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小辣娇,赚钱养娃成首富(112)

作者: 金子多多 阅读记录

他话说完,身边女同志脸上露出笑来。

“那可不是,我长得好看,做什么都好看。”女同志说完,排队去里面洗头去。

赵海泉站在苏念跟前。

“她是银行行长的外甥女,得罪她,她可是会弄死你的,到时候我可保护不了你,别捣乱,知道吗?”赵海泉低声警告。

顺便从钱包摸出钱来,问道:“做头发多少钱。”

本来三块钱就能做了,被威胁警告的苏念直接收费八块钱。

赵海泉盯着苏念看了几眼,麻利掏出八块钱,而后又问道:“你.妈可是说了,我开车送她去医院,她就想办法把那小野猫送我身前,什么时候行动。”

“……”苏念差点咬破嘴唇。

她之前以为赵海泉已经被她给拿捏了。

但是,他竟然在其他女同志面前献殷勤。

原来,对于她来说出身极好的赵海泉,赵厂长,在其他人面前也是会这么伏低做小的。

那个人是银行行长的外甥女,她暂时比不多。

但是,他竟然在她跟前惦记那个贱人,苏念眼里充斥火光。

她咬着牙,迫切的想要毁了苏明阮。

凭什么她一直被人喜欢被人惦记。

毁了她,必须得毁了。

……

做批发生意的苏明阮送走进货的老客户,而后思考起怎么发展新客户来。

这几次来回去羊城。她这边几乎有了稳定的货源渠道,质量跟版型有保证。

这样一来,可以想办法提高利润。

比如,打广告。

如今的客户多数都是从她手里买过衣服的。

她可以发展一下本地服装店,或者附近县城市里,潜藏的想要买衣服的客户。

按照多数人想法,广告除了上电视就是登报,就是上电视……

她暂时不想了,那价格忒高,不是现在的她能掺和的。

即使本地电视台的小广告,也不是她能投得起的。

登报,是个办法,不过每日看报纸的人,多数都有了发展跟规划,处于迷茫阶段,寻求突破机遇的人,不一定会日日看报纸。

倒不如张贴小广告,成本还低了很多。

苏明阮这般想着,便去附近打印店里打印出好些服装批发电话号码。

而后将这些贴纸递给曲玲玲,让曲玲玲把贴纸贴在市里周遭县里的路边电线杆上,墙壁上,汽车站火车站也都要张贴。

曲玲玲……

工作内容突然增加了。

但是,占据的是上班时间,还能去外地,带薪出游见世面,也能有工资。

她觉得这活儿可以干。

贴纸成本不高,曲玲玲的工资也不高,贴了几日,客户就增多了。

有些人过来只是问问,并不会立马购买。

苏明阮也不着急。

总得给人考虑时间!这会儿沂水县还没几个搞服装批发的。

她觉得自己的生意肯定会好起来。

第91章 忍不住为孩子操心~

苏明阮很淡定,但是曲玲玲明显有压力了。

她跑外勤那么多天,如果一点儿效果都没,以后怕是没机会跑外勤了,这么一来,脑子活络起来,她来这里上班,接触到不少倒卖的人。

去其他地方卖衣服简直就是明晃晃来钱路。

她想自家小姑姑跟小堂姐都在寻找合适的活儿,也可以倒卖一下衣服。

去省里卖,去周遭的市里卖。

总归,只要衣服好看,只要嘴巴能说话。就能把衣服卖出去,她们老板审美极好,进来的衣服都好看,流通率极广。

这样一来,多少能挣钱点,总比在家瞎着急的好。

如果前期没钱,可以合伙买一件衣服,再带出去卖了。

总归是个活儿。

曲玲玲想着这些。一下班就跟自家人商量起可行性,当然,被拒绝了,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讲,做买卖都是有本事的人才敢干的。

普通小老百姓还是觉得有个正经的工作比较可靠。

做生意,算账都算不明白,就别去折腾了。

曲玲玲有些心累,不再继续劝说。

不过,她准备拿了工资,就用工资在店里买点耳坠,丝巾,腰带之类的,休息日带出去卖,这样一来,指不定收入能增加很多。

她在这里给人批发,好些老板直接收入翻倍。

她听的多了。心思就活跃起来。

苏明阮还不知道曲玲玲心理的变化,若是知道了,大抵会赞扬一句,机敏敢拼。

这样的人注定不会艰难多久。

夜色笼罩。

她跟苏卫东一同回到村子。

因为徐爱华老太太搬来住,苏明阮没有再去大房蹭饭吃,而是回到自家。

家里做饭的人变成徐爱华老太太。

吴春梅小月子,起码得躺上一个月,苏念为了讨好苏建国,见天去县城理发店帮忙。

苏明阮也有自己的事业,能动弹的可不就老太太一个人。

在大房给苏建设一家子做饭。老太太乐意的很,且是笑眯眯的,但是在苏建国这院子里,她冷着个脸。

吴春梅因为小产,她给弄了个糖水鸡蛋。

至于身体健全的苏念跟苏建国,吃的就是农家炒青菜,粗面窝头,再来一个腌咸菜疙瘩。

以往吴春梅在家做饭,从没弄的这么粗糙过,苏念完全咽不下去。

倒是苏建国脸上多了几分怀念。往年没挣钱时都是这么吃的,现在乍一吃还有些怀念,大抵忆苦思甜就是这么个意思。

苏明阮瞧见饭菜,掰开手里的窝头,好家伙里面窝着一块肉,腌好的肉包在馒头里,咬一口香喷喷的,跟吃包子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