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热恋偏差(4)

作者: 侬影 阅读记录

“书妤。”

候机厅门口有人喊她的名字。

李书妤抬头,看见父亲的身影。

李修鸣最近考察,又面临几个大检查,工作繁重异常。

匆忙赶来的人黑色西装依旧笔挺,长居上位也让他有一份不可接近的俊雅威严。

在候机厅的一个安静角落里,好几个月不见的两人彼此沉默。

半晌,李修鸣低声叮嘱:“以后要在外面生活了,国外不比国内,要注意安全。”

“知道了。”

“爸爸不在身边,也不要学坏。”李修鸣说着,伸手替她整理了一下帽子,“好好学习,我在那边准备好了公寓,离你要申请的学校很近。”

李书妤点头。

面对父亲,她的话一向不多,父女之间也很少有交心的时候。这会儿分别在即,长久以来的疏离和隔阂也无法消散,连温情的表达都会无所适从。

临近登机,机场提示音传来,李书妤说:“那我先走了。”

李修鸣伸手,像是要抱抱她,但听到她的话又将手放了下来。只浅声道:“去吧。”

李书妤习惯了离别,远赴国外也没什么多余的感受。

她拉着行李箱到了登机口,检票时看见李修鸣还在原地,见她看过来,冲她挥了挥手。

李书妤看到他说了句什么,可在吵闹登记提示音里,并没有听清。

坐在飞机上,她靠在座椅里看着漆黑的夜色。

答应出国,冲动成分居多,可真踏出这一步时,她也没有后悔。

飞机起飞时,她突然明白了父亲无声的口型,是“对不起。”

李书妤不懂他突如其来的道歉。

她走的干脆利落,出国后很少与国内的同学朋友联系。

那些人其实大多也算不上朋友,李修鸣在滨州的地位很高,想在滨州有一席之地的企业多多少少想和他攀上点关系。

他们接触到李修鸣的机会不多,便让自家亲戚孩子和李书妤搞好关系。

在滨州的高中三年,李书妤是那些公子哥、二世祖手心里捧着的小公主,不管什么场合都拿她当重量级“嘉宾”邀请。

她的突然出国令所有人意外,所以在刚到英国的那段时间,总会收到无数的关切询问。

其中并不包括许况。

说来也奇怪,李书妤和他其实从小认识,又有过那样亲密的一段关系,可他们之间的联系好像就是一个微信好友。

删除微信,他们就彻底断联了。

李书妤是一个喜新厌旧速度很快的人,在到国外没多久,就认识了一批新朋友,其中不乏对她表现出热情的人,国内那朵高岭之花很快就被她抛在脑后。

李修鸣在李书妤出国的那年秋天调离滨州,前往申市任职。

对于这次工作调动,很多人都说是明升实贬,自从那次工作检查之后,李修鸣被不断边缘化。

至此,那些基于利益关系的朋友也慢慢淡了。

第03章

匆匆两年过去,时间不长,也不算短。

“李修鸣倒台”这个话题,持续了2020年的整个夏天。

通过三个月跟进调查,李修鸣在职期间存在违法行为。

那时李书妤还在国外,她出国后和李修鸣的关系更加淡薄,唯一的联系就是每个月的生活转账。

得知消息时,她刚上完手绘课,从画室出来,满手的颜料。

到卫生间洗了手,拨回那个未接电话。

对方是李修鸣的好友,询问她的近况后开门见山道:“你爸出事了······”

李书妤呆站在那里,有些麻木的听着事情的经过,以及现在国内的情况,她开口:“那他,现在还好吗?”

她没发现自己带着颤音。

“他还好,在配合调查。他让我告诉你,好好待在外面。”

李书妤一直低着头,纤长的睫毛掩盖了情绪,不小心沾到脸上的颜料,让她看起来滑稽又无助。

六岁那年她跟母亲离开了家,因为父母关系恶劣,十五岁之前她很少见到父亲。

后来,哪怕有了三年的相处,可关系总是很浅淡。

李书妤对这个父亲的感情,总是有些复杂。

在回到父亲家之前,她曾因母亲的冷淡,对父亲有所期待。

可是后来,她在他身上没得到想要的亲情。

但直到此刻,李书妤才明白,他当初为什么一意孤行要送她出国。

她觉得呼吸有些困难,半晌说不出话。

电话那头问:“书妤,还好吗?”

李书妤有些迟钝的抬头,说:“我能不能和他说说话。”

对方说,他也不知道,得去申请。

时间匆匆又过了一周。

在一个天气很好的下午,李书妤接到了李修鸣的电话。

异国他乡的两人,隔着手机沉默很久。

李书妤先开口:“最近好吗?”

“不算差。”

“有错我们就改正,不管会被判几年,我们以后好好生活。”她近乎笨拙装着大人的语气。

李修鸣一直很安静,听到她这么说,带着几分笑意道:“好,等我出来你就回国吧,我们去南州生活,那边气候好。”

李书妤答应下来。

临挂断电话前,李修鸣说:“天越来越冷了,你穿厚一点儿,别感冒了。”

电话里,他的声音格外温和。

李书妤却觉得莫名心慌。

……

几天后,李修鸣自杀。

这个失败的丈夫、父亲、犯了错的人,终究没有勇气承担自己酿造的苦果。

那句“别感冒了”,成了他留给书妤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对她鲜少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