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357)
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那些传教士能来大清传教,他们也能去传教士的故乡做点什么,别的不说,他们难道不眼馋那边的人才吗?
传教士们一个个会的东西又多又杂,任用他们为官不是不行,但是朝廷毕竟会有顾虑,涉及到宗教不能等闲视之,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是下一个白莲教。
那么问题来了,传教士的本事是哪儿学来的?
西洋有信教的传教士,就有不信教的普通人,就算那边全民信教,总能有那么几个可以发展到他们这边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科学家有国界,但是科学没有国界,只要把本事学到手,接下来怎么样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想扒拉人才得有人去吧,他亲爱的哥哥们各个有要务在身,轻易不能离开京城,更别说千里迢迢跑到西洋去了,所以说最合适往外跑的就是他这个没多少正事儿的人。
别说什么他在京城有差事,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他能干别人也能干,四舍五入就相当于他没事儿干。
他要大老远的跑去西洋寻觅人才,哪里有时间陪福晋,既然如此,那还娶什么,放在家里当摆设吗?谁家姑奶奶受得了这委屈?
就算有些枉为人父的混账玩意儿卖女求荣让闺女来他府上当摆设,他还过不了心里那个坎儿呢。
大丈夫在世,不娶妻也是大丈夫。
再说了,他们家孩子那么多,二哥三哥五哥谁家都能过继儿子到他名下,实在不行的话,不过继也没什么。
他对爵位没什么执念,别看他们兄弟几个现在亲的跟什么似的,等到儿子那一辈就远了,更不用说孙子重孙儿的时候,没准儿那时候的皇帝还要发愁怎么把那些王爵给裁撤掉。
汉武帝时的酎金夺爵都知道吧,多吓人啊。
虽然和他们现在的情况不太一样,但是夺爵嘛,总归就是那么点儿事,不妨碍他提前几百年帮继承他爵位的可怜鬼担心。
后边的皇帝担心尾大不掉,他还担心他的后辈吃亏受苦嘞。
隆禧认认真真和哥哥们讲道理,傻哥哥们的嘴皮子功夫向来比不过他,本来想着要他给个说法,说着说着竟然觉得这臭小子说的有道理。
常宁本就没有多正经,听完之后煞有其事的跟着点头表示他很能看得开,不光看得开,他还想跟着一起出去玩。
福全反手就是一个脑瓜崩,“出去一趟少说得一年半载,多了三五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你让你福晋在家怎么办?”
隆禧眼睛一亮,“就是这个道理!”
福全:……
康熙:……
隆禧再接再厉,“既然二哥三哥五哥都觉着没问题,玛嬷和额娘那儿就有劳哥哥们费心,弟弟先在此谢过三位兄长。”
说完,还煞有其事的作了个揖。
嗨呀,感觉跟演三国演义似的。
一通操作猛如虎,然后就被赶了出去。
天空飘着小雪,看着架势,这些天还有的冷,纯亲王拢了拢外衣,裹紧斗篷走在宫道上,哼着小曲儿开心的很。
把问题扔出去交给没事闲操心的哥哥们,他自己出去潇洒快活,只要找不到他人在哪儿,长辈们再多埋怨也只会对着臭哥哥们发。
如此机智聪颖神机妙算,不愧是他隆小禧。
作者有话说:
隆禧:美滋滋.jpg
九龙重生记
null
第170章 第 170 章
*
紫禁城的盛夏热的像蒸笼, 坤宁宫里安安静静,宫殿的角落里放着冰盆,正殿和厢房门口都用竹帘挡着,屋里凉丝丝的, 待在里面和站在外面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赫舍里皇后懒洋洋靠在美人榻上, 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着账本,时不时看一眼旁边酣睡的小娃娃, 眉眼间尽是温柔。
不多时, 外面传来明快的脚步声, 二阿哥承祜刚放学就忙不迭跑过来, 临到门口了才拍拍胸口缓口气, 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急切。
可是大夏天的来回跑那么远, 怎么可能缓两口气就缓的过来。
赫舍里皇后无奈的拿帕子给大儿子擦擦额上的汗,“说了多少次了不要着急, 看看热成什么样儿了。”
承祜仰头任他们家额娘施为, 露出一个傻兮兮的笑脸,“额娘放心,儿子没事。”
他这不是急着回来看弟弟嘛,家里兄弟姐妹那么多, 他不趁着弟弟年纪小和弟弟培养感情,等弟弟长大了肯定更喜欢和同龄的兄弟玩。
他这叫防患于未然,机智着呢。
看他们家小叔就知道了,小叔有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五叔, 干什么都拉着五叔一起,肯定是他们俩年纪相仿, 从小养成的什么都在一起的习惯, 长大了也改不了。
可怜他们家汗阿玛还有二伯, 天天操不完的心还不讨好,俩叔叔只有干了坏事或者有事相求的时候才会跑过去撒泼打滚儿,一点儿都不知道给小辈当榜样。
赫舍里皇后无奈笑笑,正好这时候小儿子打了个哈欠幽幽转醒,慢吞吞的转过脑袋,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清东西,眨巴了一下眼睛又闭上了。
淡定的不像几个月的小娃娃,倒像是七老八十的小老头儿。
承祜一眨不眨看着不爱搭理人的弟弟,得了他们家额娘的允许后爬上罗汉床,也不敢伸手碰,就趴在旁边看。
他弟有点傻,被捏疼了也不知道哭,直到别人看到他身上青了紫了才知道下手重了,真是一点也不省心,“额娘,弟弟的名字定下来了吗?”
“你们汗阿玛正想着呢,不着急。”赫舍里皇后轻叹一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