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怎么还没爱上我(133)

作者: 莫芒 阅读记录

罗雪道:“知道我们小区难搞了吧?”

“当然知道,你不就住这小区。”

罗雪瞪他。

走了两步,罗雪又说:“刘阿姨很厉害。关山小区这么多人,为啥活动室辟出来一半给她,你知道吗?”

王奕江问:“为什么?”

“因为她不要命。当年她下岗了,非要在小区门口摆摊,这很影响小区其他居民正常进出,业委会出面干涉,她就放一把菜刀在摊位上,说要么把活动室给她开店,要么她就让她在大门口做生意。此事闹了好久,乌烟瘴气打过好几次架,后来实在没招,她硬是让业委会劈了半间房给她。也就是这几年,她生意好了,业委会象征性地找她收点钱,她才给了。”

“原来门口就是一位正宗……刁民啊,”王奕江思忖道,“你们小区真藏龙卧虎。”

罗雪皮笑肉不笑:“这才哪儿到哪儿,还没进入正题呢。”

“还有高人?”

“我看看今天走不走运,高叔在不在棋牌室。”

-

说着,罗雪捞开跟前这间店面的门帘。

活动室不大,里面坐了三桌麻将,都是中老年人,正噼里啪啦热火朝天,旁边还有观战的人。罗雪搜寻了两眼,走向一位摇着蒲扇、看上去约摸五十多的老人。

“高叔,怎么没上桌?”罗雪问。

“排队呢,老杨坐庄,我都没机会。”高叔盯着麻将牌,“小雪不上班?”

“我等我弟,和他约了时间,我在楼下等他。”罗雪看向王奕江,“我买了西瓜,小王,来跟叔叔阿姨分掉。”

王奕江压下嘴角的笑,特别配合地将西瓜分给在场的老人。

众人注意到身材高大的王奕江,杨叔一边摸牌一边问道:“小雪换新男朋友啦?”

罗雪:“啊?这是我们单位的小王,他顺路……顺路过来和我说工作的事。”

“也是你们报社的?”张阿姨插话,从上到下打量王奕江,“看上去挺年轻的,刚刚研究生毕业吧?”

王奕江压了压帽檐,似乎很不好意思:“是的。”

“蛮帅一小伙子,高高大大的,有女朋友了吗?”

王奕江看了眼罗雪,笑道:“有了。”

“女朋友哪儿的?”

王奕江笑看罗雪,不说话;罗雪已经对这种目光免疫,视而不见。

杨叔没注意两人目光,他摸到张七筒,皱眉,甩到桌面:“老张你就别查户口了,人家已经有女朋友了,你侄女下一个吧。”

“嘿,七筒我要!”张阿姨一边脸不屑一边脸高兴,“我侄女咋拉?也很漂亮的好吧?”

“没啥,就是小儿麻痹嘛。”

“打你的麻将吧!”张阿姨把妖鸡扔到杨叔面前。

“打麻将就打麻将嘛,问这些干嘛——”高叔出来主持公道,“那小雪没换男友了?还是雪明集团那个?”

“……”罗雪看了眼王奕江:“高叔你别乱说。”

“乱说啥啊,全小区都知道,我们拆迁还指望着你呢。”杨叔说。

“是谁呀?”王奕江面露好奇。

“听说是领导,很帅、很有气质、很厉害!开一辆霸气的路虎!肯定有不少钱!”

“小雪你可不能和这人分啊,我们小区拆迁就靠你了!”张阿姨补充。

王奕江低头笑起来。

他侧过身用帽檐遮住笑,声音也很低,但罗雪听出这笑里的得意洋洋。

她说:“小王,你把大家的西瓜皮收了,扔到垃圾桶里。”

王奕江抬起头:“我?”

“是的,扔了垃圾过来坐下,陪高叔杨叔和张阿姨搓两把。”

第 69 章

王奕江伸个懒腰, 肩颈酸痛。

到了饭点,打麻将的叔叔阿姨回家做饭的做饭、接孙子的接孙子,总算是散场了。

王奕江数了数一下午的战绩, 五毛钱起步, 他居然输了200多块。

“怎么样,这一下午收获大吧?”罗雪在旁边幸灾乐祸。

王奕江扭了扭脖子:“我之前觉得你牌技厉害,现在比起来, 你确实是他们的徒弟。”

“他们要知道你特别有钱, 肯定不是起步五毛钱。”

“要知道是我,他们还会和我打吗?”

罗雪“切”了声, 不以为意:“要真知道是你,钱不到位,他们会打你倒是真的。”

王奕江哈哈大笑:“今天下午之前我会当你是说笑话,今天下午之后, 你说的是真的。”

在这个下午, 王奕江收获了——

这个小区的三号楼曾经是楼凤的专属楼,这些年严打厉害了楼凤才慢慢搬离,但不排斥还有暗地里交易的;

这个小区的五号楼曾经发生过一起杀人案, 夫妻俩多年不合, 一次争吵后老婆直接拿刀将老公的头颅砍下来, 血溅楼道, 骇人听闻;

这个小区的业委会名存实亡, 如果派出所或者街道来检查,只有高叔还会出来应付一下;

但这个小区的高叔会利用业委会的名头搜刮油水,他最擅长纵横捭阖, 但凡有事第一句必然是自我检讨“我先承认自己的错误……”

……

大家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生活的不易和岁月的打磨让他们不得不练就出易于生存的技能, 这些技能让他们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会变得尤其圆滑、凶悍、贪财、爱打算盘和不好说话。

王奕江在罗雪家领教过几次,一是熊缤纷发病,拿着菜刀直呼要砍死“怀孕”的小鱼;二是罗雪家楼上地萍萍家里发生家暴,萍萍妈被打得头破血流,罗雪化身蜘蛛侠吊着绳子回家开门。

在这个民风如此彪悍的小区,罗雪非但没有沾染到什么匪气,反而还如此正直单纯,演化出一身“侠气”,倒有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