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惊鸿楼(50)

母亲的丫鬟成为儿子的通房,这是司空见惯的小事。

周池登基之后,追封白芷为妃,那个孩子便成了他的二皇子。

狄氏死时,身边只有周池一人。

这件事除了她和周池,当时没有第三人知道。

但那时周池已与闵兰成亲,夫妻之间没有绝对的秘密,所以闵兰很可能也知道。

那么这位当年的二皇子,后来的太宗皇帝呢,在他决定争夺那张椅子之前,是不是也知道这件事了?

周温曾经加害周池,他死在周池之手,彼此已是仇人,可最终,周池千辛万苦打下的天下,却是落在了仇人的儿子手中。

多么荒唐可笑的事!

何苒觉得吧,多亏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在了,否则她会给气死。

不,如果那时她在,她不会允许这件事发生,甚至,周池可能也不会早早就死了。

而闵兰,在这件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还有老三和老四,他们有没有参与其中?

闵兰没有孩子,周池所有的皇子全都不是闵兰所出,甚至老三和老四......

回来这么久了,何苒一直不愿深想,因为每当她想到这些,都会为周池悲伤,除了周池,还有太子周栋,那个她看着出生的孩子。

他们全都死了,在她看不到,完全不知道的时候,他们死得举国震动,却又死得糊里糊涂。

何苒看着手里的短匕,匕身雪亮,映出她的眉眼。

短匕是她,而此刻,这柄短匕握在她自己手中。

第44章 惊鸿重现(求月票)

延安伯府最近战火纷飞,一切缘因多年前的一件旧案。

二十年前,延安伯的嫡次子,在百日宴当晚便发起高热,且,来势汹汹,不到半日便断气了。

小孩子夭折很常见,这件事,延安伯府并没有深究。

延安伯只有两位嫡子,一位是世子,还有一位便是这夭折的次子。

前年,延安伯世子坠马而亡,膝下只有两个女儿,这世子之位便落到庶子头上。

为此,延安伯夫人郁郁寡欢,一年里至少十个月是在病中。

而就在几天前,延安伯夫人扔出一颗雷,直接把整个延安伯府炸得鸡犬不宁。

她的小儿子之所以会发烧,是因为贴身的衣裳被人换了,换成了一件别的孩子穿过的衣裳,而那个孩子是小儿疫症死的。

小公子发烧之后,这件衣裳就被换下来悄悄烧掉了,因此,二十年来无人察觉。

而现在,延安伯夫人不但有物证,而且有人证,害死她儿子的人不是别人,就是丈夫的一名贵妾,如今在府中与她近乎平起平坐的世子生母柳夫人!

延安伯也很生气,嫡庶有别,若是次子还活着,他是万万不会把爵位传给庶子的。

可是生气归生气,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哪怕找到当年的真凶,次子也不会活过来。

庶子现在是世子了,事情传扬开,不但有损世子的名声,若是被那些御史们知道,一道折子送到御前,先要治他一个治家不严之罪,这刚传了两代的爵位,能不能继续传下去,就谁也不知道了。

因此,延安伯想把这件事压下去,可是延安伯夫人不答应。

她花费重金,买下这个消息,为的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答案吗?

不,她要让那个女人和她的儿子全都死,让她们母子连同后代全都死!

延安伯夫人出自将门,她虽然没有武功,可是她有兄弟有侄子。

于是延安伯夫人的几个侄子,带着人冲进伯府,把柳夫人和世子打得死去活来,然后扔到大理寺门前,把延安伯的老脸,踩在地上磨擦。

延安伯夫人直接从族里过继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孩子,记在长子名下,当孙子养着。

延安伯万般不愿,可是御史们的眼睛全都盯着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请罪折子,自己治家不严,柳氏残害嫡子,罪该万死,世子来路不正,改立过继来的孩子为世孙,自己百年之后,由世孙继承爵位。

世子的爵位很快便被撸了,从现在开始,延安伯府没有世子,只有世孙。

柳夫人自尽,她们母子的名字被从族谱上划掉,她死后不能葬入祖坟。

延安伯悄悄买了块福地,原想把柳夫人葬在此处,没想到下棺那日,延安伯夫人带着几个侄子杀到,直接把棺材劈了,柳夫人的寿衣也被剥下,赤身露体扔在了乱葬岗。

延安伯在几个内侄劈棺时,就掩着脸走了,只留下那个庶子哭天抢地。

而没过几天,那个庶子便“跌下”山崖死了。

砸了棺木之后,延安伯夫人的一个侄子去五城兵马司领罚,领的是“不小心”弄坏棺木的罪,挨了二十大板,罚银五十两,此案了结。

这件事闹得很大,很多人在感慨的同时,也在悄悄打听,已经尘封二十年的事,延安伯夫人是如何知晓,且人证物证齐全的?

延安伯夫人把该做的事情全都做了,便闭门谢客,专心致志养孙子,外人想要打听,也见不到她。

正在遗憾时,一个消息悄悄传了出来。

惊鸿楼!

延安伯夫人花费重金,从惊鸿楼买来的消息。

惊鸿楼?

那不是银楼吗?

对了,那还是李老夫人的产业。

定国公府里张灯结彩,今天是孟老太君的九十大寿。

一大群女眷正陪着孟老太君说说笑笑,谁家和谁家联姻了,谁家的儿媳妇生了龙凤胎,哪位大人年老入花丛,一树梨花压海棠。

不知是谁说起了延安伯府的事,又不知是谁提起了惊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