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华枝春(276)+番外

赵轸看了眼世子的脸色,清清喉咙开始说正事:“消息放出去片刻,荣王府上就有人进出。”

裴忌满意点头,早朝的时候应该就有问太子安的折子了。

臣工们关心太子身体是否康泰,那是天经地义的事。

裴忌叩着茶盏,那两个徐氏女根本不是徐家女,而是徐家听信僧道看八字选出来的孕女,记在徐家的名下送进宫来的。

为的就是能一举得男。

圣人的圣旨是承宠的活命,没承宠即刻的打死。太子惊厥过去,两个女人就被押了下去,不管当时承没承过宠,在关押的这段时间内必都“承过宠”了。

“倒是两个聪明人的。”

圣人此时必也心存侥幸,都承过宠两人就能多活一二个月,一二个月后要是真能诊出有孕,就能再多活十个月。

十个月之后,说不定她们能一直活下去。

裴忌搁下茶盏,提笔给朝华写信,让赵轸送出宫去。

朝华接到信时,二人才刚三四天不通消息而已,她还远没到惊惶的时候。

但看到裴忌来信,她还是微微一笑。

锦匣中除了信,还有满满一匣凤草花。

打开裴忌的信,信里却没说宫中的事。先问她买宅的事顺不顺当,又说宫城中凤草花先开,摘来一把送给她,染指甲也好,插瓶也好。

最后说过些日子就能一起看赛龙,到时除了江米小枣粽子,还可以尝尝南边的龙船饭。

朝华搁下信,甘棠也把花插捧来了:“这凤草花外头都还少见呢,要不要养起来?”

“不用,捣了给我染指甲罢。”朝华伸出手,她好像没有染过,算算日子,等他能出宫时,颜色应该没有刚染那么艳了。

不那么艳,才刚好。

第140章 乾元

华枝春/怀愫

太后亲临东宫坐镇, 太子病情不断反复。

惊厥过一次之后,成夜不能安眠, 每晚都会惊醒数回,原来就苍白虚弱的身体日渐憔悴。

徐淑妃在长乐宫中哀哭跪拜,求开宫门面见圣人,话传到张皇后跟前。

田禀忠道:“底下人也是实在没法子了,娘娘您看,要不要去见一见?”

张皇后垂眼看着田禀忠,太监宫女都是人精, 当然“没法子”。太子在一日, 淑妃就是太子生母, 二人如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动了这头死那头, 一头都动不得。

圣人被他自己豢养的蠢物们狠狠咬了一口, 偏偏还动不得那些蠢物, 五内如焚。

张皇后收起目光, 轻叹一声:“母后她老人家已经日夜为太子忧心,这事便不要报了,况且封闭长乐宫宫门是陛下的旨意, 还该问问陛下。”

她从没觉得淑妃是对手, 连对手都不配, 更不屑在此时去观赏她的痛苦, 在勤政殿内观赏就足够了。

田禀忠也没想到, 都到这个时候了, 皇后娘娘竟然还能稳得住。只得苦笑:“娘娘好歹给一个准话, 长乐宫外都不敢站人了。”

“哦?她都说了些什么?”张皇后饶有兴致, 明知故问。

田禀忠把牙一咬:“说……说咱们大胆,她是太子殿下的母亲, 等到太子……”他不敢说下去了。

徐淑妃是知道太子没死才叫骂起来的,她说等到太子登基,今日关押她的人一个也不会放过。

里头的宫人劝不住,外面的不敢听。

张皇后一直知道淑妃不过是个蠢妇,今日听见依旧有些吃惊。燕知雨,蝉知寒,她怎么一点也不知危险?

日光初升,上朝的时辰快到了。

张皇后站在玉台高处,看见大臣们自宫门口三三两两结伴进来,今天的折子想必是十分精彩的。

小太监飞步上前来禀报:“娘娘,圣人醒了。”

圣人醒来不见皇后,敲了敲床沿。

随侍的小太监知道这是在找皇后娘娘,如实说道:“田公公有事禀报给娘娘。”

“何事?叫他进来。”皇后不在身边,没人再能猜出他想说的话,他只得忍疼出声。

张皇后很快带着田禀忠进来,田禀忠把战战兢兢把话说给皇帝听,皇帝听了几乎气得要坐起身来,又因头疼,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握拳捶床:“塞住她的嘴。”

田禀忠终于得到御令,可他哪敢真像皇帝命令的那样塞住淑妃的嘴,太子还活着呢。

皇帝心里明白得很,这才两天功夫,他眼睛充血,口角长泡,确实五内如焚。

张皇后端来药碗,安抚他道:“陛下龙体要紧,刚煎了下火的汤药来,旁的都慢慢说,陛下先喝药罢。”

圣人头疼闭目,张皇后知道他此时最关切什么:“陛下放心,医官每日都给那两位徐氏女请脉,一有消息母后会报来的。”

宫中的嬷嬷验过了,那两个徐氏女俱已“承过宠”。

皇帝根本不相信,以太子的身子骨,临幸一个都难,两个更是无稽之谈。

他沉着脸,一字一顿:“等上两个月,没有就杀了。”

张皇后应下,承旨太监送上厚厚一叠奏疏,都是是大臣们问太子身体安康的请安折,雪片似的堆在盘中。

气得皇帝连汤药都喝不下,摔在榻前。

臣子们列队立在偏殿,正殿偏殿所有人都听见玉阶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从远至近跑到殿门前时,张皇后轻轻屏住了呼吸。

跟着东宫的太监和邓太后身边的王得忠一齐进殿来,二人齐齐跪倒在地,勤政殿殿内殿外一个挨一个跪倒一片。

未到大殿的臣子跟已经等待在偏殿的大臣们,都知道大事不妙,全都涌到殿门前。荣王一系的臣子在私下交换眼色。

上一篇: 我那千年流量夫君 下一篇: 何不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