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192)+番外

他刘老三死不了!

大郎兄妹四个将刘季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胡子拉碴,衣衫破旧,鞋都是露脚趾的,也就剩下一张还算干净的脸了。

所以,爹你管这叫玉树临风?

但不管怎么样,刘季能回家,兄妹四人还是挺开心的。

知道晚上要去老宅吃饭,那就更开心了!

秦瑶做的饭菜虽然能吃,但并不好吃,还不如大郎和二郎的手艺。

但兄弟俩到底还是小了点,颠锅颠勺什么的,远远比不上拿大勺的何氏。

所以,每次能到老宅吃饭,对兄妹四人来说,就像是去吃席。

别说他们,就是秦瑶自己,也无比期盼老宅众人能主动提出吃饭邀请,好改善改善伙食。

这么一想,秦瑶忽然觉得刘季回来还是有点好处的,起码不用再到老宅蹭饭了。

收拾好自己,喂好了差点把自己踩死的马,刘季精神奕奕的领着四个孩子来到老宅。

一大家子围坐在老宅堂屋里,老老少少,犹如过年一样,十分热闹。

刘季话少了很多,但一张嘴,还是那样贱兮兮,不是刺这个两句,就是挑拨离间人家夫妻感情。

发现刘肥都开始相看女人了,火力全部对准他,把刘肥臊得挽起衣袖就要跟他干一架。

第168章 世上根本没有法术

当然最后这架没打成。

秦瑶冷眼一瞥,比什么都奏效,刘季立马安分下来,比从前乖巧不少。

刘老汉佩服的看了秦瑶一眼,亏了她狠得下心,边关走这一遭,老三果然懂事不少。

张氏看见刘老汉这表情,凑到他身后,得意的小声说:

“看吧,我原先怎么说的,瑶娘怎么可能会害老三,她不出徭役钱,只是想帮老三学好。”

刘老汉深以为然,连声道:“对对对,你说得都对。”

张氏傲娇一撇头,“那是~”

冬日天黑得早,饭吃完,天已经黑透。

秦瑶一家六口打着一支火把,离开老宅,回到自己家。

顺路经过水磨坊时,把钱箱拿走。

天气冷了,今天还下了半天的小雪,大家伙怕冷,水磨坊这边没什么人来,二郎把钱箱晃了晃,稀稀拉拉两三点声响。

到了家,掏出一看,果然只有三枚铜钱。

秦瑶把家里的账本拿出来,二郎已经知道怎么把今日水磨坊的收益添上去,然后把铜板丢进堂屋橱柜里的陶罐里。

日常他和大郎要拿钱出门去买菜什么的,就从这里头拿钱,然后每天把账记在账本上。

之所以这么麻烦,是因为秦瑶在水磨厂忙的时候,基本顾不上家里的一日三餐。

但每次买点小东西都要找她要钱,秦瑶也觉得麻烦,索性重新建立一个日常存储罐,把水磨坊里的收益专门腾出来用做日常花销。

这个活,原先是刘季在做,一回家,发现自己的管钱大权已经被二郎拿走,心里好一阵郁闷。

二郎把橱柜锁好,钥匙串了一根绳子直接挂在脖子上,只有洗澡时才会摘下。

小家伙一本正经的走到走廊下,给正在为熏肉炭盆加炭的刘季说:

“爹,阿娘说你回家这段时间,由你负责一日三餐,所以你要是有想用钱的地方,就找我。”

刘季瞠目,太过震惊以至于差点被炭火撩着手指,一边吸冷气一边诧异追问:

“老子还得跟儿子拿钱?”

二郎抬手把屋内众人全部圈了一遍,“那可不,家里人要拿钱都得从我这走。”

屋内吃着炒花生的秦瑶也认可的点了点头,“现在二郎管家。”

秦瑶觉得,小孩子嘛,学点简单账目挺锻炼财商的,反正二郎不爱习武,那就让他管钱好了。

而且钱也不多,丢了也不怕,她还落得轻松。

前些日子,秦瑶从镇上屠夫那买了小半扇猪肉回来,找何氏和张氏帮忙切成条腌制后,做了十二条熏肉。

现在用几块木板围在堂屋走廊下,烧了一盆炭火,盖上灰,慢慢熏着。

刘季把挡风的木板合上,站起身来,差遣二郎去打盆水来给他洗洗手。

摸了一手炭,黑得像从煤矿里出来似的。

堂屋炭炉里一直烧着,上面有烧开了的热水,二郎看在他爹刚回家的份上,迈开腿,打了一盆热水给他,又递上一块儿肥皂。

刘季把肥皂拿在手里,狐疑看向二郎,“这是什么?”

“肥皂,洗脸洗手洗澡洗衣服都能用,会起泡,爹你试试。”二郎带着几分炫耀的意思,就想看他爹那没见识的样子。

可惜,对方到底是个成年人,心里固然惊讶,面上却没怎么表现出来,让二郎大感失望。

看刘季搓起泡泡后,一把将肥皂夺过放回厨房门边的石台上。

刘季洗干净手,又闻了闻自己的手,没有任何怪味儿,这肥皂挺好用啊。

“哪儿买来的?”刘季倒掉脏水,悄悄问二郎。

二郎也小声回,“阿娘变出来的,她可厉害了,会法术的!”

刘季嘴角微抽,这个婆娘,又忽悠小孩,这世上根本没有法术!

他还想细问是用什么东西做的,二郎却嫌屋外冷,一溜烟跑进了屋。

刘季只得作罢,又看一眼石台上那小小一块儿白玉色的肥皂,好像在哪里听过这玩意。

哦,想起来,先前樊秀才曾提到过,他外祖特意从南边顺天府买了一包胰子回来,专用来洗手洗澡的,会起泡,还有香气,比皂粉好用百倍。

不过他家这个并没有香气,估计是没添加昂贵的香料。

“娘子,你那肥皂做起来不便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