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鸿楼(301)

他这辈子受过的苦,也就是从沧州到河间这一路的颠簸了。

他就着热水,好不容易才把窝窝头咽进肚里,只吃了一个,另一个说什么也吃不进去了。

第一天是这样,第二天还是这样,聂忱吃完窝窝头,便又去见冯赞,亲卫没有阻拦,他顺利见到了冯赞。

一名亲卫正在给冯赞喂饭,聂忱闻到了鸡蛋羹的香味。

聂忱咽咽口水,对冯赞说道:“你吃的是病号饭?”

冯赞身子不能动,只能斜着眼睛看过来,没好气地说道:“听说聂先生嗓子细,咽不下粗粮,让你留在这里,难为你了。”

聂忱摇头:“聂某君命在身,何谈难为?”

冯赞冷笑,吃了一大口鸡蛋羹。

心里却在盘算,要怎么才能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现在这副样子肯定不行,聂忱这老小子一定会趁机压价,还是先晾着他吧,让他多吃几天窝窝头,等他受不住的时候,看他还怎么压价。

聂忱也不着急,之后的几天,每到吃饭的时候,他便来见冯赞,而且还是拿着窝窝头过来。

冯赞忍不住,问道:“你为何要来本将帐中吃饭?”

聂忱:“我闻着鸡蛋羹的香味,也就不觉得窝窝头难以下咽了。冯将军,聂某现在每顿饭都能吃掉两个窝窝头了。”

冯赞:“你一向如此厚颜无耻?”

聂忱摇头:“非也,聂某只是性情直爽而已。”

冯赞恶狠狠斜了他一眼,好你个性情直爽!

直到冯赞的伤好得七七八八,聂忱依然如故,不但没有因为生活艰苦而受不住,反而过得怡然自得。

他闲来无事就到处和人拉家常侃大山,他见多识广,言之有物,又没有读书人的架子,冯赞的手下都很喜欢他。

冯赞躺在病榻上,就听到好几个手下明里暗里表示了对苒军的向往。

而这几个手下,全都是当年跟着他一起当土匪,又一起被朝廷召安的,是彼此能交付后背的人。

马广对他说道:“老大,要不等你伤好了,咱们就去晋阳吧,那位女当家听上去人还不错,挺讲义气的,我可听说了,过年的时候,她带着整猪整羊到军营里和士兵们一起守岁呢。”

冯赞冷哼:“过年的时候,我没和你们一起守岁吗?”

马广挠挠头:“这不一样,咱们是兄弟,在一起过年很正常,再说,咱们不在一起,也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啊,可人家那位女当家不一样,她身边可不缺一起过年的人,可还是到军营里,与士兵们一起守岁,那意义就不同了。”

冯赞:“收买人心而已。”

马广:“我还挺想被人收买的,可问题是没人买啊。”

听到自家兄弟这样说,冯赞心中涌起一股酸楚。

当年,他带着兄弟们接受招安,原想从此后带着大家一起升官发财娶老婆,可没想到,朝廷把他们当猴耍,他们被招安了,就坐上了冷板凳,不仅勋贵子弟不把他们当人,就连那些真刀真枪拼军功的将官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在那些人看来,他们还是土匪,脑门上贴着匪字,到死都是土匪。

后来他一咬牙,娶了那位淑贤县主,这才有了领兵的机会,可他也成了京城中的笑柄,就连自己的兄弟们也跟着一起受辱。

他这辈子,第一次被人收买,就是招安;第二次被人收买,就是娶县主。

这两次与其说是被收买,还不如说是他上赶着的。

也难怪马广会这样想。

“你就不怕咱们跟了何苒,也会像当年被招安那样?何苒手下的那些大将,有一大半都是跟着她姓何的,这些都是她的嫡系,就连那不姓何的陆臻和江涛,也是何家军的后人,若论亲厚,咱们拿什么和这些人相比?”

第269章 条件

马广继续挠头:“要不咱们也跟着何苒改姓何?

反正我是孤儿,我也不知道自己姓啥,我是被义父在马厩外面捡来的,所以就姓马了。

其实何广这个名字,也挺适合我的。”

冯赞:今天不想看到你!

转眼又过了几天,冯赞的伤势已无大碍,只是断了的肋骨还没有完全长好,他还不能做剧烈运动。

但至少不用再包裹得像个大粽子一样了。

冯赞没有让人去请聂忱,反正到了吃饭的时间,聂忱也会来。

果然,吃饭的时间一到,聂忱便拿着他的两个窝窝头来了,一进来就像狗一样吸溜鼻子,可是没有闻到鸡蛋羹的香味,却看到了冯赞面前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窝窝头。

聂忱叹息:“冯将军真是简朴啊。”

冯赞在心里骂娘,简朴个屁,老子分明是没钱了,这些日子吃的鸡蛋,都是好不容易淘换来的。

聂忱笑眯眯:“聂某给冯将军找了一条生财之道,冯将军可愿听聂某详说?”

冯赞心道,什么生财之道,不就是想让老子投奔何苒吗?

他压着性子,冷冷地说道:“你想说就说,少卖关子。”

聂忱一笑:“冯将军,聂某在沧州时听说,盐山有一伙流民,抢了当地很多大户,那些大户凑了银子想要招募乡勇,可是你也知道,这乡勇也不是说能组建就能组建,说不定还没等把人组起来,那些流民就又回来了。”

冯赞的眉头拧成川字:“你让我们去打流民军?盐山那地方哪来的流民,分明就是地方上的青壮拉帮结伙抢劫大户,这种事,不是该由当地衙门自己管吗?我若过去,连那些贼人都看不到,就要先和当地的驻军打起来,赚什么钱,哪有钱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