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蓬洲纪事录(38)

作者: 人间暂时相见 阅读记录

他迫切地想离开这里。

余光见到杨轻煦离开,墨子琛再次抬头,看向窗前泛着水光的桃花。

杨轻煦回来时,墨子琛还在对着棋盘思考。

他其实是在发呆。

墨子琛的脑海里存着无数画面和思绪,很是混乱,需要花时间一点一点地将他们梳理出来。

期盼上黑白分明,他捏紧棋子,一块竹制的小托盘推进了他的视野。

他望去,置于托盘之上的是天青色五瓣花茶碗,细细一看,把手之旁还有一大一小两株竹枝,从茶碗延伸至了碗盖。

这个设计不算特别协调。墨子琛微愣,又见一只手伸了过来,主动将碗盖打开。

一股极浓的普洱香气扑面而来。

虽比不上后世经过一系列挑选制得的茶,但墨子琛相信这碗的茶叶定不会是什么水货。

杨轻煦也没说话,把手头的碗盖搭在茶盘之上后转而坐到了墨子琛对面,捻起白子,看向棋盘。

泡茶也耗了他近两刻钟,桌上棋局并无什么难处,墨子琛却是一子未动。杨轻煦沉吟片刻,在棋盘角落落下一子。

琉璃棋子的声音清脆,将墨子琛的思绪唤了回来。视线重归棋盘,不出片刻,他的黑子便落在了白子旁。

除了偶来的风声,竹屋内只有落子声不时响起。

白子很快落了下风,杨轻煦皱着眉长考。墨子琛端起茶碗喝了口茶,再抬头时,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了眼前穿着银浪白袍的人。

岛上的白衣纹样相似,却各人不同,其中蕴含着绣娘对衣服的无限巧思。要说谁能把这身衣服穿得如此令人赏心悦目,墨子琛敢确定,在这岛上就只有他的师弟了。

杨轻煦沉浸在自己世界里思考时的模样也是一道风景。也难怪众门人都以他为目标,其中想要从他身上学习出三两风韵的更是不少。

虽是以前就觉得他五官端正,容貌清秀,这许久未见……杨轻煦竟是愈加好看起来。

视线再悄悄攀上那双墨绿色的眼睛——只触碰了一眼,他就将视线收了回来。

“啪”的一声轻响,如同一颗石子扔进了墨子琛原本还算平静的心海。

墨子琛轻吓,只见杨轻煦终于落子,紧皱的眉头也跟着舒散。

心脏莫名跳得飞快,墨子琛表面装作镇定,看向棋盘,从罐中取了颗黑子。

白子想要翻盘,他在心中快速推算了一番,果断落子。这番动作下来,他的心总算平静许多。

两人在棋盘上又交手了几回,最终以杨轻煦输三子结束。

他就着棋盘上的局势复盘了几回合,找出错子后十分惆怅地叹了口气。杨轻煦将棋盘上的白子一个个挑出,正打算收拾黑子时,墨子琛的棋罐被推到了他面前。

杨轻煦顺手接过,又把黑子小心地装了进去。

“是我棋艺未有精进,让师兄看笑话了。”他一边收拾一边说道。

墨子琛未说一言,只待杨轻煦推回黑白棋罐时又用棋子摆了一局。他与自己对弈新局,杨轻煦也默契地没有要回白子。

或者可以说,杨轻煦就没想着陪他再下一局。

他的棋艺离墨子琛相差甚远,刚刚那局说不准都是因为墨子琛放了大水才让他输得没那么快。他很有自知之明,所以才决定坐在一旁观战。

坐在榻上悠闲地喝着茶,杨轻煦注意力除了在棋盘上的对局外,不时还看向手持黑白子的墨子琛。

那是一张犹如神仙般的绝美面庞。三百年前,他曾代何归象去《蓬洲名事》中记录墨子琛继任岛主一事,其中详细写到了墨子琛的相貌……

现在回想,他还能记得一二。

“……其肤如脂,其唇如桃……”

那雪白的皮肤摸上去像玉一样凉,是杨轻煦小时候最喜欢的温度……

他忽地惊醒,肖想的正主就在眼前,让他更加觉得无地自容。

杨轻煦低下头试图遮掩逐渐红热的脸庞,脑海里却是挥之不去的一些艳丽内容。

他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

棋盘上的黑白子纠缠得难舍难分,墨子琛神色自若,杨轻煦心乱如麻。

他连忙放下茶碗,一时没有控制住力道,碗底在接触托盘时发出重重的声响。墨子琛抬头看他,眼神里满是疑惑和不解。

杨轻煦如坐针毡。再也没法在这里待下去,他匆匆道歉,落荒而逃。

墨子琛目送他离开竹屋,视线重回棋盘时,忽然不知道该从何处解起。思绪就同棋子般纷乱,他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棋子,转头向外望去。

他的焦点有意无意地落在了窗前的桃花上。

杨轻煦逃回了丹炎岛,躲进了晚枫榭。

一路没有遇人,他拍了拍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走进最熟悉的地方,他喝光了一杯冷茶,等到脸颊降回到了正常温度,他才坐到了窗边。

但他无心赏景。

今天发生的一切好像是悬浮在空中的楼阁,再回想起来仿佛都不那么真实——漆舜离开了蓬洲,墨子琛恰逢此时出关,这对他而言明明是双喜临门,另一重忧思却爬上了他的心头。

彼时他还并不明白这忧愁有何缘故,直到他余光瞥到了矮柜上的一本书。

《万象丹方》。

命运如重重枷锁再次加身,杨轻煦仍没觉得解脱。

好像在这之后,还会有更大的风波。

离伐魔之役还有五月,但他一夜都心神不宁。因为漆舜,因为《万象丹方》,因为墨子琛。以至于第二日来到长系屋时,南宫薰都发现了他心绪不安。

上一篇:湿漉漉 下一篇:被最讨厌的人表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