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276)
「殿下,那刘封诡计多端,可要三思而行啊!」
「本王自有决断,无需老将军提醒!」
优勒王子左右观看,见戚华瑶也不在阵前,愈发不悦,拂袖道,「今日大胜归来,全军犒赏,中军设宴!」 (5,0);
「遵命!」
戚渊德摇头苦叹,心中忧虑,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优勒王子摆酒赏功,几名监军献计将今日之战写书一封,差亲兵连夜向疏勒报捷。
前营酒宴欢歌,戚渊德父女在后营却愁眉不展,戚华瑶更是怒气冲冲,嘟着嘴一语不发,如果优勒王子真有这么厉害,可真是麻烦了。
「唉,太子中计,恐怕汉军要有所行动了,」戚渊德端着杯中已经微凉的茶水,一声长叹,「骆驼岭,恐怕保不住了。」
戚华瑶吃了一惊:「爹,你这是什么话?」
「太子绝非班辞对手,更不要说周处和文鸯他们了,」戚渊德苦涩一笑,「今日阵前交手,就算他侥幸赢了班辞,也不可能打得过文鸯,甚至周处还和其他几人联手,即便是对付伏闍讫多,周处也能与之大战五十回合,这是刘封的奸计。」
「汉军果然行动了吗?」
戚华瑶的面容忽然舒展开来,竟有几分喜悦涌上眉梢,忙问道,「那汉军接下来会怎么办?」
戚渊德忧虑骆驼岭的战事,没有发现女儿神情微妙的变化,摇头道:「刘封的情报,老夫也掌握不少,此人用计出人意料,实难猜测,此次他故意在阵前数将诈败,一来是让太子轻敌,二来是挑拨我们君臣。」 (5,0);
戚华瑶蹙眉道:「阵前厮杀,也未对话,更没有细作入关,他怎么挑拨?」
「丫头啊,这是阳谋!」
戚渊德摇头苦笑,「刘封故意让老夫看出来汉军是在诈败,为父自然会提醒太子,但太子大胜归来,正在兴头之上,岂能听我之言?
他早已料到太子不会听我阻谏,反而因此惹太子不快,致使君臣嫌隙,将帅不和,此乃军中大忌。」
「父亲当真劝了太子?」
「不止劝他,还当着三军之面说破此事,唉……」戚渊德再次叹息,「当时军情紧急,未曾思虑过多,如今回想起来,确实中了刘封离间之计。」
戚华瑶心中暗喜,嘴上却说道:「忠言逆耳,既然太子不愿听良言,就由他去吧,爹爹已经尽了为人臣子的本分,听不听是他们的事。」
「丫头,此事关乎国之存亡,岂能意气用事?」
戚渊德不满地瞪了一眼这个任性的女儿,缓缓道,「不行,明日太子若再出战,还要提醒他才是,以免中计。」
戚华瑶无奈地翻了个白眼,对这个固执的老父亲已经彻底无语了,既然知道汉军已经行动,心中又多了几分期待,又有几分忐忑,刘封既然已经实施计划,为何迟迟没有派人来与自己联络? (5,0);
优勒王子接连杀败汉军五六名大将,虽说没有擒杀一人,但也大大增长了疏勒军的士气,庆功宴上更是对他一番吹捧,仿佛成了西域战神,十大名将加起来也不如他。
优勒王子从未如此风光过,即使当年被册封太子时也没有如此痛快,次日一早便带着班辞的发冠出关讨战。
戚渊德在关前阻拦,被优勒王子呵斥一顿,领兵到关前的战场,却迟迟不见汉军到来,乾脆再派人送去战书,要与班辞一决雌雄。
从早上等到中午,汉军营中毫无动静,优勒王子自以为成功震慑住了敌军,得意撤兵,又将戚渊德嘲弄一番,说他年迈无用,已经不是能征惯战的疏勒大将军了。
第三日优勒王子又带兵出关,将人马前移两三里,令军士大骂汉军,汉军依然坚守不出,疏勒兵马胆子越来越大,渐渐靠近汉军大营,甚至到营门外大骂讨战。
一连数日,汉军不敢应战,优勒王子风光无两,威望已经超过戚渊德,对戚渊德的劝告初时还能听两句,后来王旨送到,疏勒王大大夸奖太子领兵有方,叫他与戚渊德同掌兵马,二人商议军机,同心击退汉军。
优勒王子人生得意,唯有一件事让他心中不满,直到现在,戚华瑶还对他避而不见,没有什么好脸色,因此耿耿于怀,暗想着击败汉军之后,父王的犒赏统统不要,只要将戚华瑶赐婚,那时候父王定会欣然答应,戚渊德也没脸拒绝,到时候江山美人双双到手。 (5,0);
龟兹援军还有三日路程就能到骆驼岭,优勒王子愈发求战心切,每日到关外骂战,还派人频下战书,先从情敌班辞开始,到后来将商越、文鸯、周处乃至大将军刘封都当做挑战对象,全都下了战书,却始终得不到回应,认定汉军怯战,便与几位监军筹谋攻打汉营之事。
这一日几人正在商议半夜偷营计划,忽然亲兵来报,班辞回了战书,明天中午与他在关前一决生死,不死不归。
「哈哈哈,这个缩头乌龟终于忍不住我的激将法,要来送死了吗?」
优勒王子看着战书中义愤填膺之词,大为得意,他在先前的战书中将班辞连带其祖定远侯班超狠狠大骂了一顿,就是为了激怒班辞,这家伙果然中计了。
第2091章 形势陡转
(4, 0);
班辞和优勒王子立下生死大战文书,消息在军中传开,疏勒军中上下一片欢呼,这几日见识了太子的厉害,都认定这次交战必定斩将杀敌,旗开得胜。
戚华瑶也不再装病,一大早主动请缨为太子掠阵,优勒王子愈发得意,以为这几日的表现已经俘获戚华瑶芳心,今日在阵前斩了班辞,断了她的念想,从此之后便只属意自己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