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赐金吾(80)

作者: 三改火 阅读记录

“孟观火......”

衣衫自肩头滚滑下去,堆在臂弯间。外面的雷声不停,他的声色没入其中,带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无措。

孟汀听到了,从他身后抱上来。

他浑身烫得不行。以前尚未如此,他只能凭着自己对孟汀的熟悉,将脊背贴过去。这样进得很深,他又没什么依凭,反手摸索着去碰孟汀扶在肩上的手,讨饶道:“慢一点。”

孟汀没再理会他。

外头雨下得酣畅,能将人脚步盖去。李鉴怕有人过来,孟汀却不买账,一面讨债一面凑近他后颈,气息落下来。

李鉴看不见,可光在心中想着孟汀的脸,便不能自制地出声。

他想起在幻境里的云中,他自鼓楼上向下一跃,企图以此离开那个世界。可孟汀终究是把他接住了——孟汀好像一定会接住他,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已经相逢相认,都会伸手接住他。

“不要怕。”孟汀在他耳侧道,“貍奴,不要怕。”

他眼前蒙的带子被蹭掉了,露出双目,眼底一片桃花红。直到尾声,他精疲力竭地融在孟汀怀里,被带着起伏,连声音都浸着水,再没一丝力气翻出什么花。

“孟汀。”他喊,“孟汀......”

孟汀将他拉起来,二人交颈吻在一起。

不要怕。

“别过去。”许鹤山下意识道。

李群青身子已经没在齐肩高的高粱中,回头看了他一眼。他自知说了句无用的话,低下身来对她道:“我怕里面藏了人。”

“已经清过场子了。”一侧差役道,“就是一只死鸟,不必多心。”

“一只死鸟。”许鹤山道,“若不过是一只死鸟,你这么着急地来找李长史做什么?”

“这......这......”

“那只玄鸟呢,为什么不提出来。”李群青问道,“非要我进去看一只死鸟,什么意思?”

那差役往下一跪:“小的该死!”

“将话说清楚了。”

“玄鸟伏于野,天下必然大乱。”差役趴在地上,闷着声道,“我不敢先报给崔大人,就先......”

许鹤山冷眼瞧着他。这下人消息似乎不太灵通,光知道喊一声小李大人,不知道这凭空的称呼究竟是从何来。天下大乱的征兆,他这地方的小差役自己不敢接,转头把烫手山芋扔到了冀州长史那里,叫李群青这个初来乍到的来看第一眼,踩第一脚凤凰血。

“滚远点,别再碍事了。”他低声警告道。

差役不认识他,但猜他就是个有来头的,不敢怠慢,拔起腿就走了。许鹤山挽起裙裾,下了高粱地,正要去看看那所谓玄鸟,李群青持着剑挡住他,回眼道:“先生,还是我走在前面吧。”

“你要去见大豫的祸端了。”许鹤山半开玩笑地道,“居然不畏惧吗?”

“既然落到我头上,我就去见。”

李群青收了剑,拨开重重枯浪。前边的枝干有被人催折过的痕迹,她放慢了步子,见到前边有一小片光秃的地块,仿佛经历过火烧。

她踏入那一小方禁地,望见其中陈着一个覆满黑羽的东西。她没见过什么玄鸟,但是杀过鸡鸭,知道什么是死物。唯一能确定的是,那东西绝不是什么鸟雀之类。

“没一点血迹。”许鹤山在身后道。

她抽出剑来,剑尖试探着去挑动那蓬乱的黑羽。那层羽毛一抖就散了,露出其下的木骨架,其中似有什么机括。

“这是什么?”李群青有些惊异,近前几步,蹲下身来,“我从未见过这种东西——这是鲁班鸟吗?”

“群青,别随意碰......”

剑刃一触及那骨架内的机关,那“玄鸟”周身骤然燃起一股烈焰,将自身整个吞没。李群青几乎一滞,还好百炼的身手未曾负她,剎那之间收剑回身。

那玄鸟生灭之间已成灰烬。

“可伤着了?”许鹤山急道。

他难得流露出这样的神色。

“不曾。”李群青反应过来,“先生,要把方才领我们来的那个差役拿来问话。这灰烬我来收集,带回去......”

她鬓发上粘了一片黑羽。许鹤山看见了,正要替她摘下,忽闻四周有人声。

他站直了,向田野望去。

那里有许多村汉村妇打扮的人,应该是住在附近的百姓,方才的烈焰似乎还映在他们瞳孔里。这些人们正惊惶不已地议论着,看见此间二人,恐惧地惊叫起来,四散而逃。

许鹤山过了许久才听出他们在叫喊什么。

大凶。

【作者有话说】

近代郭沫若认为玄鸟就是凤凰,他依据《离骚》中有“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第58章 非相第五十三

此时已是七月将近。

李鉴早早起身,借了一身佛头青的布袍,戴着帷帽出去了。今日官家休沐,街上车水马龙,他也不催自己的车架,只将门帘掀开一条缝,对驾车人道:“慢些无妨,莫出差错。”

“陛下请放心。”

李鉴没将帘放下,看清了那人的脸——是谢之问。

“你不陪侯爷看公文?”

“侯爷交代了,别人替陛下驾车,他不放心。”谢之问回身笑道,“那陛下您呢,可放心于鄙人?”

“放心。”李鉴一笑,仰身坐了回去。

上次见到此人还是在太极宫。他记得谢之问跪在他面前痛陈一番,身后是瓢泼的夜雨,雨里跪了个孟汀。

此事之后,他再没花费心力藏自己与孟汀的关系,但凡是心明眼亮的,都能看出端倪,再一打听就知道了。听闻禁军那头还议论了一阵,对孟汀也更服帖了些,未尝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