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的读心术[娱乐圈](11)
……
“所以说,你干嘛从背后偷袭我呢?”制片人李平把冰袋拿给已经不流鼻血的王春城。
“你知道咱们的电影卖了多少钱吗?6000万!第一天就有6000万!嘶~你知道,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平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意味着距离处女作十年之后,你终于有一部电影要赚钱了。”
王导倒吸一口冷气,认真考虑了一下先扔冰袋声东击西,然后一拳把这家伙撂倒的可能性。他思考几秒钟,表示:“算了,我不跟你计较。”
“呵呵。”李平对此表示不屑,转身拿出一份文件给他,“这时电影的首日票房分时曲线图和去掉我们水军之后的真实评论情况,你能看出什么?”
王导看了一会儿,把文件夹合上,认真地说:“我差不多能把债还清了。”
李平看他一眼,然后说:“我们缺个营销爆点。”
“爆点?我们缺个爆点?盛家琦不是吗?”
“不够,后续还需要其他话题。”
王导拿起文件又看了一遍,然后说:“后续不可以等口碑发酵吗?”
李平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王导很快就被他看得自己也心虚起来,他使劲儿搓了一把自己多年失意的老脸,说:“你要什么爆点?”
“常青。”
王导有点诧异地看向他:“你不是已经坑了她一把,还来?”
李平垂下眼睑,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做熟不做生。”
……
不多时,一种风声开始悄然在互联网上流传,王导的这部电影一开始找的是常青,但是因为她个人的原因,东皇公司换成了盛家琦。
而这所谓的“个人原因”在媒体和社交网站上演变出了各种版本。
“怀孕,绝对是怀孕!常青孕相不好,不能剧组养胎,所以才拒绝了电影。”
“不是,我听业内人士说她好像牵扯上了某大人物,被大人物的老婆全行业封杀。”
“我在东皇公司有熟人,听说是盛家琦逼常青让给她的。盛家琦是什么人,你们懂的。”
“是常青演技不好,开拍之后被王导退货。”
网友真是爱上头,事情哪有那么热闹。
肯定是炒作啊!
江芊芊无语网友的天真,刚要反驳,就被通知已经到达目的地。她收起手机,和摄像师傅一起下车。
江芊芊入职刚满一年,只能独立出点小活儿。正好今天王导剧组路演到这儿,找媒体开个小型见面会,公司就派了她来。
10月2日,刚刚一场秋雨过,空气里凉意十足。
媒体见面会在影院的一间会客室里,她先去签到,领了车马费,随后找了个位置坐下。
其实路演过程中的媒体见面会并不怎么热门,说来说去就那些东西,平时再怎么采访也就是拍摄过程中的趣事。
说实话,这种事也只有粉丝和影迷觉得有趣,演员们自己都觉得无聊。拜托,跟一年前工作的同事工作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啊?
当然,硬要整活儿的剧组还会说说什么“**的演技吓坏导演”,找工作人员说说“不像演的,灯光老师灯都吓掉了”之类不着调的话,这稿子不给钱能写吗?
今天,江芊芊看屋子里摆了能有两排椅子,一排五六个,也算是人多了。
她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不多时,电影主创出场,记者会开始。
首先是导演发言——“今天是我们电影上映的第三天,在6个小时前,已经成功破亿!”
“哗哗哗……”大家给面子的鼓鼓掌,说实话,这消息也不新鲜了,你们社交账号不是发过庆功海报了嘛。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喜欢并且这部电影……”
“哗哗哗……”都是套话,大家兴致缺缺。
“好,下面开始自由提问。”主持人走流程。
“王导,您在选角阶段邀请过常青吗?”也是老油条了,心知肚明今天的来意,直接进入正题。
“常青是很优秀的演员,我一直很想和她合作。”王导回答。
提问的记者咂么了一下这句半截话,心里觉得腻歪,又转向制片人李平:“李制片,您下部电影有要和常青合作的打算吗?”
“如果有机会,当然是最好的。“
啧,看人这话说的,跟没说似的。记者向主持人摆摆手,直接坐下了。
江芊芊想了想,站起来问向盛家琦:“家琦,你知道常青为什么拒绝这部电影吗?”
“这个问题不成立。”
王导、李平和其他记者还有一直闲着看热闹的谢令仪齐齐转向她,全场安静。
“电影开始试镜的时候常青已经决定不和公司续签,早就停止对接工作,所以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
江芊芊晕晕乎乎地坐下了。沉默笼罩了会场几秒钟,然后才像油锅里进了火星子一样燃起熊熊热情。
主持人仿佛突然从无聊的大学课堂辅导员变身初中公开课老师,台下一双双高举
一个脸上写满清澈愚蠢的小伙子被点到。
“请问家琦,你是指这次传言完全是剧组的炒作吗?”
唉,所有记者都暗叹一口气,怎么能这么问,浪费机会啊。
盛家琦中规中矩地回答:“我不清楚传言是从哪里来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剧组不会这样无中生有。”
下一个被点到的记者明显没有这么好说话:“请问家琦,那王导究竟有没有向常青发出过试镜邀请吗?”
盛家琦抿起嘴巴,斟酌着措辞。然而话还没出口,就被另一道声音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