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败家子宠夫之路(女尊)(188)

作者: 书空不语 阅读记录

上一次在书院里被当成猴子围观……对面站的还是江玉珠。

果然,秦步瑶才不会只是来打个招呼。

“听闻清夏去州府帮忙救灾了,也不知道去的是哪里。我在母亲身边陪伴多时,怎么不曾见到你?”

书院人尽皆知秦步瑶是秦知府之女,她这话一出,周围立刻一片窃窃私语,还有人忍不住偷笑。

站在秦步瑶身后半步那人立刻出口讽刺道:“季小姐一心想要帮忙,但疫灾这么大的事……咱们这些读书人去了能帮上什么?跟灾民们谈些之乎者也吗?别是连灾民都没见到几个就被赶回来了。”

周围人哄堂大笑。

关于季清夏的流言,做这样猜测的不在少数,季清夏自己不说,她们便越发笃定。

季清夏看向出声那人。

也是熟人。

秦步瑶请她去宴会那次,这人就因她不喝酒而记恨许久,连后面行酒令之时都故意针对。似乎是……姓郑。

于是笑道:“郑小姐此言差矣。读书人若只会读书,国之栋梁又怎会以科举形式选拔。难不成平日里读的治国救民之策只浮于纸面不成?郑小姐这话,却是将天下读书人都骂了个遍。”

周围安静了一瞬。

这书院里的……哪个不是读书人。

那位郑小姐立刻变了脸色:“少扯些大话来压我,谁不知道你借着救灾之名跑去渠州府,就是想给自己搏个在秦知府面前露脸的机会?可惜连秦知府的面都没见到,就这么灰溜溜的回来了。你还有脸回来书院!”

季清夏按住想要替她分辩的冯芷微,待那郑小姐说完,才慢悠悠的开口。

“谁说我连秦知府的面都没见到了?”

封赏

“倒是秦小姐。”季清夏话音一转:“六月初三那天, 不知为何匆匆离开渠州府。那几日大批灾民涌进荣县,知府大人正为此忧心忡忡,秦小姐怎么反而没陪在身边了?”

秦步瑶瞬间变了脸色:“你……你如何得知……”

她为了隐瞒自己的行程, 离开渠州府后并没有直接回桐县,而是在距离渠州府最近的崇县待了两日才回。这事只有她和身边的侍从知晓,季清夏又怎么会知道?

季清夏并不想说明,只是神色淡淡:“现在可以让在下离开了吗?”

秦步瑶心思急转, 显然十分犹豫。

她一听到季清夏返回书院就带人前来, 自然是存了自己的心思的。

此次渠州府之行, 她失了母亲的心,若还想跟两个姐姐相争, 便只剩下了培植自己的势力一途。如今内院除崔兰枝和沈歌外,其余都是她的人,可若说能力秉性……那些人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季清夏。

虽说外院学识好的不止季清夏一人, 但季清夏与冯芷微不同。冯芷微学问虽好, 却太过天真稚嫩,就算是到了京都……也帮不上自己什么,季清夏就完全不同了, 单看这几次风波, 季清夏只要能进京, 前途就一定不会差。

这样的人, 若放她在书院如鱼得水, 自己可没什么拉拢的机会。

何况,季清夏此前对自己已有不满,只有让她被所有人孤立排挤, 才能逼得她不得不对自己低头,虽是下策……但也是唯一的方法。

可季清夏为何知道她离开渠州府的具体时间?难不成……这一趟渠州府之行, 她真混进了灾民营不成?

不对……就算是在灾民营内,也不可能有机会看到只有管理者才能看到的出入记录。秦步瑶又想起那阵子渠州府内到处都在传,灾民营去了一位姓季的统领,难不成……

不,不对。季清夏一届白身,就算母亲对她颇为欣赏,也不可能放她去做灾民营的统领。

思及此处,秦步瑶心中稍定。

“清夏何必急着离开,这么多同窗聚在这儿,不就是想听听清夏此行的见闻,清夏又何必如此吝啬,倒像是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遭遇一般。”

季清夏身后的冯芷微已经气红了眼睛。

在季清夏出现之前,秦步瑶一直是冯芷微最为敬佩依赖的人,没想到……是她太过天真,直到冯家失势,她才看清这人的真实面目。

季清夏这会儿也有些烦闷。

按说她与秦步瑶关系虽不算亲密,但也不至于交恶。秦步瑶今天这一出到底是演的什么戏码,又想得到什么?她想不出来,恨不得这会儿把崔兰枝从渠州府揪回t来好好问问,毕竟崔兰枝对秦步瑶的了解可比自己要深刻许多。

正思索着对策,却听人群外面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哟……这么热闹。”

众人朝声音来源处看去,看到了许久未在书院里出现过的崔兰枝。

那人懒洋洋的走到季清夏身边,笑道:“备受敬仰的季大人,怎么在小小的书院里面被人拦了路却毫无办法?”

季清夏顿时松了一口气:“你何时回来的?”

“刚刚,想着这个时间你应该要离开书院了,一路顺着找过来,没想到看到了这么大的场面。”

“崔兰枝。”秦步瑶脸色难看:“今日之事,我劝你不要插手。”

“怎么?搅了你的局了?”崔兰枝笑的讽刺。

“你若知道便……”

“抱歉。”崔兰枝淡淡开口:“今日这局,我还真搅定了。”

“你……!”

“走吧。”崔兰枝知道季清夏大概是不想暴露自己在渠州府和荣县的身份,以免在书院里被当成猴子围观,不再提“季大人”三字,只想直接带季清夏离开。

却有人不想错过这唯一的机会。

“慢着!”秦步瑶脸上再不见半分笑意:“今日之事,若不说清楚便走,大家都不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