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吹拂的港湾[港](163)
这件旗袍也没有做任何夸张的修改,保留了最传统的风格,只不过裙摆垂地,后摆偏长拖地,呈现鱼尾状,旗袍上所有的刺绣均由手工完成。
珠宝同样重要,盛嘉宜此次佩戴的珠宝为全套Boucheron拍卖级藏品,分别是8颗野生珍珠和42颗碎钻制作而成的胸针、27颗帝王绿翡翠珠子手串、绿宝石耳坠以及一根由黄金、蓝宝石、红宝石制作而成的羽毛头饰。
“这是Boucheron给你的一次投资,要是能拿到奖,他们就会谈你做全球代言人,拿不到奖,作为亚洲极少数能站在这个舞台上的女星,他们也不亏。”何希月絮絮叨叨像个老妈子一样打量着盛嘉宜,“没有哪里有问题了吧?记得走红毯的时候一定不要摔跤或者做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动作,你的地位摆在这里,是要去竞争影后的,可不是要去当红毯明星。”
盛嘉宜正被化妆师固定住,往她脸上添加修饰,不能出声,只是淡淡嗯了一句。
“我跟程良西的团队的沟通*过了。”何希月紧张地拍了拍手,“他们也知道他这一次没办法竞争最佳男主角,毕竟参选的影片男主里有诺曼·艾立森和里斯·切尔曼这样的国际巨星,所以他们的资源也会全部倾向给你,你和他是老荧幕搭档了,未来还会有很多合作,这笔买卖不亏,程良西毕竟在全球都有知名度,他是认识不少国际电影制作人的。”
又说:“麦克伦·米勒出生于英属马来亚,父亲做过当地的驻扎官,你要不要问问小徐少有没有办法,毕竟黄家是马华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不要。”盛嘉宜直接回绝,“我不是要面子,是确实没必要......Andy姐,这里是欧洲,不是你熟悉的那个人情地界,别最后搞出什么丑闻,那就弄巧成拙了。”
“好吧好吧。”何希月放弃了任何潜在的走后门的想法。
金棕榈通常不会给到开幕片,程良西的角色又缺乏拿奖的可能性,所以《Summer Night Romance》的奖项,能冲刺的重要也就是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三个重量级奖项。
**
盛嘉宜在欧洲知名度不够,这次红毯是跟程良西一起走,不过她这种长相也不愁没有曝光度,一下车,所有的摄像头自然将镜头对准了她。
其中亚洲的记者叫得很大声:“Ana,看这边,笑一笑!”
欧美的记者便也跟着喊:“Ana。”
一时之间叫声此起彼伏,盛嘉宜只好两边都笑着打了招呼,她与程良西站在一块很般配,两个人都好看得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这是程良西第二次入选欧洲三大主竞赛单元,他年纪在男演员里不算大,男星四十才是拿国际重量级奖项的平均年纪,所以他也挺想得开,自愿当盛嘉宜的护花使者,捧盛嘉宜这个后生仔上位。盛嘉宜又太年轻了一些,不过在她之前,戛纳出过十三岁的影后,所以她的年纪,又不算是个门槛了。
“主映结束后我就回香江,在这里呆两周,实在是要耽误太多事。”走过红毯后,两人都松了一口气,程良西问盛嘉宜,“你回不回去?”
不等盛嘉宜回答,他又立刻接上来一句:“你应该留在这里,因为你是有可能拿奖的,妹妹。”
“我会留下来。”盛嘉宜点点头,“不管怎么样,这次机会对我来说都很重要,我资历太浅,态度就该表现得热情一些。”
“拿奖对于演员的好处要大于导演。”程良西说,“尤其是对于你来说,这种名誉很虚荣,但是很重要。”
盛嘉宜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对演员来说当然不是谁拿奖谁就更红,谢海华这样的动作巨星就很少得到主流奖项的肯定,但不妨碍他们红到好莱坞,国际皆知。谢海华就不需要戛纳影帝这种奖项来肯定他的成就,但对于华裔女星来说,花期是有限的,也不可能有专门给女人定制的类型动作片,要是能在大红大紫的时候拿到戛纳影后,这一定会成为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
“我必须要回去,还有很多没有完成的事情要做,要准备演唱会,要去录音棚录歌,还要去筹备金像评委会的工作。”程良西扶住她的肩膀,垂眸认真看着她,“妹妹。”
“嗯?”
“妹妹。”他又喊了她一声,声音带着无比的温柔与坚定。
盛嘉看着他,眼神写满疑惑。
“亚洲还从未有过一位戛纳影后。”
“我知道。”
“你会是第一个。”程良西吻了她的脸颊,“我在香江等你的好消息。”
主映在沙滩上举办。
柔软的金色沙滩上支起幕布,暗色的海面上涌动白色的波浪,在寂静的夜空下,放映机的将五彩斑斓的画面投放在荧幕上。
盛嘉宜也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电影。
吴哥的阳光比她记忆中还要热烈,她看到自己在吴哥的遗迹里徘徊,画面就像是褪色的胶片一样,逐渐淡了下去。然后是香江的霓虹灯光与拥挤的楼宇,是她穿行在绿色玻璃后的身影。曼仪这个角色的出场也是悄无声息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场景,但是郑安容的确把最好的笔墨都给了她,她的完成度也足够高,甚至于说太高了,超乎自己的想象。
音乐由香江顶级制作人齐则明和美国配乐大师Anka共同完成。
荧幕上的成片比起盛嘉宜之前看到的原始版本剪辑了许多,那么多个零散的片段被郑安容重新拼凑起来,和她当时演的内容,其实是不太一样的。
关于曼仪在港口最后一个镜头,盛嘉宜问过郑安容那是什么意思,郑安容反过来问她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