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267)

作者: 醉酒花间 阅读记录

商路不是一天两天就走出来的,草原广阔,通往西域的路也不好走,朝廷可以在沿途设置驿馆士兵为商队充当护卫,他们也不会漫天要价,只要和他们平时出远门请护卫的价钱差不多就行。

草原上马匪盛行,通往西域的路上也不逞多让,再厉害的护卫也没有朝廷的士兵可靠。

马匪要钱不要命,但是如果知道前面是必死的路,他们也不敢硬着头皮往上撞。

朝廷的大军有多厉害草原上的部落最清楚,这些年八旗兵很少和蒙古骑兵开战,并不代表八旗将士的战斗力降低,但凡打听过南方的消息,他们就知道朝廷的火器营有多可怕。

唉,不是他掉进钱眼里了,实在是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他不上心不行。

隆禧在帐篷门口探头探脑的时候,他们家三哥正在里面奋笔疾书。

出门在外拿笔墨不方便,皇帝让内务府给他也做了不少铅笔备着,现在用起来已经很顺手,“鬼鬼祟祟的干什么,还不进来?”

七阿哥笑的露出小白牙,反手把躲在他后面的五哥推进去,然后小小声打招呼,“三哥忙完了吗?”

康熙揉揉手腕,哼了一声,“两位爷终于舍得回来了,还能想起来你们可怜的哥哥在忙啊?”

俩弟弟乖乖的不敢反驳,低下头藏住龇牙咧嘴的表情。

他们出门的时候就该让这家伙带上几个妃子,也好过他把无处发泄的精力全部用在阴阳怪气上。

“三哥,我们没有出去乱跑,是出门为三哥打探消息去了。”俩人又

是端茶倒水又是捏肩捶腿,卑微的不能更卑微,“我们刚从端敏姐姐那里回来,听了不少科尔沁的小秘密,那些事情科尔沁的王爷们不会往外说,端敏姐姐也不会告诉三哥,我们俩是最合适的传声筒。”

康熙抿了口茶,指了指另半边肩膀,状似漫不经心的问道,“她和你们说什么了?”

两个人的动作同时停下,对视一眼后,有些迟疑的开口,“额,达尔罕王旗有人觉得端敏姐姐太嚣张,私底下说她坏话,这算不算小秘密?”

“端敏姐姐刚嫁过来没多久就把温都尔王的小女儿赶出公主府,这算不算小秘密?”常宁慢慢停下动作,后退一步随时准备逃跑。

虽然他们俩刚才说的很像那么一回事儿,但是他们并没有能用来圆话的小秘密。

家长里短能算小秘密吗?不能啊!

康熙捏捏眉心,不打算和这俩臭小子浪费时间,“说吧,到底想干什么?”

隆禧眨眨眼睛,“三哥是不是想打开西域的商路?”

康熙点点头,“的确如此,怎么了?”

朝廷要派人专门打理边疆各地互市交易的事情不是秘密,这些天驻地里的蒙古王公们讨论的都是这件事。

这次会盟的漠南和漠北都有,漠南蒙古和中原的商人交往还算密切,对朝廷接手互市还没什么感觉,但是对漠北各部来说,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只看现在漠南和漠北分别过的什么日子就知道,朝廷肯定不会让领土内的百姓吃亏。

隆禧迎上他们家三哥的眼睛,乐颠颠指着自己,“三哥看弟弟我怎么样,是不是很像办大事儿的人?”

常宁不甘落后,“三哥三哥,隆禧还小,我更能办大事儿。”

康熙冷笑一声,“是吗?”

毛都没长齐就想往西域跑,问过他这个哥哥的意见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隆禧:星辰大海~~~

第125章 第 125 章

*

隆禧感觉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大孩子, 没来草原的时候臭哥哥天天压着他干活,现在他自己想干活了又不让他出去,当哥哥也不能那么过分吧?

康熙可不管臭小子怎么想, 凶巴巴教训完之后就让人把他们俩带出去,在京城怎么闹腾都行,想去西域门都没有。

一到草原心都野了,西域是什么好地方吗?

隆禧想反驳,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被扔出来之后想说也没法说,只能蹲在地上画圈圈, “独断专行!欺负小孩儿!”

常宁在旁边的草地上躺下,捏着拳头给他们打气, “没关系,等过几年再说。”

他们还小, 现在能拦着不让他们去, 过几年总不能继续拦着不让他们离开京城。

他们的王叔王伯身上几乎都有军功,入关前的那些就不说了, 各个骁勇善战, 他们不跟那些长辈比,朝现在的几位王叔王伯看齐也行。

人家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家总不能不让他们出门。

隆禧掰着手指头算着, 他不知道多大在他们家三哥眼里才算大, 但是在他这里,十七八就能往外跑了,虽然他的灵魂是个成熟的大人,但是身体还小,等到他十七八, 他们家大侄子都七八岁了。

现在这个年纪就很尴尬,要他干活吧,他可以用自己年纪小胡搅蛮缠,想干活吧,他哥又能拿年纪小来压他。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皇帝赶走不安分的弟弟,感觉天色还早,又召了几个亲近大臣来营帐中议事。

朝廷要有大动作,要提前和那些商人打个招呼,如今在蒙古的多是晋商,但是等这边的生意有了起色,徽商、潮商等各个团体都会闻风而来。

南方的商人集中在海上贸易,他们看不上蒙古这点利益,北边又有晋商、徽商霸占商路,来了也不一定能讨到好处,还可能赔的精光,不如承袭祖业好好经营海上的商路。

徽商的势力不在晋商之下,蒙古这边主要是晋商原因有二,一是山西离蒙古近,二是晋商能吃苦,非常能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