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324)
明慕就像一只娃娃,任凭对方摆弄。
等端端正正地坐好,对方又问:“是为了朝堂的事发愁?”
明慕摇了摇头。
任君澜的脸色好像更不好了:“她都这么大了,过几年就要成亲,怎么还是一副没长大的样子。”
明慕一言难尽地看了对方一眼,道:“阿璇二十岁以前,我是不赞同对方成亲的。”
现在虽有男子用的避孕药物,但不十分保险。十几岁就结婚,早早地生孩子,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
二十岁都觉得早了,最好是在二十五岁。
或者干脆从宗室里面抱养一个。
虽然这样对那孩子的父母不大好……但明慕希望,阿璇还是少受一些伤害。
“小囝不清楚。”任君澜摇了摇头,“本朝女帝,多在登基前育子。”
女子分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登基的前几年,朝中事情多,又要守孝,不适合育子。而后面时间,一心扑在朝政上,反而觉得育子浪费时间。
况且孩子不要多,一个就行。所以很多皇太女会在上一任皇帝身体健朗之时,诞育子嗣,若是教不好,还能及时抓起孙子培养。
而本朝,太子或者太女之位极为稳固,就没有废太子的先例,只有太子去世,重新立太孙。
这也是长公主被诟病的一点,她二十多岁都没有成亲,更别说子嗣,地位就有些不稳。
培养宗室倒也可以,但也不是想抱就抱,多会选择与自己血缘相近的。不然恐会宗室大乱——谁都有当皇帝的可能,我何必囿于血缘当个小透明?
到时候,藩王叛乱恐怕会重现,盛朝内部出现动荡。
但和明璇血缘相近的……
明慕顺着任君澜的思路想了一会,惊恐发现:除却先帝遗腹子,好像就没有别人了!
叫先帝遗腹子或者他的子嗣登基……也不是不行?
明慕更为头大,道:“女子真是不易。阿璇如何,还是看她的想法,她想做什么,我都支持。”
他看的很开。说实话,封建时代以血缘维系王朝关系本来就是很不靠谱的,不可能世世代代都是明君,好比先帝。
等到思想解放,更先进的观念传入盛朝,说不定就会自发调整,废除这项久远的制度,逐渐回归前世——那才是健康的方式。
既如此,何必纠结于血缘?
不过现在讨论这些还是太远了,现在明璇才十岁呢。
明慕想到先前的问题,继续叹气。
见话题又拐了回来,任君澜也跟着叹了一口气,问道:“难道小囝会因为郡主的哭求,就一辈子留在燕都吗?”
听到这个问题,明慕缓慢地眨了眨眼。
不,他不愿意。
说起来很凡尔赛……但,他一开始的想法,就是等到继任者长成,就离开燕都。
任君澜见明慕的神色,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此时更是问道:“既然已经有了答案,为何还要苦恼?”
因为……不希望明璇伤心。
那孩子从小离开父母,千里迢迢来到燕都,母亲几乎一封信都不来,仿佛忘记了这个孩子,如果他不多疼惜一些,阿璇岂不是太可怜了吗?
明慕一直崇尚快乐教育,不会主动给明璇太多压力,只是一点点地教导,希望对方长成为可靠的大人。
明慕继续叹气:“这其中很复杂。”
“再复杂也有解决的方式。”任君澜堪称不依不饶,“她已经长大了,小囝可以说清楚。”
省得对方再有奇怪的幻想,还叫小囝在燕都一直陪着?难道她还是五六岁的孩子不成?!简直做梦。
任君澜的教育方式和明慕大相径庭,恨不得在对方五岁的时候就直白地告知真相,但是那孩子来了燕都后,教育方面被明慕全盘接手。
小囝的一贯心软,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明慕对任君澜某些想法不敢茍同,但有一句话说得不错。
——沟通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他们又不是没长嘴!
“你说得对。”明慕放下书,披上大氅,拿上收录,做好出门的准备,然后义无反顾地离开了温暖的殿内。
任君澜唯有沉默。
庆华宫就在旁侧,倒是不需要走太久,明慕很快就到了。
走进殿内,他拍了拍身上,有些发抖。
这天气越来越冷了。
庆华宫也没有宣政宫那么温暖。
或者说,宣政宫的地龙是独一份的温暖,澜哥甚至只穿着单衣,只有他,觉得差不多。
“舅舅!”
明璇见到了明慕,立刻奔过来,叫人多上火盆。宣政宫有多温暖她是清楚的,庆华宫完全不能比。
“天气这么冷,舅舅来之前也不说一声。”
冷战哪有舅舅的身体重要?明璇心中虽然还闷着气,但主动打破了僵局。
“不是什么大事,正好想来看看你。”
明慕摸了摸明璇的头,很快放开,眉眼弯弯,道:“感觉阿璇昨天才是一点点大,今天就长这么高了。”
记忆中阿姐的样子已经很模糊了,明慕依稀记得,对方个子很高,性格果决。
“舅舅……”明璇有些失落的样子,低着头,“我还是希望,不要长大了。”
长大就要和亲人分开。
想了想,她又改口,说:“不,还是要长大。”
长大了才能帮舅舅,不用只在旁边看着,去和一群小屁孩念一些无所谓的书。
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出现了割裂感。这些日子没有主动找明慕说话,也是因为明璇在默默调整。
等到调整结束,她应该就能面对舅舅要离开她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