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看着妾室呈上肉汤时袖口露出的染血纱布,捏紧了帕子。
果然,公公十分感激,吃下了妾室的肉,哪怕并没有病愈也精神焕发了起来。
公公感受到了妾室对自己的“尊敬”和“孝顺”,非常满意。
大家齐齐称赞妾室,完全忽视了怀孕照顾公公的主母,让主母越发痛恨妾室。
没多久,妾室就宣布自己怀孕了,公公更是赞美她“能生养”,为家族开枝散叶,“是个好的”。
主母感受到了莫大的危机。
她即将临盆,可是妾室已经怀孕,若是两个人都生的儿子怎么办?
还不等她想出对策,妾室提前发动了,早产诞下一子。
接生的产婆表示,妾室是因为割肉受伤才导致孩子早产。也就是说,割肉的时候妾室早已怀孕。
公婆更加感动,甚至觉得这样的女子生出来的孙子一定“至孝”,对诞下了长孙的妾室大为夸赞。
主母却觉得,妾室是故意给自己儿子铺路。
她不能等了。
她也要给自己的儿子铺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是这种爱子方式,实在是……”
宋朝,宰相寇准听到这些故事,被震惊的脸色发白,一阵阵的恍惚。
皇后刘娥冷冷道:“这种爱子方式还不是被你们男人逼得!”
两人本就不和,经常在朝堂上争锋相对。
见到这一幕,赵恒连忙两边劝和:“我们男人也没这种爱好,这都是民间的误导。”
眼看刘娥又要开腔,赵恒直接把矛头引向其他朝代:“都怪这明朝,明朝怎么奇奇怪怪的……”
刘娥本想说,天幕说过“割肉侍亲”是起源于宋朝。
但是想想,她本就是自民间而来,民间目前的确没这种习俗,恐怕与天幕说的一样,是自那“靖康之耻”之后的事。
想到这里,刘娥越发坚定信念:老赵家的皇帝不行,还不如自己上!
.
“民间要严查割肉侍亲之事,严禁再犯!”好武的朱棣被这些乌烟瘴气的事情气得不轻。
一想到这些看不顺眼的恶习在永乐朝也有,朱棣就开始犯恶心。
“这些男人精力旺盛就不能上战场打仗去吗?在家里吃自家人的肉有什么意义?”
徐皇后原本拿着纸笔记录,被天幕上的内容气到把笔扔到了一边。
她思索片刻,郑重地对朱棣请示:“陛下,此事臣妾想亲自过问。”
朱棣好奇道:“皇后要亲自主持此事?”
“是。”徐皇后有条不紊地解释:
“以臣妾对民间女子的了解,就算陛下严禁此事,恐怕依然有不少女子‘自愿’给父母翁破割肉。
女子有些话也不方便对男子官吏诉说,在家庭那个小范围里,官吏也不可能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事情,恐怕还是得由臣妾来做主,才能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的决心。”
事实上,徐皇后不仅想要自己出头,还想带着宫中的女官亲自负责此事。
也让民间女子看看,女子除了以割肉讨好长辈,还有其他的出路。
大明的女官不如唐朝和武周时期的女官,不能对外参政,也不能结交外臣。但是至少在后宫的一亩三分地,她还是能做主。
女官也可以从事不同的职业,比如尚宫、尚仪、尚服、尚寝、尚食、尚功等,再往下还有司药、司珍、司膳等。
目前因为朱棣重用宦官,永乐朝的女官已经不如洪武朝那样满员,许多职位开始被宦官取代。
徐皇后就此事直言道:“陛下,民间女子更需要女官这条上升通道。女官本就属于职事官,更在意品德能力而非容貌,从民间挑选有才有德的女子,在宫中学习几年,到了年龄放出宫成婚,怎么也比在民间饱受折磨好。”
明朝的女官制度,是朱元璋学习女官制度最完善的唐朝,多番商讨后决定的,设有六局一司,从民间选拔宫女、然后根据表现从宫女中提拔,也或者因为才华品德出众被举荐被征兆。
洪武年间,朱元璋就多次召民间有德寡妇入宫担任女官,其更重品行的传统也就传承了下来。
永乐年间,不仅宦官多有取代女官的职位,还存在了许多空缺。
朱棣有心废除这些被天幕点名的恶习,赞同地点点头,又问:“那让原本在这些岗位上的宦官怎么办?”
徐皇后学着朱棣的语气反问:“这些宦官精力旺盛就不能上战场打仗去吗?在宫中抢女人的饭碗有什么意义?”
朱棣顿时哈哈大笑。
他倒也没拒绝。
事实上,朱棣正准备成立宦官组成的心腹特务机构——东厂,把宫中的宦官从原属于女官的职位上挪走,正好填入东厂!
【眼看着公公虽然服下了妾室割肉做的肉汤却并没有痊愈,主母狠狠心,亲手割掉自己手臂上的一大块肉,端给了公公。公公虽然很满意,但是依然没有痊愈。
而主母因为受伤刺激了身体,也早产了。
她却只生下一个女儿。
有了妾室的对比,主母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即将因为女儿失去优势地位。
一出月子,主母再次对自己动刀……
公公没有痊愈,主母身体好一点后,终于下了最大的狠手:她亲自剖腹挖了自己的部分肝脏……
故事的结局人们总是更喜欢美好结局,但是我既然出现在这里,明显是没有的。
割肉挖肝的主母,最终的结果是伤重未愈而亡。
在她临终前,她惦记自己唯一的女儿,久久不肯闭眼,丈夫和公婆承诺会看在她的孝心上好好照顾自己的女儿,主母才撒手西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