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妄想(286)
一位记者焦急地对年轻的女编辑说:“李编,你看薛氏的股市,一路下跌,我们的文章是不是要加点‘重磅’的分析?我觉得这次他们可能真的要垮了。”
李编辑敲击着键盘,沉吟了一会儿:“是啊,我也没想到薛氏会跌得这么厉害。我们的标题要不要改成‘薛氏集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就在两人讨论之际,股市屏幕上的数字突然开始剧烈波动。
薛氏集团的股价竟然开始急速回升。
整个编辑室的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惊呆了。
记者惊讶地站起身:“快看!薛氏的股价怎么突然暴涨?这是‘V型反转’吗?”
另一位编辑也忍不住凑过来看:“我的天,这逆转也太戏剧性了吧!我们之前的报道是不是要撤回?”
又一位胖胖的阅历丰富的记者则快速地翻阅着最新的财经新闻:“等等,我看到了一则消息,薛氏集团刚刚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合作项目,这可能是他们股价回升的原因。”
编辑立刻调整了策略:“快,我们得立刻改稿!标题改成‘薛氏集团逆流而上,重磅合作项目引领股市翻盘’。”
有人苦笑着摇头:“看来我们之前的悲观预测都被打脸了,薛氏集团的‘自救行动’效果显著啊。”
媒体中心内,记者和编辑们忙碌地修改着报道。
原本唱衰薛氏集团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薛氏集团逆转局势的赞叹和好奇。
他们知道,这次的股市逆转将会成为荆州财经新闻的热点,而那些原本准备看薛氏集团笑话的人,现在只能尴尬地收回他们的话。
在而薛氏集团的这次‘死里逃生’无疑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但是,在短短一天时间,心情最大起大落的,恐怕并不是这些吃瓜群众,而是——
徐科安父子。
第415章 化险为夷
徐科安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而沉重。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股市走势图,那上面薛氏集团的股价正以惊人的速度回升。
他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和焦虑。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徐长卿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担忧和怒气:“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的计划不是万无一失的吗?薛氏的股价怎么会突然暴涨?”
徐科安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复杂。
他试图保持镇定:“长卿,股市的事情很难预料,有时候即使是最好的计划也可能遇到意外。”
徐长卿却不买账,他直接指出问题:“但是爸,我们是不是被薛砚辞和谈薄衾骗了?他们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
徐科安摇了摇头,他还是不愿相信:“不可能,我们手里还有谈芥最在意的东西,他们不可能轻易背叛我们。”
徐长卿却显得更为理智:“爸,现在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薛氏和KJ集团的合作项目联合声明已经发布,他们的股价也因此大幅回升。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
徐科安的脸色变得苍白,他的目光再次转向股市走势图,那上面的数字仿佛在嘲笑他的无知和贪婪。
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掉进了薛砚辞和谈薄衾精心布置的圈套。
徐长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爸,我们必须立刻采取措施,否则我们的损失会更大。我们需要重新评估我们的策略。”
徐科安沉默了一会儿,缓缓地说:“你说得对,长卿。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立刻联系我们的金融顾问,我们要重新制定计划。”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一想到他们父子俩竟然会掉进薛砚辞和谈薄衾的陷阱里,就觉得特别不甘心。
尤其,之前在新闻热搜里,还爆出来阮苏绣和薛砚辞的关系不清不楚。
现在徐科安和阮苏绣虽然分开了,但是一想到薛砚辞曾经可能绿了自己,他心里就一直梗着一根刺。
不是他有多爱阮苏绣,而是他身为男人的尊严问题。
如今在商业上,不但被薛氏收购了公司,还被薛砚辞和谈薄衾联手耍了一次,他胸腔里就像是熊熊燃烧着一股火。
他转头看了徐科安一眼,没说话,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
施缱坐在教室里,手中捧着一杯已经冷却的咖啡,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新闻报道。
薛氏集团的股市经历了一场戏剧性的大起大落,让她感到既紧张又兴奋。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股市较量,更是一场关于策略、心理和资源的综合博弈。
薛砚辞和谈薄衾的行动,无疑是一次高风险的“战略投资”。
他们通过“市场操纵”和“信息战”来误导徐科安,使其陷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他们利用了“杠杆效应”来放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通过一系列“空头回补”操作,成功地在股价低迷时买入,然后在市场反转时卖出,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施缱深吸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还是在心里暗自庆幸这次能化险为夷。
她起身,抻了个懒腰,准备下楼去吃饭,顺便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
然而,当她走到平时经常光顾的那家餐厅时,却发现门口挂着“暂停营业”的牌子。
施缱感到有些失望,她无奈地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徐长卿正站在不远处,正在静静的看着她。
一瞬间,施缱只感觉毛孔悚然。
徐长卿勾了勾唇,微笑着上前打招呼:“施缱,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