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命(147)
于是,两人吃了萧家馄饨。
池明洲还去隔壁买了庾家粽子。
这庾家粽子,和萧家馄饨一样,老字号出品,在长安开了数家分店,洁白如玉,香甜软糯,颇受长安人的欢迎。
“池大人,你说庾家粽子这么好吃,是不是粽子叶很特别。”游小霞吧唧吧唧着庾家粽子,葡萄眼儿终于笑得水光潋滟了。
“小霞,摸一摸便知。”池明洲打趣道。
游小霞听后,撇了撇小嘴。
一个外行人,触摸粽子叶,能够分辨出来什么。
不过,游小霞还是触摸一下,发现庾家粽子的粽子叶,尖头那块,有一点小疙瘩。卧槽,这不会是庾家粽子整的标记吧,庾家粽子咋不镌刻上师傅的大名呢。
标记?大名?游小霞蹙起眉头,认真思索一番,恍然大悟。
“池大人,我吃饱了!”游小霞蓦然站起身子,笑语盈盈。
语罢,游小霞出了萧家馄饨铺子,直奔长平桥。
而池明洲慢条斯理地打包了尚未吃完的馄饨,然后走向游小霞。
不错,游小霞这是猛然想起来,一些籍籍无名的工匠,为了能够被后人看见,会在自己的得意之作上,隐隐秘秘地镌刻自己的大名。
游小霞挨个触摸石蟾蜍,最终在第一百零八只石蟾蜍上触摸到一个名字,叫作王璨。
第253章 王璨
“池大人,大理寺可以向户部调动户籍,寻找一个王璨吗?”游小霞被池明洲牵着回家的时候,仍然情绪激动,眸光璀璨。
“小霞,现在当然是不可以的。不过,两年前,大理寺向户部调动了一次户籍,存档于大理寺的卷宗里头,我凑巧翻阅过。”池明洲浅笑道。
“池大人,两年前也行,我们今晚睡归来斋吧!”游小霞嚷嚷道。
于是,池明洲陪着游小霞,开启了卷宗,开始寻找王璨。
不巧,整个大商,有一百来个王璨,看得游小霞皱巴着小脸。
“小霞,不妨想一想,你要锁定的王璨,会有什么非常确定的特征。”池明洲给游小霞随意地沏了一壶洞庭碧螺春。
他要是认认真真地煮桃夭茶,游小霞看着他的眼神都要变得凶巴巴的。
游小霞小口抿着洞庭碧螺春,思考了许久。
她要找的王璨,应当是没有高中进士的。若是高中了进士,必然是积极钻研为官之道了,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地设计建筑图纸。
她要找的王璨,也应该是贫穷的。若是富贵,凭借这与生俱来的大家天赋,早已成名,何必为了生计而出卖自己,却又十分地不甘心。
“池大人,没有高中进士、贫穷这两点,帮忙找一找。”游小霞蹙起眉头,郑重其事。
这点小事,对于池明洲来说,轻而易举。不过,池明洲刻意放缓了寻找速度,省得游小霞看了,又是一阵唉声叹气。
对,游小霞会崇拜他的办事效率,同时也会怀疑自己能力不足。
其实,在池明洲看来,游小霞已经很努力了。
一个时辰后,筛选出来,五十个王璨。
“池大人,璨这个名字不吉利么,怎么那么多贫穷且考不上进士的。”游小霞忍不住唉声叹气一番。
“小霞,要不我们明日再去一趟长平桥。”池明洲浅笑道。
其实,池明洲习惯了熬夜,不会太疲惫,反而精神奕奕。
只是,他看见游小霞,眼角略显猩红,便心疼起来。
“池大人,竟然有你需要复盘的时候。”游小霞调笑道。
当然没有,他池明洲只不过是顾及了游小霞的进度。
第二天,游小霞照例带着池明洲,去了长平桥,又照例触摸了石蟾蜍。
她恍然大悟,眼前一亮:“池大人,我发现了,长平桥的石蟾蜍,大半是避五兵的,最是凶神恶煞了,说白了,想要以暴制暴。”
如今,是大商王朝的鼎盛时期,战祸虽有,并不严重。
游小霞思来想去,王璨要么来自边关,要么从未来的朝代穿越而来。游小霞偏向于后者,因为游小霞平时会和夏鸣街的住户聊天,他们都说,边关现在不苦了,还开通贸易往来,挺热闹的。许多在长安赚不到银钱的郎君,跑去边关,混个三五年,回来就是富贵人家了。
刚好,游小霞和池明洲查探一遍这五十个王璨的故乡,皆不是来自边关。
也就是说,这位王璨,来自未来的朝代。
游小霞兴奋了,她和池明洲的海鲜餐要出现了。
可惜,不是豪华海鲜大餐,因为王璨不是大人物。
第254章 一个
五十个王璨,还是需要经过层层筛选,锁定一个出来。
不过,既然确定了王璨是来自未来的朝代,游小霞可以根据未来的朝代的建筑风格,对比长平桥上的石蟾蜍,推测出来具体的所属朝代。
这项任务,只有游小霞可以完成。
哎,游小霞通过系统,将大商王朝之后的大安、大楚、大魏、大齐、大燕、大夏历史都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最终还是确认最接近大安王朝。
大安人有什么特色呢?
游小霞又研究一遍大安历史,还死记硬背了。
咳咳,游小霞是背给池明洲听的。
依照池明洲的聪明才智,必定能够发现线索。
“大安有明文规定,牛不能杀,大安人不吃牛肉。”池明洲浅笑道。
游小霞听后,眼前一亮,忍不住拥抱了池明洲。
她就知道,拉了池明洲入伙,事半功倍。
于是,游小霞刷掉了一半吃过牛肉的王璨,还剩下二十五个王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