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1222)
刘封瞟了这人一眼,这家伙倒是真会引经据典,马屁拍得倒是不错,不动声色地问道:「那『唐』呢?」 (5,0);
那人见刘封动问,顿时脸上放光,微微摇头晃脑:「唐者,大言大义也!故唐宋体,是为金玉良言,忠心宽仁之词也!」
刘封闻言心中暗笑,但显然这人的解释更符合眼下的情形,便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这才是深沉的最高境界,反正没有任何标准,任由他们去猜测争论吧。不过其他人见刘封面带笑意,虽未点头,料想此人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顿时脸上浮现出妒忌之色,而那人则微微扬起下巴,这一场会面,接下来就算他不发一言,也
足以成名了。那带头的老者想不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反而让别人占了便宜,有些焦躁起来,轻咳一声问道:「殿下既来西凉,想必对凉州风物也有了解,不知殿下可听说过《凉州曲》?
」
「凉州曲?」刘封微微蹙眉,似乎有些耳熟。老者见刘封没有听过,眼中闪过一丝窃喜,解释道:「西域之地,人皆能歌善舞,而凉州连接西域、中原两地,取二者之长,以中原文化之精博,西域百姓之歌舞,渐成凉
州乐舞,此不仅是西凉之乐舞,更被被尊为国乐。」
「原来如此!」刘封微微点头,其实他并不知道这些,朝中经常也有歌舞表演,但他哪里听得出区别来,鼓瑟吹笙,敲敲打打,觉得好听的便稀里糊涂听一阵。老者指着身旁的两位西域人说道:「这二位乃是西域首屈一指的大才,非但能作赋成文,而且能歌善舞,又名『西域双杰』,闻听殿下来到西凉,特新作《凉州曲》献于殿下 (5,0);
,请殿下斧正。」
「尊敬的麒麟王殿下,我们西域各国,都在期待殿下的巡视。」那两人整齐划一地上前一步,交叉着腿,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放在背后,向刘封弯腰行礼,虽然他们可能连自己的国家都代表不了,但这番话,却让刘封颇为受用
。
看着二人嘴唇上两道弯曲的胡须,深眼窝高鼻梁,刘封莫名亲切,笑道:「西域各国,也知本王之名么?」
「麒麟王威震天下,殿下的名号,也随着汉昌号和中原商队的到来像风一样传开了,西域各国的子民,都盼望受到大汉的庇护。」
刘封双目微凛,笑道:「回去之后告诉他们,本王不会让他们久等的。」
那老者怕这两个家伙又莫名抢了风头,赶紧上前说道:「殿下,请二位为诸位表演一曲《凉州曲》吧!」
刘封微微点头,那两人回身从后面各拿来一个乐器,一人所用的正是琵琶,另一人却是一支短笛,二人各在场中摆好动作,也向着刘封点点头。
笛声清脆,琵琶略显沉重,但前奏听起来却空旷沉郁,颇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这凉州曲果然有西北之地的慷慨激昂之气。
「吆喂——」就在刘封正暗自点头的时候,却见吹笛子的那人忽然将笛子直指天空,做了个类似弓步的动作,仰头扯着嗓子高唱起来:
「哗哗啦啦黄河水——吆~,绵绵延延祁连山~嗨……」
第1128章 信手拈来
(4, 0);
那人的嗓音并不算浑厚,但大概是凉州曲的曲风决定要长处苍茫雄壮之色,便显得有些怪异,脖子里青筋冒起,气息不稳。唱了两句之后,那人又闭着眼睛吹了一气笛子,猛然间又站起身来,围着弹琵琶的那人开始跳舞,尤其是灵活的脖子惹人瞩目,动作倒也好看,与后世的新疆舞颇为十分
相似。
只是两个大男人跳舞,还频频对视,灵活的眉毛和弯曲的胡须抖动着,甚至还挤眉弄眼地抛着媚眼,让人有些不忍直视。
这要是男女合作,必定十分美妙,但两个大男人,让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琵琶嘈嘈之声不绝于耳,两人跳了几圈之后,那人又开始高唱:
「雄兵高唱凯歌还~吶
犒赏三军玉门关~嘿呀——
嗷嗷嗷……」
唱到最后,那两人同时起身,面对面交错欢舞,耸肩挤眉,看得人忍俊不禁,此时的二人哪里还有半分文士形象,倒像街头卖艺的搞怪艺人了。
等了片刻,歌舞便结束了,刘封还有些反应不过来,本以为是一段极长的舞曲,没想到总共才只有四句词,曲调慷慨激昂,但这词也太水了一些。 (5,0);
正皱眉之时,那老者再次言道:「殿下,二位这首凉州词是为来往西域的商队所作,故而词句浅显通俗了一些,恐难登大雅之堂,让殿下见笑了。」
那两人收拾乐器上前弯腰行礼:「如果尊贵的殿下能为我们填词,必定能够传唱大漠,甚至到更远的贵霜、大秦国去。」
刘封笑道:「大俗亦为大雅,民谣传唱千年,经久不衰,诗经雅俗共赏,能流传的便是经典。」
那两名西域歌者闻言欣喜万分,以为刘封是在夸赞他们,连连点头允诺,那老者脸色愈发难看,他本想用这两人引出后面之人,谁料抛砖引玉,砖却变成了金子一般。
「咳咳,殿下做唐宋体,吾等已经拜读无数遍,自叹弗如,今日既来西凉,自当以凉州曲恭迎殿下,若能得殿下填词,当为凉州百姓之幸也!」
老者不动声色地把那两人推到身后,跨前一步,向刘封抱拳道:
「吾等班门弄斧,有几首拙作呈上,抛砖引玉,只填词,不做歌舞,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刘封微微点头,笑道:「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