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刀子精豆腐心(69)

作者: 缠雨 阅读记录

她也该找找了。

先从一楼开始吧,没有再上楼去寻。

赵刀刀将手掌张开又合上,适应着没有拿刀的感觉,从旁边书架随便抽了一本书出来。

说起来,赵小刀今天也没说话,怎么一直睡觉?

赵刀刀深吸一口气,叫自己沉下心来,别再胡思乱想。

没想到看了两页就嘴角一抽。

书中以自述形式记载着某位峦岳派弟子的日常心得,第一篇标题写着“了解峦岳派之白玉山茅厕地点全记载”。

这本书明晃晃放在第一个书架上最显眼的一排,受欢迎的程度不必多说,赵刀刀往后翻了几页,居然还有其他弟子用小字在边缘做的笔记,字里行间都是对这位不知名师兄的感谢。

她沉默着合上书。

不知是她看得太慢还是唐雪看得太快,赵刀刀走到第三个书架时,唐雪已经绕了一圈过来找她。

“恩人?”

“嗯?”

“我问过那守门了,现在弟子们都忙的脚不沾地,藏书阁没什么人来。”唐雪冲她使了个眼神。“上去看看?”

赵刀刀还没回答,周向晚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走过来,靠近道,“找到你们了,我刚问了楼上的守卫,和门口弟子说法不同,他说只有顶层不能去,其他的不拦着。”

他猜测着,“估计是有些书太老旧,塔顶常年不见光,放在那里保管正合适。”

周向晚对赵刀刀说,“你要找的书应该不在这层,这一层的书都是外面常见的,没什么新奇,上去找吧。”

赵刀刀放下手里的书,“好,那我们上去。”

藏书阁的楼梯仅有两人宽,三人依次上楼。

脚下木头的颜色老旧,但是台阶很稳当,踩上去也没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每一阶转折的地方都很光滑,有向下弯的弧度,峦岳派弟子众多,加之经常有外人慕名而来,有这样的痕迹也算正常。

二楼书架比一楼的更高,方便挂着字画,架子上卷轴样子的字画堆迭,还有志怪小说之类的民间话本,整齐地垒在一起,看样子也不是赵刀刀要找的。

唐雪多看了两眼,有些是她看过的。

继续往上,三楼一半是名家着作,一半是江湖历史和其他门派世家的武功记录。

到第四层,才再次出现带着峦岳派字样的书。

“怎么不见守卫?”唐雪问。

他们已经上到四层,一路上还没有碰见其他人。

周向晚道,“可能走开了。”

“现在虽然不比寻常,但这里的守卫也太不尽责了,万一我就是那种想去顶楼的人呢?”唐雪随口道。

赵刀刀看向唐雪,不确定地问,“这是心里话?”

“啊?”唐雪反应过来,摇头如拨浪鼓。“恩人别多想,我可不是那种人。”

周向晚也奇怪怎么之前看见的守卫不见了,“到顶层应该还有人守着吧,或者有什么机关,要是好奇等下可以一起去看看。”

正走着,赵刀刀忽然往脚下看去。

她踩在一条走动形成的痕迹上。

这里有很多人来过。

藏书阁的地面是硬木搭成,不容易留下足迹,他们之前走过的二三楼地面都平整光滑,没想到四楼居然会有这种脚步痕迹。

它们都聚集在一处,汇聚在一个书架前,是来看断水剑法残本的人留下的。

峦岳派为了方便来客,足足准备了七本断水剑法放在架上。但即使是后人最新誊写的版本,也已经被翻阅的泛黄,书页边有细小的缺口,页脚微微卷起。

唐雪走过去,拿在手里翻看几页,没什么稀奇,还不如唐家的暗器谱有趣。

赵刀刀问,“你不过去看看吗?”

周向晚有些失望,“先帮你找书吧,唉,那残章一放就是七册,估计也没留下什么重点。”

“恩人要找的书在这层吗?”唐雪见他们还站在书架边,过来问。

“嗯。”

“要帮你找吗?”

赵刀刀还没跟她说那晚林中遇到疯子的事,“不用了,我自己来。”她看出了唐雪的去意,刚才唐雪在二楼就有些流连,“你去二楼吧,没事。”

唐雪眼睛一亮,应了一声下去了。

赵刀刀和周向晚分成两路,一册一册地看着。

突然,周向晚举起手中的书,道,“这里。”

赵刀刀走过去,他手里正拿着一本峦岳派的传记,翻开扉页,是十几年前写的。

“你要找的是这种吗?这一层架子好像都是峦岳派的过往记载。”周向晚问。

赵刀刀接过看了看,“嗯,谢了。”

周向晚道,“你好奇峦岳派的历史?”

“嗯。”赵刀刀解释道,“一时兴起。”

“因为那晚遇到的人?”周向晚道。

“有点关系。”但是还有更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赵刀刀想起了王四说的那个故事。

“要帮你一起看吗?”

赵刀刀想了想,“好。”

周向晚将扇子别在身后,跟赵刀刀一起细看起来。

峦岳派真正建派还不足百年,但历代掌门的传承却可追溯到近两百年前,白玉山路险难行,第一任掌门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理由决心在此建派。

书上只写着后人的揣测——“此地易守难攻,山林茂密,出世可练武,入世可练心,是宝地。虽事业难成,愿百年坚持,或可成功。”

开派立宗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位掌门召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家人,到最后也只是打扫出了一片地方。

山高路难,匠人失足掉入山崖的也不少,这掌门大业未成,临去之时留下了念想,就埋身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