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毒后惹不得(323)

作者: 凤凰于飞 阅读记录

看着她如此体贴,沐修业刚才的猜忌一扫而空。

“好,听你的。”

三人一同走进沐家大门。

此刻镇威王带着一众部将,一同朝着皇宫而去。

第461章 觐见

文治帝的身子刚刚痊愈,便召集群臣上朝。

不料,他一到朝堂,就见到龙案上摆了一堆的奏折,堆的如同小山一般。

文治帝看着下面神色肃穆的群臣,“燕王又闹出什么事了?”

能让这么多朝臣进谏的,恐非燕王莫属了。

“父皇最挂念的还是儿臣,不过儿臣最近可是乖的很。”燕王轻笑一声。

文治帝眉头一皱,御史莫青山上前一步道,“皇上,微臣所弹劾的是翰林院修纂宋文朝。”

“是他?”皇帝倒是诧异,他想起这人似乎是自己中意的人才,居然会被御史弹劾。

他随手拿起面前的一本奏折,看到上面的内容不由得微微蹙眉。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是一些后宅之事,却奇葩的很,外室摇身一变成了正妻,堂堂正妻居然变成了平妻。

“皇上,我大楚向来以孝治国,那梅氏本是原配,后来身份扶正,可宋翰林饱读诗书,却对梅氏这个正经岳母,连一次茶都未曾敬过,此为不孝,就怕会带坏朝风。”

“状元作为天下书生之首,理应以身作则,岳家发生的这事,他该劝余氏回去恪守规矩,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白白读了那些圣贤书。”

其余御史纷纷附和,“是啊,这般心胸狭隘,做事不顾人伦之人,不配为状元郎,还请皇上将其状元功名革除,留给更有贤能之人。”

众御史皆这般说,想必事情不会出岔子,文治帝的眉头紧锁。

沐守城再傻,也不会乱认子孙,想必一定是查到了真凭实据,证明沐修业跟梅巧娘属实是有婚书在身。

如果真这样,那宋文朝就真不孝不义了。

看着那张与太子有几分相似的面庞,皇帝内心涌出一股火,他连太子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了!

以前,每当自己身体抱恙,年幼的太子都会鞍前马后地来照顾自己。

而这个宋文朝,却这般不孝!真是白瞎了这张脸。

皇帝么脸色愈发阴沉,“去,去把宋翰林给朕唤过来。”

一旁的内侍急忙领命出去,不多时,内侍便带着傅令朝进了大殿,“微臣给皇上请安。”

文治帝强压着怒火道,“御史说的那些事,可都是真的?”

“自然是假的。”傅令朝神色不慌不忙,躬身朝着皇上回禀道,“微臣自然遵守礼义廉耻,所以才坚持如此,那梅氏并非真正的嫡妻。”

“你一面之词,难道能颠倒黑白不成?”莫青山冷声道。

见傅令朝丝毫不乱、稳如泰山,文治帝心中很是疑惑。

恰在这时,一名小内侍来报,“皇上,镇威王与张大壮在门外等候通传。”

“父皇,镇威王这事要紧。”燕王提醒道。

“把人带进来吧。”文治帝急道。

一想到镇威王跟张大壮这两员大将,不仅守住了安城,还将那些东戎贼子一网打尽,文治帝一扫脸上的不悦,面上不免露出几分笑意。

“传镇威王、张大壮入朝觐见。”韩公公尖嗓喊了一声。

没多久,只见大殿正门处,两位身量高大,体格勇猛的男子于外而入。

第462章 要为兄弟出头

“微臣叩见皇上。”二人齐齐跪地请安。

“好好好,起身吧!”文治帝满面笑意,好奇地看着张大壮。

只见那人身披铠甲,四十多岁,身形魁梧粗壮,浓眉阔眼,一看就知是勇武无敌的猛将。

不过,文治帝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毕竟是上了年岁,即便是如今如何的英雄伟岸,可再过上几年怕是不成了。

可如今大楚正缺少武将,能有这样一位神勇之人,已经实属难得,那还敢过多要求。

镇威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谢罪:

“臣有负皇上重托,没能护住安城,让那些贼子有机可乘,如果不是张兄……安城怕是就要失守了。”说着便捶地痛哭。

文治帝见结果是好的,也就没有苛责镇威王,况且他还带出一位英雄,“胜败在所难免,以后继续努力就是了。”

“微臣一定不负皇恩。”

随后镇威王将张大壮,是如何在危机关头突围,不仅守住安城又护住了那些将士弟兄,等事都说了。

皇帝听的很是高兴,看向张大壮的目光中多了些赞许。

“张大壮听封。”文治帝宣道。

“微臣在。”张大壮应着。

“因张大壮守安城有功,现特封其为正三品勇武将军,良田千顷,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另赐将军府邸一座。”

大楚缺的就是这样的将才,封赏又怎么会少。

“微臣叩谢皇上。”张大壮随后神色一顿,继续道,“可是微臣宁可不要这些封赏,也要为自己的兄弟讨个公道。”

皇上一听颇为疑惑,“什么不要赏赐的,张爱卿,有什么事你说就是了。”

“这事想必皇上也略有耳闻,就是整个京城都在传的,沐家正妻梅氏一事。”张大壮一提,便气恼不已。

“原来是这事。”文治帝眉眼一挑,刚刚他们可还在争论此事,“真是凑巧,刚刚御史还因为这事,一起弹劾宋翰林。”

“皇上有所不知,那梅巧娘是微臣兄弟之妻。”张大壮满脸不忿,“那兄弟与微臣一起在外连年征战,一直不曾回家。”

“不想,几年之后,战事有缓,他终于有机会回家了。可他的妻子却带着孩子跑了,到了京城找下家。她改嫁倒也罢了,可她却还让他的血脉认他人为父,并且那梅氏还害得人家正妻沦落成平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