算什么?

事实证明,能把事情捅到皇帝跟前的都不是一般人,他们家二哥挑折子的水平比干活儿的水平高多了。

安亲王身为宗令,听到七阿哥来借宗人府衙门的时候就知道这小子又要搞事情。宗人府不是小孩子过家家的地方,不能给他们胡闹。

然而七阿哥行动力超强,给他送消息的时间已经把第一个要调解的原告和被告抓了过来。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被人推搡着过来,看到携手前来的小夫妻后火冒三丈,“大爷的,你们还敢出来?”

安亲王慢了一步进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只见七阿哥理直气壮的指着骂骂咧咧的年轻人,“大爷,他骂你!”

在场所有人:???

隆禧:“所有人都听见了!”

年轻人:“我不是!我没有!”

……

总之,在七阿哥的胡搅蛮缠(划掉)明察秋毫细致推理之下,一桩感情纠纷成功解决。

眼看着这小祖宗还想喊第二波原告被告,安亲王赶紧过去把人拦下来。

虽然不知道这小子为什么对别人家的家事感兴趣,但是他可以确定这臭小子以后不适合来宗人府。

“您说的不算,我哥觉得我适合就行,这些折子都是他今天分给我的,不信您看看。”七阿哥刚刚解决一桩案件,感觉自己贼厉害,“五哥,你当年最先接触的是什么奏折?”

常宁面无表情,“和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