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放弃修真,我要当生活玩家(198)

作者: nrikus 阅读记录

这么来去跑了十多趟,这片碎石渣土的地面被她清理出来。

眼看着日落西斜,旁边有不少孩子就这么嗦手指看着这仙姑边法术,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等晚间的时候,有人还过来问,仙姑能不能帮他们也变一下。

谷芽就告诉他们,等县令大人安排下来,会派人沿着县衙两侧街道开始清理。

她把挖出来的泥做成基础泥砖,然后开始晾晒。等晒完100泥砖后。谷芽打开了系统配方界面,点击了“窑炉”制作。

背包里泥砖消失,接着一个10分钟的倒计时出现在合成框右上角。

很快,合成里已经显示窑炉制作完毕。她打开建筑模式,将这个窑炉搁置在了空地后方。她搭建了个坡顶木棚,位置大概够放了。

窑炉大概有1.6米高。呈方形。中间有一个炉口。可以打开放烧制物品。下面是添柴柴的位置。

谷芽一靠近窑炉,基础合成就点亮了砖块的烧制。

她发现这个窑炉放在外面,还可以烤火或者烤点红薯之类的东西吃。不完全依赖系统,普通人也能正常使用。

她又做了一个窑炉放到系统里,这样和石臼一样,无论何地都可以制作砖块。

泥砖烧一次能烧制一组(100)块,时间是5分钟。

谷芽点击制作后,背包格子里100单位泥砖,精制木料x1就消失了。炉膛里的火焰“腾”的一下升起来,伴随着四周温度的攀升。系统的合成栏开始了倒计时。

从城里过来的时候,她顺道买了些菜和米粮,怕这阵子县城没有吃的。

谷芽往炉顶上放了个装了水米的陶盆,借助余温烧水。等火堆熄了,她把红薯埋进草木灰里。用树枝拨了拨剩下的最后一根木柴,打算随便对付一顿。

五分钟后。

她把背包里的东西都掏出来,放盛具的竹篓里找了几个空碗。筷子,又找了点茶叶。

等旁边火熄灭了,她打开炉子,检查了一下里面的红砖质量,发现入手的砖块大小一致,跟后世那种农村建房子的砖块差不多。

她随手用开水泡了茶。再用热水兑了凉水,开始和面,扣上汤碗等发酵,继续烧制第二批砖。

趁着烧砖和制作铸铁炉的空隙,她把发酵好的面团拍在盘子上,炉子底下的火熄灭了。不然从栅格的位置火苗再大些,就能接触到盘底。里面还有些灰。她用粗布擦了一圈。有点担心灰尘往上飘,把面搞脏了。

她找了个碗,在面团里面裹了点白糖当馅,再把饼倒扣在盘子上放入炉膛里,接着就把拉门关上了。

谷芽自从被异火钻入体内,对温度的耐受度就变高了,此时得闲,她把脖子上用布条包着的万年寒冰掏出来。

寒冰没有融化,也没有变小。

之前唯一一次融化,是在异火钻入体内的时候。她非常确定,这块寒冰救了自己小命。仔细检查一番,看到寒冰没有缩小,说实话,谷芽也松了口气。

她真的怕自己要是失去这块寒冰,就会失去对异火的压制,然后被活活烧死。

这也是她现在这么着急制造升级的原因。修士的修为提升,自身肉体的抗性也会增强。俗称就变肉了。到筑基期中后期,4000度以下的高温都可以耐受住。

谷芽盘腿坐在草棚里,旁边放着一块萤石正散发着白色的光线。她旁边已经围起来一圈木墙。外面偶尔听到哭喊和狗叫声,头顶月明星稀,能看到明晃晃的月光落在院子里。鸟雀声都只有偶尔飞过的乌鸦,万籁俱寂。

体内的灵力没有运转,而是直接汇聚到丹田处,谷芽没有催动曾经学过的天衡宗修炼法诀,她静静的闭目凝神,直到一团热意从腹部涌上来。

她心中一喜,果然是异火,还蛮聪明的。

那团异火顺着她灵力的方向,像是被吸引一样流入四读,肾俞,外关,也就是手腕处。灵力灵活的流入掌心。接着释放出来。

像是嗅到了什么,那团火焰灵巧的钻出皮肤。在谷芽的手里,形成了一小团赤红滚动的火球。

谷芽看着火球,脸上传来一股热意。

她闭上双眼,开始调集灵力去“吞食”那团异火。她能感觉到,和之前接收到的能量比,这团异火连千分之一都不足。如果她能炼化这个异火....是不是就不会被它烧成灰了?

第172章 欧气满满

谷芽不清楚异火能不能靠自己的灵力炼化,她一切尝试都基于自己上一世对炼器知识的了解。

炼器就是靠灵火和灵力去炼化各种材料,打造成能够传输储存灵力的法器。现在她用这种方式想要炼化体内的异火,也是一样的道理。

谷芽十分小心,她白天在城内的药铺买了不少便宜的草药,用系统合成了“小还丹”20瓶。用掉了她手上所有的灵草。现在只要有不对地方,她就直接使用大还丹回血。

另外谷芽还放了一块旧日梦,以备不时之需。

“叮”系统传来的声音惊醒了谷芽,她手指一痛,灵气似乎释放的不稳定,那团异火也不安分的开始张牙舞爪。谷芽连忙把灵力往体内引导,直到返回丹田。

她一摸后背,竟然被汗湿了。

谷芽长吁一口气,后怕涌上心头。

她端了茶盏喝了一口,杯子里的茶水已经半凉了。方才接触到异火的时候,火焰边缘似乎有炼化的迹象。

谷芽觉得这是个好消息,她同时在心里做了决定。升级和炼化同时进行。

她把炉膛里的盆子掀开,掏出了里面暄暄软软的白糖芯烤饼。饼子上撒了点芝麻,谷芽一口烤饼一口脆黄瓜。这坛子泡萝卜酱黄瓜是齐娘子准备的,她这个把月在路上就吃了一大半。感觉味道丝毫未变,酸辣咸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