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摄政王买回去之后(88)

作者: 昨夜何事 阅读记录

周奶娘看了眼小皇帝,又趴下去叩了个头,跪起来继续道:“罪妇当时怕极了,不知道要把我们带到上面地方去,马车走了好几日,有人同我说,可以下车了,我才抱着小殿下下来。”

“下车之后,早已不见车夫的人影,罪妇身处一个陌生乡村,那里的人口音也同京城不一样,后来才知道,那是江南扬州的一个僻静小镇。”

“死里逃生,罪妇自然高兴,原本想带着小殿下好好过日子,谁知,小殿下七岁那年,突然来了一伙人,将他带走了,自那以后,罪妇四处寻找,也不曾找到小殿下。”

有臣子问:“那你可知是谁带走了小殿下?”

周奶娘摇摇头,“罪妇不知,不过,那些人口音很熟悉,听着像是京城来的,看穿着打扮,倒像是...”

又有人问:“像什么?”

“像,”周奶娘抬头看了眼年牧归,又迅速低下头,道,“像皇家或是王府的侍卫打扮。”

“一派胡言!”有武将立刻道,“你既说是京城来的人,又知道小殿下底细,怎会不改装扮就去抓人,岂不是太过显眼了?”

周奶娘吓得直哆嗦,连连朝下叩头,道:“罪妇所言句句属实,请陛下明察。”

小皇帝转头去看年牧归,道:“皇叔,这周奶娘所言,可是实情?”

年牧归道:“不是。”

小皇帝又问:“去岁中秋,灯会上逃窜的少年,皇叔可知道是谁?”

年牧归笑笑,道:“陛下想说什么?”

小皇帝站起身来,整整袖口,打量着下面众臣,“朕本以为,九皇叔是这大盛最忠心的人,这些年来,朕年幼身弱,多亏皇叔打理朝政,平定叛乱,才有大盛如今的太平。”

“最忠心的人却一直都有异心,朕很心寒,朕心寒啊皇叔。”

到这会儿,年牧归心里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他猜的不错,陛下真的长大了。

裕王爷蛰伏多年,一直不敢有动作,如今贸然造反,一定是陛下的支持,才叫他有了底气。

可是,裕王爷却不知道,小皇帝暗中又找了年牧归,将裕王爷的计划一一告知。

他想一箭双雕,同时铲除朝中两个掌权的王爷,真正坐稳属于他的皇位。

年牧归看着面前的小皇帝,眼神凌厉,手段狠辣,已经不是当初抓着他的袖子,朝他身后躲的小孩了。

他勾勾嘴角,笑道:“陛下当真长大了。”

“皇叔,”小皇帝眉头紧蹙,“朕不是小孩了,朕想知道,数年来你一直蒙蔽朕,暗中放走齐王,如今又寻他入京,到底是什么居心?”

“什么居心?”年牧归慢慢站起来,在金殿上踱了几步,“本王的居心,天下人都看得到。”

“齐王是本王放走的不假,可谁人从周奶娘身边将他带走,谁人将他抚养长大,又是谁将他带到京城,陛下难道不清楚吗?”

小皇帝甩甩袖子,道:“皇叔!事到如今,你还不承认吗?”

“你的心思,朕都不敢细想,您可是朕最敬爱的皇叔啊。”

“陛下,”殿中臣子齐声道,“摄政王忠心耿耿,这其中必有隐情,请陛下明察。”

“隐情?”小皇帝厉声道,“这分明便是偷赦罪臣,意图谋反!”

殿中臣子跪了大半,纷纷道:“请陛下明察。”

朝中追随年牧归的大臣蠢蠢欲动,纷纷看向御阶上的两个人。

摄政王振臂一呼,虽名不正言不顺,可追随者众,未必动不了小皇帝。

今上骄奢淫逸,朝中大事都由年牧归定夺,也就是差个位子罢了。

一时间,勤政殿上剑拔弩张,气氛压抑。

年牧归扫了一眼下面的众臣,背过手去,慢慢踱步到旁边。

他看了一眼御阶下的禁军首领,那人面露惶恐,慌乱间立刻收起佩剑,走到年牧归近前。

年牧归勾勾手指,示意他再近一些。

那人便又往前迈了几步。

年牧归突然上前,抓住那人腰间的佩剑。

寒光一闪,宝剑出鞘。

殿内的人尽皆哗然。

有人惊恐万分,有人神情激动。

年牧归持剑转身,猛地将剑指向了小皇帝。

御前禁军急忙上前,佩剑出鞘一半,看着御阶上的人,不知道是进是退。

“皇叔,”小皇帝大惊失色,“你要干什么?”

年牧归把剑朝前送了半寸,剑尖碰到小皇帝的龙袍,直直刺在龙眼睛上。

他抓着剑,使剑尖沿着那条龙的刺绣慢慢移动,描摹到胸口的地方。

小皇帝手指发着抖,眼睛里写满了不可置信。

禁军们站在台阶下面,抓着出鞘的剑,却不知道要不要冲过来。

片刻,年牧归突然勾勾嘴角,笑了。

他用剑抵住小皇帝胸口,道:“好,很好。”

“既然陛下觉得自己已经有能力处理朝政,那臣便将大权交给陛下,臣倒是很想看看,陛下究竟能不能做一个好皇帝。”

第49章 不当摄政王还想吃软饭?

下朝时正当正午,头上挂着烈日炎炎,年牧归打马在街上慢悠悠地走。

经过东市,想着去炒货铺看看有什么新做的口味,带回去给许昭尝尝。

一进东市牌坊门,就叫道边的叫卖声糊了一脸。

“今儿是什么日子?”他问身后的侍卫。

“启禀王爷,不是什么日子,”侍卫道,“叛贼伏诛,京城太平,各大市场都在庆祝呢,街上拥挤,您看咱要不要绕道?”

年牧归这才发觉,虽然朝堂上动荡,可对于百姓来说,谁当家不重要,无事太平便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