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十几年过去,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鬼村。
大白天也没人敢来这里,有那过路的,宁可绕远,也不在这里路过。
别人害怕的地方,叫花子才不怕呢。
人有三把火,叫花子那肯定是有四把啊。
别人是头顶一把火,肩头各两把,叫花子比他们多一把在屁股上,叫花子的屁股,那是挨得住打,坐得住鬼,所以,叫花子与这鬼村,那叫一个绝配。
黑妹一声令下,用了一天时间,鬼村就被收拾出来了,又用了一天,就地取材,搭了些草棚子石屋子,也别管够不够住的,不够就露天一躺,叫花子没那么多的讲究。
黑妹又派了兄弟在南阳各个城门口接应,有兄弟到了,就来这里报道。
黑妹还在村口树了一个牌子,上写“丐帮大本营”五个大字,想到大多数兄弟都不识字,他又在牌子上画了一个破碗外加一根打狗棒。
第182章 那一道惊鸿
平阳。
钟意到了周家堡。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不但何苒在周家堡有宅子,就连武东明竟然也有!
且,武东明的宅子,还是从何苒手里买到的。
至于何苒的宅子是哪里来的,作为导游的冬瓜并没有隐瞒,大当家说了,现在这些已经不是秘密了,就像他冬瓜,已经可以昂首挺胸走在周家堡的石板路上了。
冬瓜高兴极了,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他是快乐的,就连大当家给他的这个职务“导游”,也是响当当的。
导游,可比向导更贴切。
这个词一定是大当家发明的,大当家真厉害。
于是当钟意问起那些宅子的来历时,冬瓜没有隐瞒,讲起了十七太爷如何躺在被窝里关进大牢,冬瓜的口才极好,那段往事被他讲得如同身临其境,精彩绝伦。
钟意嘴角微挑,露出一个若有若无的微笑。
他终于知道何苒手下为何会有这么一个小孩子了,因为这个小孩不但机灵,而且嘴巴灵光。
何苒不愧是那人看中的小辈,她也遗传了那人的喜好,喜欢热闹的人,热闹的事,就连养鸟,也要养会说话的。
可惜,何苒来平阳的时间不对,错过了四月二十八。
每年的四月二十八尧王诞,平阳都有威风锣鼓,那时的平阳,人山人海,四里八乡的人都会拖家带口进城,就是为了看威风锣鼓。
何苒也会像她一样,喜欢看这个吧。
可惜,那一年的威风锣鼓,因为他的出现,那人没能看得尽兴。
后来他说,等他长大以后,一定会陪她回平阳看威风锣鼓,他要让全城的锣鼓只为她一人敲响。
但是他食言了。
那年的四月二十七,他们回到平阳。
那一夜,刀光剑影,血流成河,第二天,一年一度的尧王寿辰,没有大气磅礴的威风锣鼓,只有血雨腥风。
他们站在周家堡的城楼上,下面是刚刚夺回的一小部分旧部,而在不远处的官道上,正有援兵向这边奔来。
一把刀递到他的面前,那人对他说:“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从此后,你就是王!”
十五岁的少年单薄却不怯弱,他没有接过那把刀,而是看着眼前的女子:“离开这里后,你还能助我吗?”
女子没有马上回答,眼中闪过一丝烦躁,看到官道上越来越近的队伍,他们再不行动就来不及了。
女子咬咬牙,终于说道:“你真是一个烦人的小孩,好吧,答应你,但是有言在先,有朝一日,我讨厌你了,我就会离开,你满地打滚,我也不会回头。”
那一刻,少年的他在心里默默发誓,他会陪她喝酒唱歌,他一定不会成为令她讨厌的人。
他们率领为数不多的旧部,杀出重围,杀出了周家堡,与另一支旧部汇合,如她所说,他成了王,后来,他成了皇帝。
只是,不知何时,他们渐渐离心,他终于成了那个让她讨厌的人。
她真的走了,毅然决然,如一道惊鸿,惊艳了岁月,惆怅了天涯,芳踪再无觅处,留下的,只有那一座座惊鸿楼。
“钟大人,钟大人?”
耳边响起冬瓜稚嫩却响亮的声音,把钟意从回忆中唤回现实,他笑着摸摸冬瓜的脑袋:“走吧,带我看看这座坞堡。”
如今的周家堡,比冬瓜离开时更加萧索,有人认出冬瓜,正想过来打招呼,忽然看到跟在冬瓜后面穿着甲衣的兵士,吓得不敢靠近,飞奔着回去报信。
“他们怕你?”钟意笑问。
冬瓜高昂着小脑袋:“他们不是怕我,他们怕的是大当家,对了,钟大人一定不知道大当家是谁吧,大当家就是大将军。”
钟意莞尔。
冬瓜开始了他的讲解,他指着一道城门,当初太祖就是从那道门走出周家堡的,没走多远,他又指着一棵老槐树:“钟大人,您看到那棵树了吗?”
钟意点点头:“这棵树也有典故?”
“当然有啊,镇国长公主您知道吧,她老人家在这棵树下梳过头发,只要在这棵树下梳头,无论男女,哪怕是秃子,都能长出一头秀发。”
冬瓜一边说,还翘起兰花指,做了个对镜梳妆的动作,惹得钟意哈哈大笑。
“你笑什么,我说的是真的,不信你问大当家,上次她还在这里看了好久呢。”
冬瓜不服气,是真的,上次大当家真的在这树下看了好一会儿,还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
当然,作为何大当家的忠实粉丝,冬瓜绝不会把大当家说的话告诉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