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295)
艰难的一日总算熬过去,逐渐昏暗的天色让疏勒军感觉安全了不少,色尔德亲自到营中巡视,见到满营将士颓败无力,心中苦叹不已,尤其是那些劝降书信,更让城中人心惶惶。
他也虽有退兵之意,但此时敌人就在城外,担心一旦撤退被汉军尾随追杀,兵败如山倒,那时候一发不可收拾,恐怕真要一败涂地了,身为王室后裔的不甘让他犹豫不决。
天黑餐后,刘封将周处等将召集到中军大帐,言道:「疏勒守军已无战心,士气低迷,今日攻打城门,已然破败不堪重击。
待四更时分各营出动,掩到城下撞开城门,敌军见我连夜攻城,必不敢来阻,自会从北门逃走。」
周处言道:「既如此,该派一支兵在北归之路埋伏,若能擒获辅国侯,可一战而定。」 (5,0);
刘封点头道:「我正有此意,就由子隐带两千精兵连夜赶奔北路埋伏,截杀疏勒逃兵。」
「遵命!」
刘封又分派文鸯、李钰各领一军在西、南城门外埋伏,等候时机破城,众将各去分兵准备。
三更过后各营士兵悄然准备,来至营门处集合,借着夜色掩护悄然向城下靠近,城上疏勒守军个个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还在想着明日如何应付汉军的攻势,根本未曾察觉城下大敌来临。
约莫四更十分,一弯银月终于从东方升起,天地间灰蒙蒙一片,汉军营中忽然鼓声响起,号角齐鸣,打破了深夜的寂静,一条条火龙直逼东门之下。
疏勒守军没想到汉军今日攻城如此之早,赶忙擂鼓示警,城中乱作一团,士兵仓皇上城防蘌。
此时天色未明,只看到城下无数火光相连,连接成一片火海,又看到远处井阑上燃烧的火把,守将不由得毛骨悚然,井阑上的硬弩也是大杀器,而且专门瞄准了指挥的大将,简直就是催命符。
守将灵机一动,喝令士兵将城头上的火把全部熄灭,弓箭手躲在女墙之后监视动静,这样非但隐藏了守军的踪迹,城下打着火把的汉军反而愈发明显。
(5,0);
城下鼓声震天,火光亮如白昼,城头上却漆黑一片,只见旗帜和人影晃动,投石车抹黑发动进攻,威力大打折扣,井阑上的弓弩也失去了准头,这让疏勒守军大大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南门和西门外,文鸯、李钰各带兵马已经潜行到城墙脚下,守军都被东面的动静吸引,一个个伸长脖子打听着那边的战况,生怕战事紧急将他们也抽调过去。
鼓声极好地掩盖了城下的动静,不多时李钰派人向文鸯报信:「文将军,人马都已经埋伏好,若是此处无误,请立刻行动。」
文鸯点头道:「看我火号行事!」
此时西、南门外已被汉军围得结结实实,城门下埋伏好一百名壮士,手持大木准备撞门,四周伏有弓弩手瞄准城头,随时准备掩护他们。
昨日将投石车分到三门攻打城墙,其实重点是砸向城门,不少乱石打在城门上,这座本就不算坚固的城池城门已经开裂,不堪重击。
等所有士兵都准备好,文鸯派人在城墙转角避风处取出火折点燃了火把,一道火光出现在黑暗之中,城墙脚下的汉军都看得清楚,城墙上的守军还未曾察觉。
二人约定举火为号,同时进攻,一瞬间两处城门外发一声喊,便传来阵阵沉闷的巨木的撞击声。 (5,0);
咚——咚——咚——一下一下地闷响,连同整座城墙都在颤抖,一百多人扛着木桩撞门,阵势同样惊天动地。
城头上守军大惊,才探头查看,便见无数弩箭飞上城口,惨叫着掩面跌倒,西、南两处的城楼上叫喊连连,却被远处的鼓声掩盖,更无人前来救应。
疏勒军仓促防蘌,只放出一阵稀疏的箭矢,这对站在城墙脚下的士兵根本毫无威胁,还不等他抛巨石檑木,就听咔嚓一声巨响,城门已经被撞开。
砰——厚重的城门被强行撞开,门扇倒地,城门道内传出怪兽出穴般的声响,城头上守军见势不妙,知道汉军勇悍,不敢与之交锋,纷纷扔下兵器向城内逃走。
第2108章 疏勒覆灭
(4, 0);
色尔德正在赶往东门,忽然见许多败军逃窜,听说西、南二门被攻破,顿时脚下一个踉跄,立刻下令从北门撤退。
其时城内还有一万多疏勒军,但他心知军心涣散,又无大将指挥,此时断不能挡住汉军的冲杀,心知大势已去,带领亲随开北门逃往疏勒城。
随着西、南二门被巨木撞开,汉军蜂拥而入,苏克尔城也宣布告破,东面的鼓声渐渐停歇,但进入城中的汉军却越来越多。
文鸯和李钰一鼓作气杀入城内,但见四处逃窜的疏勒军,一阵冲杀之后都纷纷跪地投降,二人直追到北门处,这里聚拢了许多还来不及逃走的守军。
「降者不杀!」
文鸯在马上高举虎头枪一声爆喝。
随着围拢上来的汉军齐声大喝,混乱惊慌的疏勒军渐渐安静下来,纷纷跪倒在地,只有城门口的一些士兵还在逃命,不多时黑压压跪倒一大片。
天明时分,汉军全部入城,共收押俘虏五千余人,其余守军各自逃散,城中辎重来不及搬运,又为汉军提供了不少粮草军器。
刘封传令各营休整,将俘虏编制分组,愿降者运送粮草,不愿降者依然任其离去,但都要进行三日的听讲,将大汉政令和出兵意图宣扬出去,藉此瓦解疏勒军心。 (5,0);
中午时分,周处领兵归来,只有数百俘虏,却带回了辅国侯色尔德的脑袋,色尔德是在北逃途中被乱军所杀,半路上见到汉军伏兵,归顺汉军返回苏克尔,路上找到色尔德的尸体将人头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