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59)
踏出车站,天色已是黄昏。
跟随导航走到记事本上所记的楼群,上世纪70年代建筑风格的六层小灰楼,经过时间的洗礼显得格外破旧不堪。
杂乱停放的车辆和堆积如山的杂物,预示住在这里的人并不富裕。男孩的母亲并没有像她在电话中描述的那般过着富足的生活。但这对男孩来说不重要,能见到母亲就足够了。
单纯而炙热的愿望。
男孩不知道母亲住在当中哪一栋楼的哪一间房,但他并不惧怕,内心的勇气如烈焰般燃烧。他坚信母亲会找到他,没来由的相信。
太阳西斜直至黑暗吞噬天际,路灯照亮一隅之地,男孩蹲坐在垃圾桶旁的路灯下,他不喜欢刺鼻的恶臭,更怕黑暗遮盖身躯,母亲会在不经意间错过他的身影。毕竟男孩已经长大,早已不是稚嫩的模样。
男孩绷紧神经警惕地盯着过往川流的人群,目光不时张望小区大门入口。等待令人焦躁,又带有些许甜意。
一辆电瓶车驶过,裹挟清风抚在男孩面容。银铃般的笑声传入耳中,男孩望去,电瓶车停止,车上跳下一个4、5岁的女童。头顶扎羊角辫,一身红色碎花裙,女童舔舐手中的圆筒冰淇淋,鼻尖沾上的奶油并未被察觉。
女童跑过男孩面前。擦肩的片刻,女童出于善良的本质,停顿一瞬,稚嫩的脸上流露出怜悯的神色。
男孩不禁低下头自嘲,这个年幼的女孩,恐怕并不能明白此刻自己内心的真意。
但男孩并不觉得自己可怜,因为他有希望,心中怀希望的人永远无需同情。
女童身后驾驶电瓶车的男人高喊注意安全。女童则开心的大声呼喊妈妈。
如果当时,男孩没有抬起头,他……
……结果,似乎也不会有所不同啦。
总之男孩抬起头,女童扑进女人的怀抱,那个女人满脸宠溺的抱起孩子,露出男孩从未见过的笑容。
目光交错,男孩愣住了,一瞬间仿佛十余年那么长。男孩拔腿就跑。
回过神的时候,男孩已经坐在连夜回程的火车上。窗外的漆黑倒映出男孩茫然失措的脸,他仔细端详那张脸,陌生仿佛从未见过。
回忆今天发生的一切,好像是一场梦。强烈的不真实感,令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到过了南方的那座大城市。
男孩曾想过各种的场景,也许母亲会因为他的突然来访而怒不可遏,但她仍然会给自己煮一碗面,看着男孩吃完,拍着他的肩膀说,你长大了。
现实却给出男孩想象之外的残酷。他的手不住颤抖,夏日的高温下,身体不住地翻涌出寒意。他靠在椅子上,不知何时失去了意识。
手机铃声响起,男孩木然盯着未知来电号码,反复犹豫按下接听。
电话另一端传来母亲的声音。男孩立刻捂住嘴巴,按住喉咙中惊讶的叫声。
母亲若无其事的闲谈,语气亲切温和,剎那间男孩产生错觉,好像在小区路灯下自己确实把陌生人当做母亲。但很快男孩就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愚蠢的渴望。
多年以来母亲跟家里联系始终用座机,他并不知道母亲的手机号码。小学毕业,男孩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迫不及待的把联系方式告诉母亲。
那个他视作宝贝的电话号码,不肯轻易告诉他人,因为男孩期盼着能接到母亲的来电。
每一次来电显示出现明确的称谓,意味着男孩的愿望又一次落空,最开始他甚至怨恨一切不是母亲的来电。
两年不曾拨通的号码,怎么可能巧合,偏偏在今天母亲给自己打电话。
母亲喋喋不休的诉说无关痛痒琐事。男孩盼望已久终于得以实现的时刻,没有半分幸福。
男孩沉默着怨恨和愤怒在他的喉咙中反复酝酿对于母亲的质问。
为什么要背叛他,抛弃他,他还是母亲的孩子吗?
突然电话另一端没了声音,男孩竖起耳朵仔细聆听,隐约传来哽咽的哭声。逐渐母亲的啜泣演变为哀嚎,撕心裂肺的哭声延绵不绝的传入耳中。
男孩的世界顷刻崩塌瓦解。
她怎么可以哭,她是母亲啊,一个母亲怎么能当着孩子的面哭呢?
她哭了,自己还怎么去恨她啊。
这世上哪有孩子,可以忍受母亲的哭声。
……
……
“所以你看,比起故事中的男孩,你不是被丢下的那一个。叔叔阿姨依然爱你,身边的朋友同学也喜欢你,还有与你相互喜欢的恋人,你……。”
冬当时说到一半哽咽住,无法发声。他背靠墙壁,死命咬住牙,深深呼吸,惨白的脸上,试图分出一分余力挤出一丝笑容,终归没能成功。
【越是难过,越面无表情】
这个时候就不要强撑着开导我了,好不好?
我不知道,也不曾想到,冬当时的过往经历过这种刻骨铭心的痛。
我的心好痛,要裂开的痛。
“你有多久没见过妈妈了?”
冬当时沉下头,默默计算。
“那次也算的话,大概……14年吧。”
原来我所认识的冬当时一直忍受着这种痛啊。
“为什么不哭出来,你为什么不哭?”
眼前的男孩仍然低下头颅,面无表情的他身体微微颤抖。
“都说过的,只是故事,恰巧听来的故事……”
他咬着嘴唇怯生生的样子,好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你没有错啊。
……
……
“我可以哭吗?”
最后的一片雪落下,之后便是雪崩。原本应该干涸的眼中再次涌出泪水,顾不上身体传来的痛感,只想抱住他,不再撒手。