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杂货铺后我成神了(69)
终天苦笑一下:“这恐怕也是个大工程,我们学院对于那个传说一直有研究,翻遍了书海才找出一个雪青色信物来。”
结果证明只需一瞬间。
别的相关资料一概没有。
楚辞小心翼翼地问:“要不我们去撬开说书人的嘴?”
终天:……
要死,这乖孩子怎么胆子这么大。
终天:“……你敢就你去,我不敢惹那位,我看还是慢慢查资料比较靠谱。”
最后楚辞被终天压着一起看了大半天的文献,下午四点的时候头晕眼花地回了东山巷,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去临安说书做客。
但他不是要问让人头疼的历史问题,而是关于杂货铺的。
“怎么让杂货铺的降落地点变更?”泊十二重复了一遍楚辞的问题,支着脑袋想了片刻,说:
“我没辙,在1929年的降临地不是很靠谱吗?我听说白天就是一个没开门的杂货铺,很正常啊,为什么要变更?”
楚辞:……
楚辞沉默了一下,申明道:“我是想变更2315年的,如果杂货铺可以往更安全的地方转移或者杂货铺可以跟着去别的地方就好了。”
泊十二“唔”了一声,说:“我是帮不上忙,要不你自己想想吧?”
“那好吧。”楚辞扯了扯嘴角,站了起来:“那我就先告辞了,不用送。”
泊十二没跟他客气,没站起来送他,只是扯着嗓子喊了一声:“你自己想想啊!”
楚辞走在路上,若有所思。
等回到平安杂货铺,他就看到了陈彩云凝成实体,化作中年时的样子坐在柜台后看店,一时有些心虚。
他白天要去华光大学,没空看着店,就只好请陈奶奶帮忙了,没想到陈奶奶帮忙这么拼的,还改变了平常惯用的形象。
总感觉有点对不起老人家。
陈彩云倒是没感觉什么,她看出了楚辞的心思,笑眯眯地说:“没事儿啊小楚,你收留我在阳间就已经很好了,要过意不去就多给奶奶烧点元宝,就当是工资了。”
楚辞点了点头,进屋收拾了一下,就没让陈彩云动手,自己顺手做了个晚饭。
等尘连青带着沈思思和江江过来的时候,太阳就将要落下了。
第 41 章
这是江江第一次去1929年,在此之前整个文学类院只有沈思思参与过穿越,其他人更多处于一个观察者的身份。
江江这次来算是将功赎罪来的,但是听到将功赎罪的内容之后她没去过1929年的同学们脸都绿了,也好在尘连青说她的文献综述也不能少,这才没被她亲爱的同学们掐死。
江江进了这个坑才知道她的任务是看店,不能乱跑。
江江:……
就很生草。
最近对于民国官方处于一个放养状态,因为祝明赫他们去庐陵往返至少要一周,就是2029年的半个月,这半个月里面就全靠大家自我发挥。
楚辞和尘连青商量了一下,决定去趟济华医院,把沈思思和江江留在杂货铺里。
尘连青手指在柜台上敲了一敲:“团支书的天赋偏辅助,江江的偏实战,你们俩再加上诗经和陈彩云,看店绰绰有余了。”
沈思思据理力争,没争过,遗憾留守。
没办法,他们历史学生的实践项目实际上是对改变历史的观测,实际操作少,主要是观察总结,出门在外一般用不上他们。
“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等人走后,江江气鼓鼓地说:
“我天赋偏实战我为什么不能出门啊!我的术式成绩比不少特联属院系的人还好呢!”
沈思思面无表情:“得了吧,你就是想出去玩。这可不是能玩的时代。”
江江蔫吧了。
“我想出门就是很好奇那个院长……”沈思思叹了口气:“可惜得留守。”
-
在去济华医院之前,楚辞和尘连青顺道拐去了院长那里。
院长今天破天荒地把自己拾掇得很清爽,还帮孩子们把破了口子的衣服缝了。
他讲究起来就变得像是大户人家的贵公子了,如果忽略他打满了补丁的长衫的话。
“心情很好?”楚辞弯着眼睛,调侃似地问。
院长笑盈盈地说:“我把人收拾过一遍了,明天打算带着孩子们换个好点的地方。”
楚辞微愣,随即道:“要不要去我那边?白天的时候就是一个空荡荡的小房子。”
“我回头和孩子们商量一下。”院长微笑道:“我觉得是个不错的提议。”
他说着,目光放到了尘连青身上,脸上的笑意淡了下来:“泊三,你是什么打算?”
尘连青反应了有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院长在叫他——很多老相识确实喜欢这么喊他,毕竟他的名字还是遇见了楚辞之后胡扯出来的。
在很久以前的很多人眼里,他就是泊家的第三个孩子,虽然是被收养的。
父亲叫他“连枝青”,那是他真身上刻着的名字,极少有人知道。
别人叫他泊三,这是父亲的姓氏和家里的排行。
本来他都习惯了,直到遇见楚辞,他才慌慌张张地给自己扯了个名字出来。
尘连青,连枝青的连青,尘埃的尘。
和那个风光月霁的神君比起来,他确实是一粒尘埃。
尘连青垂下眼眸,平静地说:“我没什么打算,我跟着小楚同学。”
院长听了这话皱起了眉头,总觉得耳熟,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听过类似的话。
“也行,”他琢磨了半天没琢磨出个所以然来,只好顺着话说:
“有事来找我,我本事不大,但护着你们还是能做到的。你们留在这里的那群孩子我托人关照了,尤其是陕甘那边,你们也真是胆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