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求生,但ABO世界[gb](47)
诺恩扶了下眼镜:“你服不服她都是队长。再说,谁之前还不是个队长呢?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比俞恬早服役几年,军功有她高吗?”
布兰登狠狠瞪了诺恩一眼,实话总是最伤人的。
诺恩和布兰登被分在一个舰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想到这里他软了口气说:“不是说要给你弟邮东西?”
芙莱雅轻咳一声,试图打断火药味莫名浓起来的两人:“那个,你们队的机甲停放舱……”
布兰登一甩头,气呼呼的走了。
芙莱雅不死心:“唉,你们队在哪艘战舰服役啊?”
诺恩诧异,“你居然相信?”
芙莱雅耸肩:“我就是想去凑个热闹,又不吃亏。那可是K-93啊!”
“也是。”诺恩淡淡应了一声,“下次搭讪的时候,记得先自报家门。”
说罢,诺恩走了。
芙莱雅:“……”
那什么……
给个准话那么t难吗?!
三十八师的人也太不友好了。
……
白凤号机甲停放舱。
迪亚操纵机甲把光剑卸下来。
机甲是太空中最具机动性的攻击性武器,体积小速度快,即使如此一台通用机甲也高达十几米,机甲使用的光剑通常在六米以上。
迪亚控制机甲把光剑稳稳地放在停放舱里的修理台上。
俞恬用机械臂把光剑上的螺丝一个个拧开。
在她脚边,几个箱子摞在一起足有一人高,箱子里装的是她从曾娴那买的二手配件。
迪亚打开机甲驾驶舱,一跃而出落到俞恬身旁,一双棕色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光剑,就差摇尾巴了。
迪亚:虽然什么都不懂,可是好激动怎么办?
俞恬摇头失笑。
在很多机甲战士心里,机甲就是他们的全部。
机在人在,机毁人亡。
所以绝大多数机甲战士会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机甲的战斗力。
机械臂的电机嗡嗡转动,一个个螺丝被俞恬卸下来,那些螺丝规格各异,大的比拳头还大,小的比米粒还小。
一旁,迪亚看得咋舌,他知道光剑构造复杂,却没想到这么复杂,光看俞恬拧螺丝迪亚就已经看晕了。
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螺丝却被俞恬管理得服服帖帖,分门别类地放在修理台旁的格子里。
这张修理台是专门为修理机甲设计的,台子两边有两排大小各异的格子,用来放置各种拆下来的小型配件。
看俞恬的动作就知道她是个熟手,即使如此,整把光剑拆开也花了俞恬半个多小时。
正常修理光剑不需要这么费事,只需要把外壳打开更换里面的模块就行,但改装需要把光剑拆得格外零散,模块里面也得一一拆解之后才能把零件装进去。
俞恬换了个大点的机械臂,把拆开的外壳搬运到一边,巨大的光剑外壳、模块被她分门别类放好,俞恬转身去拆最上方的快递箱。
搬快递的时候俞恬已经把它们按照次序排好,最上面的箱子里放着的是最先安装的配件。
军方采购装备的时候最看重的不是性能,反而是维修是否便利,成本是否合理。
甲方的要求就是乙方的圭臬,K系列的光剑外壳型号相差不大,只是K-93的线条比K-12更流
畅一些,这两种光剑不仅长度、宽度一样,就连外壳拆开后主螺丝的分布都不差分毫。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方便机甲修理师修理,在极端情况下K-93和K-12的某些模块可以互换,哪怕代价是降低光剑的威力。
可是降低光剑威力也比没有光剑用强。
俞恬操作机械臂把配件拿出来,她购买的零件有大有小,大的一个人尚且般不动,那些极细微的小零件甚至需要在显微镜下,用微型机械臂才能操作。
好在半年前白凤号的操作台升级了,升级后操作台增加了几条可以做细致活的机械手臂,否则俞恬也不会跟迪亚提改装的事。
迪亚两眼放光地看着俞恬的动作,俞恬每放进去一个零件,他的光剑仿佛就强一点,他已经开始幻想手握仿·K-93驰骋沙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炫酷模样。
迪亚有种预感:只要头儿在,他就可以超神!
外出训练的机甲小队陆续返回,机甲停放舱里热闹起来,两个机甲战士拆光剑闹出的动静不小,有人走过来,一边闲聊一边看热闹。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操作台的机械手臂转动声一直没停。
“迪亚的K-12被拆的稀碎,那么多螺丝拧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装回去。”
“他可真大胆!”
“希望俞恬能装回去,不然迪亚就麻烦了。”
“简直稀碎,还怎么装?”
“迪亚俞恬两人卡里的余额加起来,够不够买把基础光剑?”
“肯定不够啊!机甲维修费划到咱们手里才多久,都攒着不花也不够。”
“机甲维修师还能给修吗?”
“密封条都拆了。”
几个机甲师检测完机甲走过来,听见机甲战士的讨论,蒂娜走过来长满雀斑的脸满是嫌弃。
“修?怎么修?来的配件都是模块化的,拆得那么碎根本没办法录入系统。总不能让我们贴钱换模块吧?”
吕翔是白凤号的老牌机甲维修师,平时不显山露水,其实一直虚报损耗,将完好的机甲零件倒腾出去卖掉。
俞恬脚边放着的那堆二手零件里,说不定就有吕翔手笔。
他从尤里·格雷那里看过俞恬的履历,知道俞恬曾经得过机甲设计类奖项,说不定还真会改装机甲。
如果俞恬只是像过去那样动动自己的机甲也就罢了,他们井水不犯河水,没想到她居然动了改装机甲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