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社恐小学官伴读日常(3)

作者: 赵不鱼 阅读记录

小顺子有些手忙脚乱,又放了一份,太子又点了个点。

一来一回五六次后,小顺子呈奏表的速度甚至比不上太子看完的速度。他有些麻木,左手递奏表后右手立刻抽走,已经成了习惯。

就在他以为一直这样时,太子的笔杆突然点了一下他的手背。

这一点看着轻,实际含着劲力,直接压住了他的手,又不至于戳疼。

“耍杂技?”邓衿看他。

“奴婢……没有。”小顺子收回了手。

邓衿点了点纸张,“本宫没点,就是要批,你再出神试试。”

“是。”小顺子不敢再走神。

等邓衿批完,已经快到日中。小顺子肩膀酸疼,还不能歇,得伺候邓衿换衣服上武场练武。

邓衿高束马尾,一身金红武服,身姿利落挺拔,高高站在武场上,太阳照下来,更看得眉眼凌厉漂亮。

他挑了把没开刃的长剑,下巴一抬,武讲官开始讲解要领,示范几次。

邓衿提剑摆了几回,学实后,就和武讲官对打练习。

小顺子第一次见到武场比试,目不转睛地看,看着看着,视线就全部落在了太子身上。

毕竟真的太出彩了。

运剑流畅,招式利落,剑剑飒风。

这时候的太子最专注,看人的眼神也最狠,把武讲官盯得频频闪躲目光,手里的剑也挥得又快又狠,最后“叮”的一声,武讲官手里的剑了,有一截在空中飞出弧线,差点扎到另外一个武讲官。

他招手,另一个武讲官提剑走出来,再次和他试战,如此轮了一圈,彻底没人能战之后才停。

邓衿扔了剑,平了平气息,对小顺子抬了抬下巴,“擦汗。”又对身旁的武讲官道:“挑弓。”

小顺子早已准备好了汗巾,闻言立刻上前,轻轻点抹邓衿脸上的汗水,然后对折起来。

邓衿原本在眺望远处的弓箭场,不知道什么时候转回头,恰巧碰见这一幕。

“汗巾扔了,”邓衿睨着他,“本宫不用用过的汗巾。”说完走向了弓箭场,留小顺子一人愣在原地。

练弓场的尽头是树林,靶子就插在边上,邓衿站在百米开外的拦线边,起弓搭箭,肩膀隐约绷起漂亮的肌肉线条。

邓衿没对准显眼的靶子,转而盯着树上提前刷过彩漆的一小片树叶。

风从极远处吹来,带起树叶簌簌摇摆,邓衿盯准那片小树叶,指节夹着待弦的利箭,在某一瞬间,骤然嗖飞,在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轨迹,直直射中彩叶还飞出了弓箭场。

小顺子哪里见过这等场景,看得目瞪口呆,一直到邓衿叫他,他才回神。

“去捡箭,再给本宫倒杯水。”

小顺子应下,跑进树林里找了一阵,终于在树丛中找到了那支箭,箭镞上还穿刺着那片叶子。

有些心惊。

如果太子要谁死,那还真不一定能活下来。

不敢再想,他跑回去把箭交给了邓衿,又倒了水捧过去,脸色青青白白,老实巴交站在一边。

邓衿边喝边看他,末了,放下茶杯,与他对视,“箭扎到你了?”

“……没有。”

“那就别摆出这副脸色,瞧着像本宫欺负你。”邓衿提弓转身走了。

小顺子闭上眼睛,摸了摸脸,缓了缓,心说欺负得也不少了,进宫这么久,第一次被搓磨成这样。

烈日当空时,太子终于结束练武,沐浴更衣用了午膳,睡了小半个时辰,醒来又在茶室看了会儿经史,下午才坐轿回宫面圣。

走前,邓衿将好些珠宝扔给小顺子,“这些本宫不戴第二次,卖了送了随你。再替本宫给带你的老太监带句话,把人送进来就得教好规矩,宫里不留吃白饭的。”

第 2 章

皇宫,御书房。

“父皇。”邓衿行了一礼。

皇上年过半百,忽略眼角细纹,依然俊美,他给邓衿倒了杯茶,笑眯眯道:“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不必拘礼,坐。”他把茶杯递给邓衿,“这是宜州那边出来的茶,尝尝。”

邓衿坐到对面的绒椅,接过茶抿了抿,放下,“茶不错。”

“是吧,”皇上笑道:“太子伴读送的。”

邓衿微顿,抬头,目光锐利,“伴读?”

“是,”皇上稍稍坐直,拢了拢身上的绒衣,平和道,“朕知道,你从菱洲回来后仍然不落功课,政务缠身,这是好事。但眼看明天就要去学殿,你还未选伴读。朕想着,你在菱洲呆惯了,这边的人除了你皇兄皇弟,其他的都不认识,不便选择,所以便自作主张,替你选了一个。”

邓衿面露嫌弃,“谁?”

皇上大笑,指了指他,“太子啊,朕猜猜,你现在想的是对方长相美丑,家世如何,手脚是否麻利,办事是否机灵之类?”

“是。”邓衿手支着额头,“长的难看岂不碍眼,家世不衬没资格同本宫说话,手脚不麻利、办事不机灵如何能当得起伴读?”

“太挑。朕听人说,你对下人也是这样,甚至苛待?”

“苛待?”邓衿冷脸,“谁无故为难他们,必须说为难,那也是他们做不好,怎么能赖到本宫头上。”

皇上笑眯眯,“所以说你太挑,”他垂目,看桌上的清浅茶水,“太子伴读经不起这么折腾,他也不是宫仆,手脚麻利办事机灵这些,没必要。”

邓衿没说话。

“朕有一事托你。”皇上看了看他,“你的伴读长得白净水灵,凭太子你的眼光,应当是顺眼的。他祖父母都曾是朕的老师,父亲是十八年前战死的武状元宋文岘大将,母亲是十八年前已逝的文状元,都是朕的同窗。这个家世不论人生死,仅看身份,能同太子你说得上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