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师兄他不想干了(重生)(116)

作者: 赴寒山 阅读记录

小花也看出来了:“不对劲。”

“嗯。”君既明在心里回复他,“这对兄妹应当与七八年前的官庙修缮事件有关系。目前的线索看来,最有可能的,是七八年前的官庙出了什么事情,而这对兄妹两,是事件的幸存者。”

他摸出两颗桂花糖,递给兄妹两。

吃颗糖,压压惊。

他并非有意提起此事,但显然,此事是破解眼下僵局的关键。

“……”

素衣女子有些无奈,摸了摸兄妹两的头,以示安抚。

她叹了口气,看着男孩剥开桂花糖的糖纸。

白天吃过的糖,很甜的。

比他们吃的甜味根茎还要甜。

“是否要告诉您,让他们来决定吧。”素衣女子温和问道,“小平,小安。你们想不想把故事讲给这位大哥哥听?”

小平,小安。

君既明意识到这是兄妹两的名字。

平平安安,确实是再朴素不过的愿望。

妹妹用手指捏着剩下的糖纸揉搓,似乎不懂素衣女子的问题代表了什么。

哥哥却点了点头。

素衣女子表情复杂,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由我来说明素问庙当年发生的事情吧,当时小平小安的年龄太小了,恐怕有些细节不清楚……当然,我也只能为两位说一个大概。”

君既明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两位?

男孩抬头,看向君既明。

明明,这位大哥哥是一个人来的?

唔……是有自己看不见,但姐姐看得见的人么?

最开始,他也看不见姐姐。

……姐姐的同类?

在男孩的疑惑中,素衣女子娓娓道来,向君既明和舒徊讲述了一个故事。

“八年前,素问庙是设有守庙人一职的,白日里负责香客迎来送往,夜里负责守庙洒扫。那时候的素问庙,也并非如今这般,庙门常年开敞,来者不拒……是有一些隐性的规矩的,比如,若非真心来祭祀之人,将不得门而入。”

她语气有些哀伤,轻柔道,“那一届的守庙人,是一对夫妻。想必二位猜到了,那对夫妻,就是小平和小安的父母。他们是素问庙的最后一任守庙人。”

君既明说道:“八年前发生了一件事,让素问城决定不再设守庙人了?”

“……不错。”素衣女子抬手,捏起一条甜味根茎在手里,手指摩挲,却不曾吃入口,“因为最后一任守庙人,双双横死。”

君既明:“……”

他看向平安兄妹。

素衣女子所说的事情,在她开口之时,君既明便有所猜测了。

……毕竟这对兄妹两,住在偏僻无人的碑林,和一位灵族相依为命,住所里也不曾有父母的痕迹。再者,白日里,哥哥小平提到过,他们兄妹两的父母去世得早。

接下来的问题,对于在场的兄妹两而言有些残忍。

但君既明必须要问。

“发生了什么?”

“这正是我要说的。”素衣女子说道,“八年前的一个深夜,素问庙起了一场泼天的大火,火光照彻了整个素问城……我也是那场大火中苏醒的。”

她简要提了一句自己的事情,又将重点转移到了八年前的大火上,“具体的起因,我不知道……那场火很厉害,小平和小安的父母,死在了大火里,当时,他们兄妹两才刚刚出生不久……”

一对刚刚出生不久的兄妹,如何在大火中活下来?

君既明心念一转,想明白了素衣女子和兄妹两结缘的始末:“莫非,你当时苏醒过来,恰好护住了小平与小安?”

“……是的。”素衣女子说道,“因为刚刚苏醒,灵力不够,我只能护住他们的性命。没办法照拂到他们的父母,同时……小安还是落下了后遗症。”

小男孩摇了摇头,打断了素衣女子的故事,认真说道:“我和小安都很感谢姐姐。”

素衣女子笑了笑,“啊,总之,就是这么个故事吧。后面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了,城里的百姓并不喜欢小平和小安,认为是他们的父母守庙不力,遭致了祸事,更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两个能从灾难里活下来,素问的金身雕像,却被融化了。”

君既明想起了小平在白日里为自己讲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那位不追奉素问,却来素问城投机的人,最终他一点便宜都没有得到。

在这一刻,君既明对“素问城的大家都追奉素问”这一句简单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眼前这对兄妹的悲剧,不正是这句话造成的么?

“在城里生活不下去,接济院不想收留他们,我就把他们带来这里,和我一起住了。”素衣女子淡淡道,“是艰难了一点,好在活下来了。”

男孩用力点头,非常赞同姐姐的话,“最开始,我和小安见不到姐姐,闹了不少笑话。”

“……”素衣女子无奈一笑,同君既明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灵族刚刚出生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们二位也清楚吧。”

君既明注意到男孩看过来的目光中,平添了几分警惕,微微一笑,感叹道,“很不容易了。”说罢,他又直截了当问道,“你考虑过去玄清教么?”

“没有。”素衣女子不假思索的摇头,“我听同族提起过,说玄清教很好。但是……我带着小平小安,放心不下他们两个。二来,我离开不了素问城。”

她叹了叹气,轻如云烟,“玄清教太远了,而我连素问城都出不去。”

那是自从她有心以来,冥冥之中就有的一种感觉。

她虽化生而成人,却注定无法离开素问城……的宿命,无声之中,她明悟了自己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