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筹开一间铺子,最先要做的,自然是选铺面。
苏雪摇对即将要筹开的这间茶水铺子寄予了厚望,所以打算事事都亲力亲为。选铺面,自然是要亲自去选的。
想干大事的心蠢蠢欲动,苏雪摇也有些等不及了。回来后,只在屋里略坐了会儿,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又出门去了。
是往华凤居去,要出门,自然得请示一下自己婆母。
若她同意最好,若不同意,回头等薛霁回来,她再去请薛霁找婆母说情。
今儿早上,苏雪摇见身上干净了后,便已去华凤居请过安。
这会儿谢氏听说她又来了,不免蹙了眉心,一脸的不耐烦道:“早上不是来过了吗?怎么又过来。”
谢氏喜清静,不单单是不爱应付苏雪摇这一个儿媳妇,另两个她也是如此态度。
大奶奶二奶奶早摸清了婆母脾性,所以除了每日的请安外,轻易不会叨扰到婆母跟前来。
苏雪摇也不想没事来找不自在,这不是有事吗?不得不过来向她老人家请示一下。
嬷嬷倒是笑着劝谢氏:“就算您不看三奶奶的面,那看三爷的面,也就准她进来问问什么情况吧。知您心里不痛快,可毕竟成亲了,且看三爷对她还不错,为着家宅安宁,您就忍忍吧。”
谢氏不忍也没有办法,亲已成,她早是薛家人了。
只是她一直不甘心,总咽不下这口气,这才自欺欺人,总觉得这样自欺欺人着,或许事情还能有转机。
可又还能有什么转机呢?
一切早已尘埃落定,什么转机都没有了。
“算了,让她进来吧。”谢氏松了口。
嬷嬷立刻冲一旁丫鬟使眼色,然后继续宽慰谢夫人道:“除了出身不好,三奶奶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否则,咱们贵妃娘娘也不能那样厚爱她。”
想到她是因贵妃才进的薛家当丫鬟,谢氏总觉得这一切都是造化弄人,不免沉沉叹息一声。
苏雪摇进来后说了要出门一趟,谢氏懒得管她,只随了她去。
问都没问一声,只说日后若再出门,不必来请示她了。
这可正中苏雪摇下怀,苏雪摇立刻乖乖应是。
薛家虽马多、车多,但人也多。尤其最近快到年关,相互间都有走动,每日出门应酬的人更多了。
所以,苏雪摇就算争取到了出门去的机会,但这会儿也用不上马车。
苏雪摇先去了国公府大门口等,马车没等得来,只等来了一句话:“马车没有了。”
想着这会儿天色已晚,倒不必急在这一时。所以,苏雪摇就立刻说:“那明儿早上辰时前我要出门,先留辆车。”
谁知,那管车马的管事道:“实在抱歉三奶奶,最近年关了,每日出门的主子们多,车都提前预定好了。明儿上午也没车了。最快的话,也得到明日下午。”
明日下午也不是不行,左不过就是半日功夫的事儿。但苏雪摇觉得,若以后用车一直都这样的话,也实在不是个事儿。
既然明天下午有车,不管什么时辰,苏雪摇赶紧先定了下来。
然后回了内院。
回去后,苏雪摇喊了荣嬷嬷来问:“京城里现在做一辆车的话,大概需要花多少银子?”
这个事情不归荣嬷嬷管,她还真不清楚。但她赶紧说自己去打探一下行情。
等苏雪摇用完了饭,荣嬷嬷也打探了消息回来。
说是马贵,尤其如今边疆战事吃紧,更是一马难求。至于车子的价格,那得看是多大的车,以及需要用什么木料来做。
有价贵的,自然也有价贱的。
“外面的马不好买吗?”既然打算自己为自己准备一辆车驾,那自然是要配个全套的。只要车没有马,又有什么用呢?
第17章
荣嬷嬷说:“奶奶何故要去外面买马?咱们府上马厩里不是有现成的马吗?”
话虽这样说,可那毕竟不是她的马。
而若要她向薛霁开口,去问薛霁要一匹的话,她又实在做不到。既知马贵,又何必为难人呢?她又哪里来的脸,张口就向别人要一匹价格昂贵的马匹。
就算薛霁不计较,答应了下来,她日后用着心里也会不踏实。
想到从前在临安时,家里也有过骡车,苏雪摇不免灵机一动,立刻问:“那骡子呢?”
“骡子?”荣嬷嬷愣了下,显然是府上还从未用过骡车。
不过主子既问了,荣嬷嬷自然满口应下来:“骡子好买,价格也好谈的。奶奶若是要,我明儿便亲自去办这事儿。”
骡子的价肯定比马的价要低不少,而她需要这样的一辆车是能方便她可随时出门。若真代表着薛家的脸面出门去应酬的话,要么是跟婆母嫂嫂们一起,要么是跟薛霁一起,再不济,需要她为薛家出门时,薛家自会为她准备马车。
所以,也就不存在到时候乘一辆骡车会被嘲笑这种情况。
这辆骡车,往后就是她自己出门办事时才会用。
心里这般捋清思路后,苏雪摇立刻把买骡子和找木匠打一辆车的事交给了荣嬷嬷办。
苏雪摇让春华去拿了五十两银子来,交到了荣嬷嬷手中:“这里是五十两,你先拿着。若不够的话,回头再找我说。”
“五十两是肯定够了的。”荣嬷嬷满口应道。
骡子不贵,何况,既是配骡子了,车肯定也无需多繁复。到时候,就找工匠做一架简单实用的就行。
满打满算,四十两是够了的。
苏雪摇说:“你先拿着,万一不够呢?到时候多退少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