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木门通古代(227)

作者: ALAMM 阅读记录

之后村里的小孩子们也有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出去玩的时候得去山上剥树皮。

至于芦苇,这几天接连下了几场雨,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随着溪水的暴涨,村里是谁都不敢托大让自家孩子去溪边割芦苇的。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村里的汉子去地里拔草的时候,带着锄头和镰刀出门,回来的时候路过溪边,顺手就把芦苇割回来了。

不要小看了村里人想要挣钱的过好日子的决心,就村外溪边的那些芦苇,在林回星说过也能用来造纸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被村里人给搜刮干净了。

就连村长上下游生长着的芦苇,也被大家给瓜分了个干净。

当然了,村里人忙着往自家扒拉芦苇和树皮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林回星。

靠着做绣架赚了一笔铜钱后,现在林回星没有待在苏家做木工活了。

见村里人抢芦苇抢得热火朝天的,林回星也忍不住上去凑了凑热闹。

真的只是凑了凑热闹,同样忙着在溪边割稻草的村里人见到林回星后,连忙叫住了挽起裤腿就要下水的他。

“虽然开春了,但是这溪里的水还凉着呢,林郎君你就别下来了,我那里放着两捆已经捆好的芦苇,你直接挑回去就是了。”

林回星朝对面岸边看了看,果然已经有两捆割好的芦苇了。

现在还是春天,当年的芦苇刚冒出嫩芽,村里人现在割的,是去年已经枯萎变黄的芦苇干。

按理来说只要有植物纤维,都是可以用来造纸的。

这些芦苇稻草不管新鲜不新鲜,经过粉碎,蒸煮后,最后的形态都只会是纸浆,所以哪怕是去年的芦苇,也是可以用的。

等到村里人把造纸的原材料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之前在荒地那边脱好的泥胚也能用了。

原本林回星一直在为腌料池的密封性发愁。

这腌料池是万万不能漏水的,这关乎着造纸的成功与否。

最开始林回星想得是用他木屋地上铺的那种页岩贴在腌料池的底部和四面。

然而页岩也不是完整一块,缝隙处怎么都得掺水。

后来按照林回星脑子里的那点知识,他又想着用糯米浆或者桐油涂在缝隙中做填充剂。

不过上梁沟不种糯米,桐油虽然有,但是数量却也不多。

好在最后经过桂花婶子的指点,林回星知道山里产石灰。

那一片山谷,石灰都有了,山谷那些灰白色的石头不就是石灰石了吗。

有了石灰石和黄色的黏土,这土法水泥也就可以想一想了。

林回星先用几块石灰石加黄泥煅烧后尝试过,最后粉碎后的粉末确实是水泥。

因为石灰石和黄泥添加的比例不太对,最后林回星做出来的土水泥坚硬度不够。

确定这个方向可行后,林回星心里就有底了。

想着自己总是从外面拿稀罕东西过来,也不是那么一回事。

最后林回星借着上山剥树皮的借口,又回了一趟现代。

这是林回星回现代时最轻松的一次,他没再拖着满满一板车的东西,只背了一个背篓。。

林回星把背篓放在地窖后,就回房间拿起手机开机准备查资料了。

林回星想造出合用的水泥,又不想一遍一遍的去试配比,索性就偷懒回现代抄抄作业。

作为一个现代人,多年养成的习惯,让林回星习惯了拿着手机先登录社交软件。

然而就是这一登录,让林回星知道了一个天大的消息。

这段时间林回星在上梁沟忙着造纸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倒是把日子给过糊涂了。

没办法,在没有手机和日历的朝代,要不刻意注意着时间,林回星都很难清楚地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

林回星也把宝德斋的春季拍卖会给忘了个彻底。

就在昨天晚上,宝德斋的老板邵柯一连给林回星发了好几条消息:“林先生,你看新闻没有,的那块汉代玉璧成功卖出去了,龙老先生买的,都上新闻了。”

“可惜你没在现场,你是不知道,龙先生为了这块玉璧,可是亲自到场了,从一千万的拍卖价开始,最后这玉璧一路叫到了一亿两千万。”

“当时还有好几个海外买家对你这块汉代玉璧也是势在必得,几人你一百万,我一百万的加价,竞争可激烈了。”

“知道你不想把玉璧卖给外国人,当时我可是捏了一把汗,好在龙先生足够给力,最后一亿两千万的价格一出,其他竞争者都放弃了。”

昨天晚上宝德斋的拍卖会可是大大地出了一番风头,龙老先生作为华国首富,在国内的关注度本来就不低,加上这玉璧的成交价,种种信息夹杂在一起,很快就让这条消息上了热搜。

也就是林回星这段时间都在上梁沟待着,才错过了这么大的消息。

好在他今天因为想查资料回来了一趟,不然邵柯那边联系不上他,还有得麻烦。

在这上亿的成交价前面,林回星也顾不上那点水泥了。

林回星直接给邵柯打去了电话,对于自己的失联,他也胡诌了个借口。

“前段时间我进山了,山里信号不稳定,没收到你的消息,这会儿刚看到你的消息。”

因为昨天宝德斋出足了风头,邵柯激动得一晚上都没有睡。

昨天的拍卖会冲着林回星的汉代玉璧来的大佬实在太多了,连带着昨天宝德斋的成交量都破了记录

没办法,有钱人就是这么任性,虽然他们最感兴趣的是那块汉代玉璧,但是在那之前,看到有其他合心意的拍卖品,他们也是会直接举牌买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