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京城模范夫妻互穿后(125)

崔令宜:“你要是实在出不去,那便算了。本来带上你,也只是想给佛祖看看我俩的情况。我一个人去的话,最多就是不太灵验呗。”

“别想了,京郊太远,我不可能去的。”卫云章说,“你要实在想去,就自己去。也不必等到什么休沐日了,你反正要去瑶林书院讲学,书院和象山寺离得也不远,你顺路去一趟得了。”

崔令宜:“你就这么放心让我一个人去?”

卫云章似笑非笑:“怎么,你是打算在书院里下毒,还是打算在寺庙里下毒?还是打算用我的身体去跟拂衣楼接头?”

崔令宜说不过他,悻悻起身,转移话题:“你打算什么时候把《文宗经注》的新手稿给我?还有书院授课的讲稿。”

“《文宗经注》不急,陛下同意我晚些时候再交。至于书院讲稿……”他看向她,“我倒是不担心你背不下来,我担心的是,万一下面的学生问了你讲稿上没有的东西,你要怎么应对呢?”

崔令宜:“……”

“你是不是瞧不起人啊?”崔令宜瞪着他,“卫三郎我发现你这个人以家世取人的,之前以为我是大小姐的时候,把我夸得天花乱坠,现在知道我是冒牌货,就觉得我什么都不会了是吧?你以为崔伦女儿是那么好当的?我只是没你那么容易出口成章而已,不代表我看不懂书!你把讲稿给我了,我自然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卫云章:“……你最好是,别丢了我的脸。”

崔令宜呵了一声:“只要你不为难我,那我也不会为难你。”

-

一转眼,到了去瑶林书院讲学的日子,崔令宜身体也大好了。

这段时间,崔令宜问过卫相查案的进展,但不知道是真的陷入了僵局,还是卫相也有所隐瞒,总之,她并没有从卫相那里获得什么新消息。

既然他们不作声,那她也不管了,得先替卫云章干好活才行。

一起去瑶林书院讲学的,还有国子监里的一位李博士。这位李博士年近五十,是个老学究,和卫云章并不熟,因此崔令宜登上同行的马车后,也只跟他简单寒暄了一下,一路上假寐过去,避免和他聊太多的天。

马车一路行至京郊,在瑶林书院门口停下。

崔令宜悠悠转醒,故作惊讶道:“呀,这么快就到了。”

李博士有点无语地看了她一眼。

崔令宜让李博士先下了马车,自己跟在后面。

出来迎接他二人的是崔伦,崔伦朝他二人行了礼,笑着请他二人进入书院。

崔令宜抬起头,看着头顶金光闪闪的御赐匾额,有些感慨。

她当了崔伦三年的女儿,还是头一次踏进瑶林书院的大门。

崔伦与“卫云章”虽是翁婿关系,但此次见面是为公事,又有外人在场,是以依照礼节口称“李博士”“卫编修”,领着他们先在书院里简单参观了一圈,介绍了各处建筑布置,又带他们去了休息的客房暂时歇脚。

还别说,瑶林书院真挺大的,走一圈下来颇费时间和脚力,大冬天的,走得李博士的脸都有点泛红了。

“书院简陋,只能委屈两位今夜在此休息。”崔伦说道。

按照约定,他们二人一月讲学三次,上中下旬各一次,每次两天。中间一晚,便会住在瑶林书院的客房里。

“崔公说笑了,此处环境清幽典雅,正适合读书,何来简陋一说?”李博士笑道,“可惜我幼时在北地长大,无缘来瑶林书院读书。没想到今日终于有幸来到书院,倒也算是圆了我儿时梦想。”

“哪里哪里,李博士真是客气了。李博士如今在国子监任职,能有幸请到李博士来为我书院学生讲课,是学生们的福气。”

李博士捋着胡子感慨:“我已老了,教不了几年学生了,但江山代有才人出,未来注定是年轻人的天下。此次能与崔公的女婿、卫编修卫大人一起讲学,也是我这个老头子的幸运啊!”

“李博士说的哪里话,能有机会与李博士一起讲学,是晚辈的幸运才是。晚辈头一回讲学,若是讲得不好,还得请李博士多多提点。”崔令宜被迫打起精神,扬起笑脸,参与到这场无聊的交际里来。

……

聊得差不多了,李博士体力也恢复了,崔伦道:“时候不早了,快到用午膳的点了,我让人去传菜,给二位送到房中来。二位用完午膳,稍作休息,下午便可以开始讲学了。”

崔令宜刚要点头,却李博士道:“学生们上午的课什么时候上完?”

崔伦看了看刻漏:“大约还有一刻钟。”

李博士问:“下课后,学生们可是在膳堂用饭?”

“正是。”

“那不如我们也去膳堂用饭好了,既然是来讲学,自然该与学生们多亲近亲近,我们也好瞧瞧这书院学生下课后氛围如何。”李博士看向崔令宜,“卫编修应该也没来过瑶林书院吧?”

崔令宜:“……没有。”

“那正好,我们一起去膳堂瞧瞧。”李博士兴致勃勃。

既然李博士如此有兴致,崔伦也不会拂了他的意。

崔令宜不情不愿地站了起来,跟在二人后头,出了客房,往膳堂的方向走去。

书院里有一两百名学生,崔令宜光是想象了一下一群年轻男人挨挨挤挤冲进膳房的场景,就有点崩溃了。她总觉得自己似乎还闻到了一两百个男人聚在一起时身上的汗臭味。

天啊,这李博士不会为了彰显他的平易近人,还打算跟这群学生坐在一起吃饭吧!

上一篇: 误酒 下一篇: 和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