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18)
“赶紧起床吧,再不收拾好出门,电影要放映了。”
“看电影?”
“你该不会忘了,今天要去看那部正在热映的科幻电影吧。”
面对她的凝视,我赶忙否认,并起床换衣服。
一路上,阿秋兴致勃勃的分析电影预告片中透露的信息。实在不忍心剧透给她,其实电影非常糟糕的事实。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上一次阿秋走出电影院整整吐槽了两个小时,甚至多年之后再提及依然是满满怨念。
因为已经知道故事剧情,电影放映过程中观察阿秋反倒成了一番乐趣。从笑容到失望再到咬牙切齿。
为了安抚阿秋那颗被预告片所欺骗而受伤的心灵,我带她去吃她最爱的冰淇淋。过程中听着她全方位的对电影由始至终的批评。其实她说的很多专业术语,直到现在我也完全听不懂。
不过,完全不妨碍她走在身前,滔滔不绝的表述自己的观点。每当看到她认真的模样,不禁由衷感概,她好可爱。
最终到头来还是来了书店。这便是任由阿秋走在前面必然产生的结果。
我们两个并排坐在书桌的一角,阿秋捧着书,进入阅读模式后便会顷刻间安静下来。大概糟糕的电影剧情已经被抛在脑后了。我掏出手机刷着在记忆中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
“喂,阿秋,你有喜欢的男生吗?”
她恋恋不舍的从书本中抬起头,撇着嘴。
“并没有。”
此类对话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发生过无数次,答案总是干脆利落。
大学时期我也给阿秋介绍过几个条件不错的男孩,结果她连见都不肯见一面就否决了。恋人,似乎对于阿秋而言是致命的毒药。她也曾直言,剧本创作所带来的喜悦与满足感比爱一个人要多的多。
对此我完全不能理解。
“你有喜欢的人了?”
“我已经快十七岁了,有喜欢的人不是很正常。”
脑海中不自觉浮现春晓的身影,我便不禁涨红脸,趴在桌子上。
“少女怀春啊。”
阿秋叹息一声,把书扣放在桌上,兴致勃勃的看着我笑。
“是怎样的人?”
“才不要告诉你。”
面对拒绝,阿秋用手不停在我身上挠来挠去。被痒的不行,我举手投降。
大致的描述了春晓的外貌特征,阿秋听了后,若有所思,似乎有话想说。
“怎么了,我喜欢这样的人不可以吗?”
上一次阿秋和春晓之间的关系就非常紧张。道理我都懂,阿秋将我视作亲妹妹,得知我突然交了男朋友,难免不开心。不过如这两人一般势同水火,也是罕见。
“感觉和之前不是一个人。”
之前,有过吗?反问的同时在回忆找寻答案,最终一无所获。
“虽然你没明确说喜欢,但是上次见面时候提到过,一个对你很照顾的男生。”
好奇怪,我完全想不起来。哪怕现在是12年前,曾经喜欢过的人也不至于忘记才对。根据时间判断,可以直接排除是春晓的可能性了,按照阿秋的说法,那个人似乎是柏仁,他的确是个好人,对我也非常非常好。可惜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上一次我有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或长相吗?你是怎么判断出不是同一个人。”
“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之前你闭口不谈对方的信息,今天却滔滔不绝。而且你的眼神变了,今天你说的时候眼中满是痴迷,而上一次则是渴望。”
有区别吗?
看穿我心思的阿秋详细做出解释。
“痴迷是一种过度的热情和执着,它是单方面追逐的过程,无需得到回应;渴望是向往和追求,最终期待的终点是得到认可,它需要结果呼应。”
“言简意赅的解释就是我更喜欢今天说的这个男孩喽。你还真是绕了好大一个圈子。”
阿秋合上书,沉默良久。
“果果,今天的冰淇淋好吃吗?”
“不好也不坏。”
“我想也是,你本来喜欢橙子味,今天因为推出限定款而选了蜜瓜味。”
蜜瓜味因为销量不佳推出两个月后不在供应了,那么多年过去了,早忘了具体味道,再尝尝,果然是不好吃。
不待我回应,阿秋拿书角轻轻敲打我的额头。
“回家啦,小笨蛋。”
~
推开家门,客厅里坐着一个面容娇好的女人,正生着闷气。在她身旁的男人正欲放下手中的茶杯。他望向我,眼神中满是同情。
我知道,这下死定了。
“小姨,我错了。”
满脸赔笑加上撒娇的声线,显然没有打动正在生气的女人。
“夏~如~果!”
她一字一顿的念出我的名字,随后跟在潮水而来的谩骂。
小姨不过比我年长八岁,比起长辈更像是姐姐无疑。细算起来我和小姨的年龄差距甚至要小于妈妈和小姨的年龄差。
外公和外婆养育了两个女儿,其中我的妈妈并没有继承家族优良的音乐天赋,反而是小姨血脉觉醒一般在演奏家的路上一帆风顺。
似乎是为了弥补心中的遗憾,我自小被妈妈要求学习小提琴演奏。最初我的老师就是小姨本人,直到她出国留学,便介绍了她的大学同学言栩来做家教辅导。
“你知不知道再有三个月,省级的考试就要开始了,你只有拿到第一名才能有资格去参加全国的比赛。”
“……其实也不用太紧张,果果日常练习还是很刻苦……”
“言栩你闭嘴,我还没说你呢,果果交给你辅导,结果周末的整个下午都不在。今天倘若不是我发现,你一定打算包庇她了,我可是有付你课时费的,你这样骗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