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宠夫之路(女尊)(203)
周云杉挑眉:“是又如何?”
秦知府被她噎的说不出话,只得抬手饮酒。
一杯过后,又开口问道:“玉文现在何处?”
“不知。”
“不知?”
“嗯。”周云杉叹息:“她走前倒是与我长谈了一次,说是当了这么多年山长,却是忘了最初想要回书院的心情。教书育人,才是她心中所愿。这会儿估计去了什么地方教书吧。”
“也好……”
秦知府不由觉得唏嘘:“你我三人,竟成了今日这般光景。”
“可别扯我。”周云杉指了指季清夏:“待这丫头大些,我干脆把书院丢给她算了。”
季清夏瞪大了眼睛。
秦知府摇头:“你这算盘可要落空了。清夏前途无量,以后怕是会被三殿下重用。”
周云杉叹气:“有理……看来我还得再寻他人。”
季清夏哭笑不得,深深觉得自己不该坐在这里。
却听秦知府道:“对了,还未与清夏说明咱们的渊源。方才只急着叙旧……清夏怕是一头雾水。”
“得了吧,就这丫头,估计已经猜的八九不离十了。”周云杉看向季清夏:“我说的可对?”
季清夏嘿嘿一乐:“也没有全猜出来。”
周云杉眯眼看她。
秦知府左右看看两人:“没想到云杉你与清夏倒是相识。”
“丫头以前常来我铺子里抢钱。”
季清夏一口茶水差点呛到自己,咳了两声:“学生为周老板抄书拿些酬劳贴补家用,可当不得‘抢钱’二字。”
周云杉摆手:“区别不大。”
季清夏扶额。
周云杉是无法推脱才接下这山长的担子,任山长自然比之前忙碌许多……劳累时便越发恶劣,经常逮着季清夏打趣一番,全当给自己调节心情。
秦知府笑的开怀:“你啊,还是这个性子,半点没变。”
放下酒杯,终于正式向季清夏介绍几人的渊源。
同科进士,同朝为官,志趣相投而成了朋友。秦礼、吴玉文、周云杉三人同在京都为官之时,便是感情深厚的好友。
后来逢那场宫中重案,三人虽不在事件中心,但看着数不清的人被牵连,便都萌生了退意。
吴玉文与周云杉辞官回乡,秦礼倒是因为夫郎女儿想要留在京都而不得不继续为天家效命,只是厌倦了京都的纷争,自请到江南为官,被女帝钦点为渠州府知府,一做便是十几年的光景。
季清夏听到这儿不由得愣住了。
她以为那场纷争,被牵连的只有陈家……如今看来,竟是牵动了整个京都。她突然想起崔兰枝与她说过的林家旧事,算算时间……林家破灭大概也跟那件事有关。
皇子被人调换,会引起整个朝堂如此大的动乱吗?
季清夏心中多了几分模模糊糊的猜想,却因了解太少,想不到更多原由。
秦知府那边说完了往事,叹息:“步瑶来与我说要娶平夫之时,我才知道玉文这些年来一直就在桐县……这次前来,本是想寻玉文将孩子们的事说开,没想到……倒是遇见了你。”
周云杉听秦知府提到这件事,唇边笑意也淡了几分,摇头:“她尚未走出此事,现下不见面,也算是好事。”
老友相见,免不得多喝了几杯。只是秦知府公务繁忙,还得赶回府衙去,酒未尽兴,只得遗憾离去。
离开时还不忘拉着周云杉的手嘱咐:“得空一定来州府找我喝酒。”
周云杉也喝了不少,却比秦知府清明几分,拍了拍她的手:“放心吧,在你回京之前,定去找你喝一次。”
秦知府苦笑:“你这人……惯是会挑人痛处。”
秦知府上了马车离开,季清夏扶着周云杉往后院走。
周云杉抬头看了看天,停下脚步,叹息。
“清夏,再过一两个月,你便该进京赶考去了。”
“……是。”
京城路远,当初京都收到渠州府灾情急报,萧云升领赈灾队伍一路策马下江南,日夜兼程,也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抵达。而若是学子赶考,一路远行,常常要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京都。
会试于明年二月在京都举行,季清夏不欲赶路……那最晚十一月便要出发了。
周云杉看向季清夏,神色复杂,到最后,只是抬手拍了拍季清夏的肩膀。
“你这孩子聪慧过人,嘱咐多了都是废话。只一句……京都水深,尤其是……莫要与皇家过多牵扯。”
两人继续往后院走,周云杉压低了声音:“我知你被三皇女看中。但皇女……在京都都未必没有危险,你若于会试展露锋芒,免不得要接下各方势力的明枪暗箭。”
她提起京都,显然厌恶至极,眉头一直皱着:“京都那个地方……当年那场动乱之后,留下的都是些成了精的老狐貍,说话做事,都要多想想。”
“是……晚辈记下了。”季清夏郑重道。
周云杉心中宽慰几分,伸手从衣襟中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了季清夏。
季清夏茫然接过。
“今日就算秦礼不来,我也本打算去找你的。这是我在京都的旧宅,一直还留了几个下人看顾,你赴京需要个落脚的地方,便去我那里吧。”
“周老板,这……这不行,这太贵重了。”
京都的一套宅院……可不是桐县的宅院可比的。就算是许多在京都为官者都不一定能有自己的宅院,周云杉却这般说送就送……
周云杉瞪她一眼:“拿着。”
“我此生若无意外,大概是再不会返京了。这里面除了房契外,还有些荐帖。当初在京都的那些旧识,这些年也颇有些书信往来,还算是……勉强可信。你若有事,尽管去找他们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