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年结婚,三年逃跑(224)

作者: 一颗栗子糖 阅读记录

再确切一点说,一个已经被通报死亡的人,是没办法在社会上继续生活十几年的。

如果他能活下来,大概率是换了身份。

现在这种事并不多见,但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县城时常发生。

这些冒名顶替的案件有不少直到近几年才查出来,最常见的就是高考顶包。

但根据当年的案情记录,童阿七没有上过一天学,也没有参加过高考,没有准考证的情况下,顶包也是很困难的。

民警一通分析完,十分抱歉地告诉方知同,童阿七存活的希望并不大。

但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民警还是跟方知同一块找到墓地老板。

看到警察来,墓地老板才不得不拿出记录本,找到了这位“杨花妮丈夫”的联系方式,备注就是“童先生”。

警察现场拨打了这个电话,但号码显示是空号。

“奇怪了,今年清明,人才来过,也没说又换号啊……”老板甚至怀疑自己记错了,回屋打算再查查。

“以前经常换吗?”方知同问。

“是啊,基本每年都要换。人家是做大生意,经常天南海北地跑。”老板答。

这回连民警都觉得不对劲起来。

以前他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对方基本都犯的五年以上的事儿。

可据他们所知,童阿七除了欠了饭馆点钱,没有再犯什么大事。

如果对方真是童阿七的话,是没必要搞换号这种麻烦事的。

除非他根本就不是童阿七,而是在冒充杨花妮的丈夫。

要么是生前钟意杨花妮但最终没能在一起,要么就是脑子本身就不太正常。

民警们越猜越八卦,眼见一个陈年旧案即将被破,再到现在一切沦于一场乌龙。

大家说着说着,互相都有点泄气。

但不管怎么说,还是眼见为实t比较靠谱。

于是大家决定,就在杨花妮祭日当天,亲眼见一见这位“童阿七”先生。

杨花妮的祭日也是肖川的生日。

方知同知道童话不方便联系肖川,出于礼貌,生日当天跟他打电话问候了一声。

电话那头,肖川说话已经很流利,行动也基本自如。

但据医生说,手术损伤了他一部分记忆,目前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重新评估。评估的结果不太乐观,他能回忆起最早的事情,只到三年前。

他记得自己当舅舅了,有个非常可爱的外甥女,她又小又软,白白嫩嫩的。他每天都在翻手机里孩子的照片,还会跟护士们炫耀,天天都过得特别开心。

至于他到底怎么受的伤,又是怎么来的医院,这些好像也记得不太清楚。

医院专业的心理医生猜测,这可能和他一些童年创伤有关。

人体具有自我保护机能,会在不得不遗忘一些东西的时候,优先忘记让他最痛苦的事。

医生没有提醒他这些痛苦的权利,只是把这些情况如实反馈给方知同,并嘱咐他们,如果家属认为有必要让患者想起一些事,可以在之后慢慢告诉他。

术后的失忆不具有永久性,很可能会在未来某一天因为相关刺激重新想起来。

但方知同没有让他重新想起来的打算。

就这样快快乐乐挺好的,至少从今往后他都不必再背负着小时候沉重的枷锁生活,也算是碰巧因祸得福。

方知同和他重新认识了一下,毕竟这三年他没在童话身边,肖川也早不记得自己是谁了。

他不喜欢说太多话介绍自己,总而言之就一句,“以后叫我姐夫就行。”

可失去痛苦记忆的肖川再也没有以前那么听话,甚至听到他一副“长辈口吻”还有点不耐烦,“你不会真是我姐夫吧?”

“不然?”方知同心里已经火冒三丈,着急地拿出结婚证来给他看。

看到结婚照上熟悉的女生面孔,肖川皱了一下眉,不得不承认,“还真是我姐夫啊。不过我姐怎么能看上你呢?”

“我怎么了?”方知同收好结婚证,突然严肃起来。

“那你说说看,”肖川靠在病床上,打量着方知同一身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黑色运动装,“你干什么工作,工资多少?家里几口人,独生子吗?有存款吗?存款够五百万吗?”

方知同气到差点摔手机,不过为了家庭和睦,还是忍住。

他没什么话好说。

现在确实没稳定工作,存款全还债了,家里情况一概不知。

就这副德行,完全配不上童话。

但这一切都是他那个倒霉爸爸一手操作。方知同有苦没处说。

“先挂了。”他打断肖川,“这些话我会如实转告你姐。祝好。”

手机放下,方知同舒了一口气。

原来有靠山的感觉这么好。

此前他从来不敢想,自己有一天也能依赖童话。

也可能这才是婚姻的意义所在。

不是谁依靠谁,也不是谁保护谁,而是互相的保护与依赖。

这边电话挂断没多久,警方就传来消息,请方知同去派出所。

他们拍到了那个男人的照片,请和童阿七有亲属关系的方知同过去辨认一下。

照片里是一位陌生男子,方知同并不认得。

警察和男子沟通过,是一位先生委托他今天过来送花的,而他并不是“杨花妮丈夫”本人。

这件事引起了警方的高度注意,几位小民警甚至还因为贸然打草惊蛇而受到了批评。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年的“童阿七失踪”并没有大家预想的那么简单。

警方通过墓地老板的描述,画出了那名男子大概的模样。

上一篇:为你掌镜[先婚后爱] 下一篇:京夜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