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子宠夫之路(女尊)(249)
姚金铃哼了一声:“反正你也不信我。”
“你……”姚侍郎自觉理亏,却又不想拉下颜面,母女二人竟是一时僵持住了。
仍是季清夏开口打了圆场:“此事会传的满城皆知,想必幕后之人便是故意要旁人误解。姚大人会被传言所惑也是不可避免。”
“……惭愧,没想到梅园之事还有这等隐情。只是……如此说来,那薛家小姐便是故意针对铃儿?这又是为何?”
“是啊。”季清夏抬眼看向姚侍郎:“这是为何呢?”
入局
姚侍郎闻言愣住了。
姚金铃被薛姝针对一事, 姚侍郎从未想过太多。毕竟自家女儿这些年几乎要把整个京都得罪遍了,得罪谁都不足为奇。可若真如季清夏所言,那一切看起来其实更像是一个局, 一个为了姚家而专门设下的局。
姚侍郎不禁有些疑惑。
她身在礼部,这三品的礼部侍郎官位放在京都中倒还算是勉强能入眼,可对于权倾朝野的薛家而言其实不值一提,薛家为何会针对于她呢?
姚侍郎看向季清夏, 季清夏却不说更多, 只自顾自的斟茶。
只得自己继续冥思苦想。礼部……礼部最近的要事。
姚侍郎突然倒吸一口冷气。
季清夏抬眼笑道:“看来姚大人已想通其中关窍。”
姚侍郎苦笑:“如今还只能算作猜测, 若是真的,那还真是多亏了我这不成器的女儿将整个京都得罪个遍。”
姚金铃翻了个白眼:“关我什么事。”
“你啊……你受此委屈倒也不冤。只是我本还想带你去薛府赔罪, 如今看来,倒也不必了。”
“又去?明明是薛姝不讲理,我凭什么要给她赔罪!”
“行了行了。”姚侍郎扶额:“你几日不给我惹出祸事就算是烧了高香了。”
姚金铃眼睛一瞪, 刚要发火, 还好小二适时敲响雅间的门,送了菜进来。
几人遂不再谈论薛家,开始聊些书院里的事。姚侍郎身在礼部, 本就是学识渊博之人, 与季清夏谈天说地, 无论什么话题, 季清夏总能说上几句, 可见她见识之广,姚侍郎不由得越聊越是喜欢眼前这个沉稳的年轻人。
直到最后,仍有些依依不舍之意。
“清夏小友若有空, 定要常来我府上走动。”
姚金铃听到这句,嘴巴撅的老高。
刚刚还叫季老师呢, 这会儿就成了“清夏小友”,看她娘那个样子,像是恨不得现在就跟季清夏拜把子似的,再这么聊下去,估计今天季清夏就能变成她季姨。
季清夏却意味深长的看向姚侍郎:“待科举结束,学生定登门拜访。只是近来,姚大人最好还是不见客为好。”
姚侍郎闻言差点打翻了手中的茶杯,有几分震惊的看向季清夏:“你猜到了?”
“学生祝姚大人万事顺利。”
“清夏小友当真是……不可限量。”姚侍郎感慨过后,看向身边一脸茫然的姚金铃。
……这两人之间只差了三四岁,怎么心智会如此天差地别?
扶额叹气。
离开醉仙居,季清夏抬头看天。
她终于想通了这件事的关窍。若非薛姝两次对姚金铃发难她都刚好在场,这事说不准真会如薛家所愿。所以无论是被围困还是受伤,如今看来,倒也都算是值得。
马车走过两条街后,车身微微晃动了一下,一道黑影钻进了车厢里。
季清夏看着突然出现的人,有些讶异:“影五?你不是回三殿下府上复命去了?”
自从陈笙被薛清竹召见入宫后,薛家就没再派人围困周府。毕竟金家摆明了要保季清夏在先,又有君后召见之事在后。薛姝与季清夏的仇怨不过是意气之争,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的。
影七在除夕夜被围困时受了伤,季清夏醒来后就让影五带她先回王府养伤,如今周府只留下了影三看守。
“嘿嘿,见过大人。”影五行了个礼:“是主上听说您被姚侍郎邀请,怕薛姝会发难,这才派我来暗中保护大人。”
季清夏笑着摇头:“她倒是消息灵通。”
“我送大人回府。”
季清夏微微点头:“正好,我有些消息要告知殿下。”
“大人您说。”
“薛太师想要掌管此次春闱。将这句话告诉殿下便好。”
“是,大人。”
是夜。
程钰端着一碗汤走进书房,就见萧云升坐在案前,案上零零散散的摊着几份名单,不知在想些什么。
“殿下。”程钰轻唤。
萧云升回神,看向程钰,脸上带了笑意:“怎么亲自来了?我一会儿便回去。”
程钰将那碗汤递给萧云升:“殿下自听到影五传回的消息后就魂不守舍的,晚饭都没吃多少。”
“辛苦阿钰为我送汤。”
萧云升几口喝光了一碗汤,叹息:“请夏送来消息,称祖母对此次春闱起了心思。这件事……不容小觑。”
程钰有些不解:“殿下为何这么说?”
“来,阿钰。”萧云升拉着程钰坐在自己身边,指向桌上那些名册:“这些人,可都熟悉?”
程钰细细看去,就见名册上分列着朝中六部四品以上的大小官员,几乎占了全部官员的小半。
“这些是……”
“这些人都与薛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大部分说是门客也不为过。”
萧云升揉了揉眉心:“原本这份名单还有更多……只剩下如今这些,还是母皇经营多年的成果。”
“这些人与清夏传来的消息又有何关系?”
“阿钰,春闱一向由母皇钦点官员负责,再由礼部实施操办。钦点的官员需要是德高望重,令天下读书人信服之人方可担任。如今朝中能称得上这四个字的人……也只有我祖母和金相两人而已。而金相已连续负责了近十年的春闱,今年若祖母主动提起,母皇怕是不好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